形勢政治論文2000字(2)
形勢政治論文2000字
形勢政治論文2000字篇二
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08年后,國際社會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經濟事件。而國內也面臨著貧富差距拉大、經濟增長放緩等發展難題,面對國內情況復雜國外形勢多變的新形勢,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深刻地揭示問題本質,為教育對象答疑解惑,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新形勢;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5-130-02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在全面融入與世界聯系的同時,人們的思想也傾向多變,各種思潮爭相涌現,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當前國家實行動態的適應性改革實踐,使得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經濟成分和利益分配形式的多樣化、社會生產生活、就業組織方式的多樣化、思維多樣化等新情況不斷出現,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訴求、期望、思維角度和評判立場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特別是08年后發生的一系列重大國內外事件,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成就的價值評判。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
(一)國內情況復雜
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改革發展已進入攻堅階段,在這期間維持高增長已日益困難,但民眾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期望卻不會因為以前發展取得的成就而降低,加之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切實生活保障問題的不完善,群眾普遍感受到生活壓力比較大,伴隨著貧富差距拉大,腐敗等問題的事實,人們不滿情緒日益明顯。以此同時國內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不斷涌現,挑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主體地位。而國家實行動態的適應性改革實踐又容易導致各種新情況新矛盾不斷出現,這些新矛盾新情況為各種思潮的存在和非主體性評判提供了舞臺,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受全球經濟危機和國內產業結構發展轉型的影響,國內經濟發展預期減速,伴隨著物價上漲,通脹壓力增大,就業形勢嚴峻和藥價貴、房價高、教育亂收費、道德滑坡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問題的同時涌現,一起挑動著民眾日益浮躁和敏感的神經。所有這些發展中的非對抗性的內部矛盾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個全面、有力、合理的解釋。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不斷適應新變化,改善方法,改進內容,提高效率,爭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國外形勢多變
自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后歐洲債務危機爆發,共同導致全球范圍內需求減弱,發展中國家受此影響增長速度普遍減緩。我國外貿出口也因此受阻,增長下滑,經濟增速減緩。在政治方面,始于突尼斯的一場規模空前的民眾反政府運動,如潮水般席卷整個阿拉伯世界,長期穩坐江山的政治強人和獨裁者如多米諾骨牌般依次倒下。革命運動浪潮波及到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國,其它阿拉伯國家如阿爾及利亞、約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爾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借美國重返亞太為契機,南海周邊國家越南、菲律賓加劇了與中國的爭端摩擦,不斷侵蝕我南海領土主權和能源利益。當前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對我國國內的和諧穩定與改革發展提出嚴峻挑戰。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應當與時俱進地調整和加入新的教育內容,及時為受教育者答疑解惑,把國內發展中的矛盾和國外經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保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發展事業穩步前進。
二、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有力工具。當前國內外形勢紛繁復雜,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難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這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教育理念,及時加入新的教育素材,以當前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緊密聯系,積極有效地化解受教育對象的思想矛盾,以利于社會和諧穩定,以利于改革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以發展的視角看待國內發展中的問題
受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困境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增速下滑,同時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實施,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逐步淘汰,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加之勞動力成本上升,物價上漲通脹壓力增大,在國內經濟發展增長減速的預期下,房價高、看病貴、教育欠公平、道德滑坡、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保障不健全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直接影響著國民的幸福感和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負面評判。面對這些發展中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要為民眾排疑釋惑,要引導人們不光要看到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也要看到政府在發展經濟和解決民生方面的努力,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生危機首先做的是花巨資救助大銀行大企業,而中國更多地是把錢用在改善民生上。如推行免農業稅、家電下鄉惠農政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改善基層工作人員待遇,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城鄉困難人員低保待遇等方面。中國社會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的關鍵,在于老百姓能共享發展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使民眾理解,前進中的問題需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只要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財富蛋糕越做越大,民眾就能更好的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享受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要向民眾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分水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重要本質。
(二)以穩定的立場展望我國的民主政治進程
始于2010年12月的“茉莉花革命”浪潮席卷整個阿拉伯世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利比亞政治強人卡扎菲被俘身亡,也門總統薩利赫被迫移交權力下臺,敘利亞暴力沖突不斷。針對中東、北非亂局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向民眾闡明原因、揭示本質,肅清民眾的盲動情緒。“阿拉伯之春”爆發的根本內因在于國家專制、政府腐敗、失業率高、人民貧困;領導人長期執政不思改革等因素造成。外因是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加劇了阿拉伯世界的經濟困難,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煽風點火,最終助燃了民眾長期以來的潛藏怒火,推動了革命運動的爆發。這種暴亂使得動蕩的阿拉伯國家政治轉型混亂無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保、生活更加艱難。中東、北非的動亂表明,穩定與發展是皮與毛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政治不穩定,社會沒有秩序,再美好的發展藍圖也是一張廢紙。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學習借鑒人類其它政治文明,立足本國國情的基礎上,實現了國家的快速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導民眾認識到,我國的民主發展是一個漸進完善的過程,是不斷增加公民政治權益的量變過程。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以保證人民以人民代表大會、基層民主自治等形式,實現國家管理的有序進行。我們反對西方敵對勢力的干涉,拒絕突變式的暴力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要向民眾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①。民主政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的重大任務。我們相信,以穩定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將推動我國民主政治越來越完備,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制度的優越性也必將會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更充分地展示出來。
(四)以警惕的目光應對敵對勢力的政治圖謀
當前,我國雖然2011年外貿總額已達3.5萬億美元,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國民收入還遠不及世界平均水平,面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難題,在改革發展的攻堅階段,經濟社會矛盾將更加凸顯,群體性事件出現的概率將明顯增多。西方敵對勢力也會利用中國社會出現的各種矛盾,打著偽善的“民主、自由、人權”的旗號,攻擊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煽動民眾發泄對黨和政府的不滿,企圖把社會動蕩之火引向中國。2012年2月4日,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主持的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美國國會參議員麥凱恩公然說:“美國信奉‘一系列價值觀的原則’,‘阿拉伯之春’應當進入中國”,②這種公然挑釁中國安定政局的險惡用心,值得我們警惕。
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思想政治教育要使民眾清醒到認識到,盡管中國選擇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的道路,但國際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是不以中國選擇和平發展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要深刻認識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嚴重性,警鐘長鳴、警惕長存。雖然中國社會內部矛盾較多,但這些矛盾都是非對抗性矛盾,可以用發展的辦法解決,決不可以盲從西方的意愿破壞我國穩定發展的大好局面。歷史上中國百姓對社會動蕩已有切膚之痛,對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更深切感受,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和發展成果,反對西方的險惡用心,反對社會出現動蕩,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穩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發展展望。
三、結語
應對國內外新形勢,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調整添加新的教育內容,及時了解和把握當前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動態,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基礎,深入研究和揭示問題表象背后的本質,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穿插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當中,引導受教育者的思想進入真實的環境中,為受教育者答疑解惑,肅清教育對象浮躁不安的盲目情緒,引導其做出正確的是非評判。
注釋:
①來源:黨的十七大報告
②來源:新華網.2012-2-6.
看了“形勢政治論文2000字”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