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思修論文 >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論文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論文

      任何一種偉大的思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有其理論來源,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也不例外。如果我們能廓清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由思想的來源,那么對于正確理解和揭示馬克思這種自由思想的真諦將會有重大意義。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打擊精心準備的: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全文如下:

      摘 要: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論文,是馬克思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馬克思思想建構和理論發展的發祥地。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通過對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原子論的比較,闡發了其自由思想。偶然性范疇的本體論意義,表明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原子的偏斜運動與原子的內在結構與矛盾,表明人的自由的個體性;與伊壁鳩魯主張的意識的自由不同,馬克思追求一種現實的自由,現實的自由的實現之路就是哲學的世界化與世界的哲學化。

      關鍵詞: 自由 偶然性 個體性 現實的自由 自由的實現

      1 偶然性與自由之維

      雖然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同為原子論哲學家,都承認原子和虛空,但是,無論涉及到原子論這門科學的“真理性、可靠性及其應用,還是涉及思想和現實的一般關系,他們都是截然相反的”。①在《博士論文》的第一部分,馬克思從三個方面比較了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原子論的一般差別。第一,在關于人類知識的真理性和可靠性的問題上。德謨克利特采取懷疑主義的態度,認為感性世界是一種主觀的假象;伊壁鳩魯采取獨斷主義的態度,認為感性世界是一種客觀的存在。第二,在關于科學的可靠性和科學對象的真實性的問題上。德謨克利特力求在充滿假象的感性世界中尋找某種必然性;伊壁鳩魯重視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主張“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須為哲學服務”,②因為哲學本身就代表了自由。第三,在思想與現實的關系上。德謨克利特把一切都歸于必然性,努力在世間尋求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伊壁鳩魯主張偶然性與任意性,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偶然的與可能的,沒有什么規律可循。正是偶然性范疇的提出,使馬克思在伊壁鳩魯哲學中看到了人的自由的可能性。

      與必然性的確定性、抽象性和穩定性不同,偶然性意味著可能性、現實性和不穩定性。在對伊壁鳩魯的偶然性范疇進行研究時,馬克思轉換了近代以來對偶然性范疇的認識論考察視角,注重偶然性范疇的本體論意義。③正是對偶然性范疇本體論意義的考察,彰顯了人的自由精神。具體來說,馬克思通過對偶然性范疇的兩個特性的分析,深入地思考了人的自由問題。

      其一,抽象的可能性。人是一種可能性的存在,人的自由精神也是可能的。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區分了兩種可能性,即實在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并指出:“偶然是一種只具有可能性價值的現實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則正是實在可能性的反面。實在的可能性就像知性那樣被限制在嚴格的限度里;而抽象的可能性卻像幻想那樣是沒有限制的。”④與實在的可能性把人看作被規定的限制性存在不同,抽象的可能性把人看作無限制的創造性存在,因為它涉及的“不是被說明的客體,而是作出說明的主體”,⑤強調的是處于某種生命活動中的人。抽象的可能性既表明人是不受外在必然性和命運束縛的可能性存在,又彰顯了作為主體的人突破客體的限制進行自由創造活動的可能。

      其二,時間性。時間具有感性、明顯性和普遍性等特征,意味著變化和過程。在伊壁鳩魯看來,感性世界是一種客觀現象,它是能夠被人的感官直接所感知的,而時間作為一切事物變化的原因,是“現象的絕對形式”。偶然性范疇的時間特性,意在表明“時間在現象世界中的地位,正如原子概念在本質世界中的地位一樣”,⑥它表達了人的自身存在的主動形式,表明了人的自由的主體性和獨立性。而作為變化和過程的時間,同時也表明了人的自由的歷史性。

      2 原子與個體性自由

      通過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原子論一般差別的比較,馬克思闡釋了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問題。在《博士論文》第二部分,馬克思著重從原子的運動方式和原子的內在結構兩個方面,闡釋了人的自由的個體性問題。

      第一,在關于原子的運動方式問題上。馬克思十分推崇伊壁鳩魯主張的原子的偏斜運動,認為原子的這一偏斜運動,正是人的個體性存在以及個體性自由的彰顯。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相當于原子的定在,與原子自身的存在相對立,是原子喪失自身獨立性和個別性的存在,是應當予以否定的存在。而與這一運動直接相否定的就是另一種運動,即原子脫離直線的偏斜運動,這一運動“表述了原子的真實的靈魂即抽象個別性的概念”。⑦這樣一來,伊壁鳩魯以兩種直接對立的直線運動和脫離直線的偏斜運動,實現了對原子的物質規定和形式規定。作為原子物質規定性的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是自由的定在,作為原子形式規定的原子的偏斜運動是自由本身,是抽象個別性本身,是人的個體性自由。除上述兩種運動外,原子的排斥運動很好地綜合了體現在這兩種直接對立的運動方式中的原子的不同規定形式。在馬克思看來,排斥就是否定,是偏斜借以脫離直線的否定力量。   馬克思通過對原子脫離了直線的偏斜運動的闡釋,表達了人的個體性自由這一思想。其一,自由不是個體性的喪失,而是個體性的彰顯。在考察原子的直線運動中,點或原子在直線下落的過程中意味著點或原子自身個別性和獨立性的喪失,這是指點或原子在直線下落的過程中揚棄了自身的自為存在,喪失了自身的根據,喪失了自由。原子的偏斜運動正是個體性的彰顯,正是自由的彰顯。其二,自由不是一種受限制的個體性存在,而是一種自我否定的活動。自由的實現是一種不斷自我揚棄,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馬克思指出:“要使作為人的人成為他自己的唯一現實的客體,他就必須在他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對的定在,即欲望的力量和純粹自然的力量。”⑧人的個體性自由的實現就是要打破自身的物質性定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否定,實現與“欲望的力量和純粹自然的力量”的分離。

