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機械制造類參考論文
機械制造是我國生產行業的支柱產業,有效滿足社會對機械制品的大力需求。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發表機械制造類參考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發表機械制造類參考論文篇1
淺談機械制造成本控制策略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為基礎和核心的一部分,實行成本管理的最終目標在于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企業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強化企業成本控制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為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企業必須要根據市場競爭環境以及企業內部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更新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追尋更適合于企業競爭的成本控制方法,于是現代成本控制方法應運而生,通過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的新模式,支持企業的成本管理決策.
關鍵詞:機械制造 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一、企業制造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
1、成本管理戰略化
與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相比,傳統的企業管理是站在企業自身的角度,只注重企業短期內生產和銷售所產生的成本,卻忽略了企業長遠的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國際競爭形勢,現代企業必須要從企業長遠的利益出發,由傳統的成本管理變為戰略性的企業成本控制。這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從成本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優化;另一方面對企業的成本實施有效控制的戰略。前者是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中的一個側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對成本控制的制度、方法等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實施以此實現控制成本的目標。
2、成本動因多樣化
成本動因指的是引起成本變化的原因,除了傳統的原材料、人工等動因,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的動因還包括企業的規模、市場的開拓以及企業內部結構的調整等等,這些動因是現代企業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必然改變,與傳統的成本動因有著較大的區別,因此,在新時期,有必要根據企業的戰略成本將傳統單一的數量動因擴展為一系列的成本動因,以便正確地分配各項間接費用,客觀、真實、準確地計算產品成本。
二、機械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現狀
1、 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機械制造企業采用的是以銷定產的方式, 長期以來企業上下形成了銷售是龍頭的思想理念,重訂單、重生產任務的完成,輕成本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 由于成本管理工作力度不夠,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各成本發生點也就缺乏監控, 造成生產經營人員只站在本部門的角度考慮問題,只管做事,不計成本,只管投入,不計產出。
2、 過程管理脫節
從接到訂單到設計到投入生產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每個環節必須環環相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各部門各自為政,缺少必要的銜接與溝通。 開發部門在承接訂單時以能接到訂單為最終目的,對該產品的價格、生產難度、工期安排是否合理放在次要位置考慮,有時增加了設計成本及制造成本。 設計部門在接到產品設計任務時僅以合同要求為宗旨,將產品設計出來就行,很少考慮如何通過設計來減少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生產部門接到生產計劃后,直接通知采購部門購料,大量的新材料投入到車間中,很多產品產生大量的料耗,導致材料成本增加。
3、 制度落實不到位
從訂貨到材料采購,再到產品生產,所涉及的各個部門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都有其各自的管理制度和規定,但存在制度執行不利問題。 企業在年初對各部門按生產完成率、庫存資金占用率、應收賬款回收率等制定考核指標,要求由考核部門牽頭,生產、設備、財務等相關部門參與對其進行方針目標檢查考核,但考核只是流于形式。 由于考核責任的不落實,在管理上不是以規章制度作為唯一依據,很多情況下人情在管理中起到很大作用,左右了管理的嚴肅性。 沒有嚴格的費用預算和嚴密的考核體系,每個部門、每個人無法充分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三、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對策
1、 轉變管理觀念 ,健全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決定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企業的管理者首先高度重視成本管理,與時俱進,分析和研究成本管理的內容與方法,還要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將成本管理系統化,加強成本管理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完善管理環節,不僅要重視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而且還要預測對產品設計階段和銷售階段的成本,可將成本管理的責任具體到每個部門和每個員工, 促使全員都能積極參與成本管理工作,并加強考核。 同時隨著企業形勢的不斷變化,成本管理制度要適時修正、完善,以適應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 此外,還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獎懲機制,以增強全員的責任成本意識,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實處。企業要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用戰略成本的理念來指導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并根據市場的變化、客戶的需求和競爭對手的狀況而不斷調整戰略措施。企業的高層領導要注重成本管理,企業還要將成本管理的責任分配到每個職工,鼓勵企業的所有員工消除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勞動,讓每個職工都參與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來,把控制成本的觀念滲透到企業生產的所有環節,所有員工要全方位、全過程地控制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2、 加強材料采購管理
