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機械制造方面的論文(2)
大專機械制造方面的論文篇2
論機械制造和發展
摘 要:機械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是工業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自動化技術和現代管理理論的不斷發展,現代機械制造技術也面臨著轉型、升級和創新,不斷吸收當前的先進技術提高機械制造業的水平和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的處于優勢。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機械制造技術的現狀和特點,對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機械制造技術大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機械制造技術 發展趨勢
機械制造的發展水平代表著國家工業化的發展程度,是工業的命脈所在,其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裝備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學科,其包括了實施產品設計、加工、銷售、以及產品回收再生的整個過程。中國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階段,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以前經濟發展靠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低水平的加工業,以環境為代價來獲取高速增長,但是這是不可持續的。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在未來創新和高科技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力。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已經成為機械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先進的機械制造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成為國際間科技競爭的重要領域。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現狀,然后對機械制造技術的特點進行了闡述,最后我們分析了我過現代機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發展重點。
1 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機械制造技術有極大的發展,在機械制造水平和產品總量都在逐年的提高,發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械制造技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機械制造業已成為我國工業的支柱型產業。在取得成果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我國機械制造技術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許多核心技術還掌握在發達國家的手中,我國在許多方面都處處受制于人。
當前新的信息化技術和新的管理理論和方式不斷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等先進技術還沒有在機械制造業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反映了我過機械制造技術設計方法相對落后,設計效率有待提高;在機械加工方面,精細加工技術、納米加工技術等仍處于研發階段,先進制造工藝技術還未大規模投入使用。此外,我國機械制造業管理手段相對落后,管理體制以及生產模式更新發展緩慢,先進的計算機管理技術還未在機械制造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2 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特點
2.1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現代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技術的最新發展階段,是由傳統的制造技術發展起來的。既保持了過去制造技術的有效要素,又不斷吸收各種高新技術成果,并滲透到產品生產的所有領域及其全部過程。現在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向:一是精密工程技術。二是機械制造的高度自動化。
2.1.1精密制造技術。
機密制造技術包括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微細加工和超微細加工技術、微型機械制造技術等。目前,加工精度在0.1微米以下、表面粗糙度在0.02微米以下的加工方法稱為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依賴并促成了機械、電子、計算機、光學、材料學的發展。實際上,精密和超精密技術反映了一個國家技術水平的高低。科學家們預言,在未來的10-15年內,納米技術的開發將成為僅次于芯片制造的世界第二大制造業。
2.1.2制造系統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現在制造系統的發展是:數控(NC)到柔性制造系統(FMS)到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最后是智能制造系統(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是一個工廠的全盤集成制造系統,它借助計算機將經營決策、產品設計、生產準備、零件加工、產品裝配、檢查和銷售等各個自動化子系統有機的綜合集成起來成為高效益、高柔韌性、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系統。
2.1.3 特種加工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有很多機械設備都有高溫、高壓、高速和高精度的要求。所以不斷采用一些新材料來制造零件,但是這些零件有的很難加工和成形。這就需要新的加工工藝:特種加工技術是一種直接利用電能、熱能、光能、化學能、聲能、電化學能來進行加工的方法,它可以加工高強度、高硬度、高脆性等難以切削的材料以及精密細小和復雜形狀的零件。
2.2 現代機械制造技術是一項系統工程
現代機械制造技術融合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材料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應用于產品設計、制造、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是設計到了制造業的方方面面,并且還在不斷的更新高科技技術,使之成為能駕馭生產過程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統工程。
2.3 現代機械制造技術是一項全球化的技術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日趨頻繁,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限于國家內部的競爭,要想贏得市場必須要參與全球競爭,單憑生產率是不行的,時間、質量和成本這三個要素的有機結合是必須的,而現代化的先進機械制造技術是三者達到統一。作為世界性技術,機械制造能否贏得國際和國內兩大市場,需要不斷創新,也需要互相學習,在激烈的競爭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3 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3.1 信息化
當前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并逐步滲入到各行各業,機械制造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的一個很重要的領域。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可以說是無處不再,在生產、管理、流通等領域都將被信息化技術所改造,并且極大的提高生產率,且降低生產成本和人力資源的投入。由于匯聚了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在信息化的推動下,現代機械制造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生產周期也明顯縮短。想要在國家舞臺上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把握信息化這個大趨勢,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高我國現在機械制造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3.2 智能化
用機器代替人工做一些繁瑣的工作這是必然的趨勢,當前人工智能、計算智能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機械制造技術也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這主要表現在機器人學、智能設計、智能計算、智能加工、智能控制以及智能診斷等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廠商已經在將機器人運用于生產的各個環節。在制造過程中,系統能夠自動檢測運行狀態,出現故障之后能夠自動調整,以達到最佳狀態。
3.3 低碳化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沖擊是嚴重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走持續發展道路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國家當前提倡低碳生活,嚴厲取消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而作為污染和浪費尤為嚴重的現代機械制造業,如何降低能耗和污染備受重視。低碳機械制造將環保、可持續以及節約等理念融入機械制造技術中,通過低碳設計、低碳選材、低碳設計、低碳工藝、低碳包裝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優化改進現代制造技術,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率,以最小的開銷,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 結語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并不是一個工業強國,機械制造技術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機械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標志著我國綜合國力和經濟水平的高低。在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看到帶來的機遇,走創新發展之路,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競爭力,使我國機械制造業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白明光.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先進制造模式[J].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1999(2):10-14.
[2] 董雙輝,吉典凱.我國先進機械制造技術研究[J].科技咨詢,2009(11):57-59.
[3] 裴宏杰.綠色機械加工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