      第二,在關于原子的內在結構問題上。馬克思指出:“在他(伊壁鳩魯――引者注)設定原子有某種特性并由此得出原子的物質本性的結論時,他同時也設定了一些對立的規定,這些規定又在這種特性本身的范圍內把它否定了,并且反過來又肯定原子的概念。”⑨而德謨克利特從來都沒有“從原子本身來考察特性,也沒有把包含在這些特性中的概念和存在之間的矛盾客觀化”,⑩只是考慮到原子的物質屬性。在對原子的特性的具體考察上,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只具有體積和形狀這兩種特性不同,與德謨克利特不同,伊壁鳩魯還把重力當作原子的重要特性。

      馬克思十分認可伊壁鳩魯對原子的概念和特性的區分,認為這一區分彰顯了自由的偉大。原子的概念對于原子來說具有本質意義,正像人的內在自由精神一樣,人的內在自由精神的彰顯要通過突破自身的物質限制來實現。人的自由精神是一種內在的本質的規定,而不是外在的物質的特性。人本身也是一個矛盾的存在體,矛盾的存在正是人不斷地否定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追求個體自由的動力。

      3 現實的自由與自由的實現

      伊壁鳩魯追求的是一種意識的自由,這種自由只是“源于經驗實在的自由,而非經驗實在之內的自由”。�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反對德謨克利特把必然性看作現實性的形式,從偶然性范疇的本體論意義出發,肯定了人的自由。同時,他也反對伊壁鳩魯追求的意識的自由,認為這種返回內心的自由觀,遮蔽了自由的現實性。馬克思指出:“抽象的個別性是脫離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再定在之光中發亮。”�現實的自由是一種定在中的自由,既承認個人的獨立與自由活動,同時又不否定外部世界的合理性。

      “哲學研究的首要基礎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伊壁鳩魯原子論中所體現的個體性自由精神,就是哲學的本真精神。對自由的闡釋就是為了實現自由,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提出了現實的自由的實現之路,也是哲學的自我救贖之路,即世界的哲學化與哲學的世界化。

      世界的哲學化是指世界在哲學當中揚棄自己的缺陷,走向哲學。受專制制度的影響,德國的思想家猶如一潭死水,整個國家暮氣沉沉。馬克思高揚哲學的自由精神,主張要實現自由,必須讓自我意識進入世界,把現實世界從思想專制的樊籠中解救出來。世界的哲學化就是要使物質世界走向哲學,走向精神的東西,在哲學之中獲得自身的精神內涵。一個沒有哲學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世界,同樣一個沒有世界的哲學也只能是一個空洞的體系。

      哲學的世界化是指哲學在世界之中揚棄自身缺陷,走向世界。哲學作為自由精神必須走向世界,世界本身也要從非哲學、非自由狀態中解放出來。哲學作為介入現實世界的實踐力量,要走向現實世界,找到現實的基礎,并把自由精神變成一種感性的存在,用自由之光普照全人類。與此同時,哲學作為一種批判的力量應該從精神的王國中走出來,關注現實的世界,對現實世界進行無情的批判。“哲學不再是解釋世界之所是的內容,不再是沉思根本存在的內容,而是一定意義上努力把萬物變為它們應該所是的內容”,�哲學應當以應然的思想否定現實的世界,通過哲學把現實世界改造為一個合理的世界,同時也使哲學的合理性獲得客觀現實的形式。

      通過對“世界哲學化”與“哲學世界化”的闡明,馬克思指出人的現實自由的實現是要在現實中獲得的,并不是脫離現實的。作為現實世界的個體所直接面對的是否定人的、壓迫人的、異己的客觀世界,因此,人的現實的個體性自由的獲得,直接就意味著對客觀現實世界的反抗和斗爭。

      注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0.

      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4.

      ③ 參見何萍.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本體論問題.學術月刊,2002(9).

      ④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7.

      ⑤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7-28.

      ⑥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2.

      ⑦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5.

      ⑧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7.

      ⑨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9-40.

      ⑩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40.

      [美]維塞爾.馬克思與浪漫派的反諷.陳開華,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8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12.

      [美]維塞爾.馬克思與浪漫派的反諷.陳開華,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84.

    相關文章: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思想方法審視論文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討論文

    3.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為本的哲學依據探討論文

    4.論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論文

    4616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水蜜桃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370|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老师别揉我胸啊嗯上课呢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激情淫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jizzjizz护士|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网|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国产ts人妖视频| 黄在线观看www免费看| 在线观看二区三区午夜| 中国一级淫片aaa毛片毛片| 日韩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在线|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男女午夜性刺激|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 拍拍拍无挡无遮10000|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欧美日韩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视频|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欧美jizz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