機械制造行業采購額一般占其銷售收入的70%左右,因此采購是材料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和產品成本是正比的關系,原材料的采購成本越低,產品成本也就越低。通過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等來加強材料采購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上,要采取市場調研的方式,多比質比價,采購物美價廉的材料來降低采購成本。企業要建立完善與材料的采購、管理工作有關的部門的規章制度,加強思想教育和獎懲的力度,切實加強材料采購相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和責任感。建立材料采購的采購、入庫、倉儲和會計結算等業務規程,加強監管實現嚴格按規程辦事。
3、降低人工成本
企業要提高社會競爭力,需要使本企業員工的薪資待遇高于社會和行業的平均水平,所以降低人工成本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而不是降低工人的工資水平。通過進行工藝流程優化、進行技術改造、增加先進的科技含量高的設備、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等多種途徑,來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無效勞動部分,從而使生產效率得到提高。要切實提高勞動生產率,還要及時對員工進行先進技術的培訓,使員工熟練掌握相關的下料尺寸控制方法以及工裝夾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員工的成本和質量意識,降低廢品率,節約原材料成本,從而節約資源。企業要對人工成本實施有效管理,廣泛宣傳內部成本控制的重大意義,推行厲行節約的工作作風,采取薪金與節約績效掛鉤的管理制度,做到獎罰分明,以有效降低材料損失率,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4、提高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水平
4.1 形成設計體系
可將機械產品按起重機、架橋機、運梁車等系列進行分類,對每系列的產品都按照最高噸位數進行設計,形成設計體系,一旦接到訂單后只需對號入座,根據噸位數進行優化設計,這樣既降低了設計成本也提高了設計效率。
4.2 優化工藝流程
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滿足產品使用性能的基礎上應盡量做到優化生產工藝, 改進產品的制造工藝和加工方法, 不僅可以節約原材料和動力,而且可以減少生產環節,縮短工期。
5、 加強材料采購管理
首先,建立材料信息數據庫,數據庫中對每種材料至少包括 5 家以上的供應商信息,并且平時密切關注各種材料的價格變化,及時更新數據庫中的價格信息。
其次,建立材料采購招標制度。 需要采購材料時應向外公開招標,通過各材料供應商公開投標報價, 根據材料供應商的實力及價格多因素考慮,從而選擇最優的供應商。
最后, 建立材料采購合同評審制度。 每個材料采購合同應經過技術、工藝、合約、財務等相關部門審閱,根據各部門提出的意見進行完善后,最后與材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6 、樹立節約意識
機械產品一般制造工期較長, 在產品制造過程中會產生一定比重的車間經費,即制造費用,該部分費用內容龐大,節約潛力很大,是降低產品成本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要認真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明確經濟責任制,減少由于管理不善而發生的一些損失性費用,就能有效的減少車間經費,從而使單位所分攤的費用額相對降低,對降低產品成本是有利的。
7、 嚴格控制工期
目前很多機械制造企業存在工期滯后的現象, 工期滯后有甲方施工進度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但大多都是自身原因。 工期滯后大多體現在現場安裝及調試過程中, 機械產品都是在工廠內完成各部分的制造,再將各組成部分運往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可能會由于設計不完善或者安裝人員技術不成熟等因素經常導致安裝調試過程過長,不能如期交貨。 工期的延長直接引起現場費用的增加,人工費用的增加,只有嚴格控制工期才能更好的降低成本。
8 、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及手段
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機械制造企業應按照市場需求以及客戶的需要,并依據本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來建立決策模型,進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作出合理的評價,然后確定和安排生產任務,以最終形成先進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結語:
機械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成效是直接影響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在確保機械企業產品服務和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機械企業的成本是企業提高競爭力、增加利潤的主要途徑。為了能提升機械制造企業的效益,并快速盈利,需要公司從上到下堅持進行成本管理,而且成本管理是個循序漸進的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加強企業制造成本管理工作,使企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張鳴,顏昌軍.成本戰略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陳浩.試論企業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財稅,2007(04).
[3]孫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2).
<<<下頁帶來更多的發表機械制造類參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