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理想信念的思修論文范文(2)
有關理想信念的思修論文范文篇二
《“中國夢”與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摘要]當下,在“中國夢”重要思想的引領和激勵下,全國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青年學生是社會中的重要群體,如何讓他們樹立并踐行“中國夢”,學校教育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為此學校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深入學習“中國夢”的科學指引作用,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把握歷史機遇,為實現“中國夢”與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奮斗。
[關鍵詞]“中國夢”;學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黨的以來,提出并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出了凝聚人心、振奮人心、鼓舞人心的時代強音。①青年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使他們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用“中國夢”引領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中國夢”成為他們的遠大理想和行動指南,從而保障他們健康成長,為實現“中國夢”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是學校教育教學擔負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一、用“中國夢”引領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讓“中國夢”進教材
教育主管部門要修訂教材建設規劃,將“中國夢”的內容編成教材,進行系統教學。或者修訂教學計劃,將“中國夢”有機融入學科教材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讓“中國夢”進課堂
學校要把“中國夢”貫穿到課堂教育的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環節,體現到主題教育活動的各方面,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讓“中國夢”進學生頭腦
學校要通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教學活動,使“中國夢”的基本內容、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準確、清晰、生動、鮮明的印象。
(四)讓“中國夢”成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
“中國夢”內涵十分豐富,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其基本內容是建黨一百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建國一百周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核心內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當代中國人的共同理想,理所當然,也是當代學生的共同理想。學校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就要緊緊圍繞“中國夢”這個核心,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讓“中國夢”成為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心骨和主旋律。
二、讓學生知道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國夢”
中國有過輝煌的過去。要通過中國古代史和中國古代文化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不要說泱泱秦漢,就是明清,也是赫赫大國;更不要說四大發明,即使瓷器、絲綢,也讓世界嘆為觀止。歷史上,中國經濟總量長期超過歐洲,就是在鴉片戰爭爆發30年后的1870年,中國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讓學生真正知源知本,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國是在近代才落后了。要通過中國近代史和政治課的教學,讓學生清楚知道,從鴉片戰爭開始以后,中國人民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致使國家戰亂不堪,主權喪失,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國家慢慢發展滯后,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災難。讓學生明恥圖強,樹立民族自尊心。
實現“中國夢”就在不遠的將來。要通過中國現代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的教學,讓學生明白從鴉片戰爭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后繼、頑強奮斗,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使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讓學生堅信我們已經為實現“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和文化基礎,只要我們繼續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前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②
三、牢記“中國夢”是當代青年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一)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③有了理想,人生才有目標和意義。當代學生的理想豐富多彩,但最根本的還是“中國夢”這個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應該像北斗星一樣在浩瀚穹蒼熠熠閃光,讓個人理想的小星星緊緊環繞在其周圍,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二)信念決定事業成敗
有了理想,還需要堅定的信念作為支撐。如果信念搖擺不定,甚至失去信念,無論大的“中國夢”想還是小的個人理想,全都會變成空想。學校要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實踐活動,使每個學生對“中國夢”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達到內心高度認同,切實做到信念堅定,不被其他干擾所惑。
(三)讓“中國夢”成為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④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的知識教育和養成教育,真正讓“中國夢”成為學生理想信念的堅強內核,成為學生的理想之“鈣”和信念之“魂”。教育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結成一個堅固的共同體,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讓自己的人生不斷出彩,讓偉大的“中國夢”綻放光彩。
四、讓學生懂得要成就人生、實現“中國夢”,必須努力學好本領
(一)干事創業需要本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開創非凡事業,贏得精彩人生,實現美好夢想,都必須有過硬的本領。本領就是“器”,學好本領就是“利其器”。讓學生明白,只有學好本領才能成就事業,只有學好本領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二)獲取本領需要勤奮學習
越是超強的本領,越是需要下苦功夫去學習。讓學生清清楚楚地知道,學生在學校的中心任務就是學習,每個學生都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把學習作為責任、作為精神追求、作為生活方式,既刻苦鉆研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能力。
(三)注重培養創新創造精神
當今時代“知識爆炸”,知識更新令人目不暇接,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與大數據地廣泛運用,使知識集聚與傳播飛速發展。“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⑤現在的學生既要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又要及時更新知識,如果不會學習,不會創新性學習,不會創造性學習,知識的更新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我們要用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統領創業實踐,不然真的會被時代淘汰,果真這樣的話,別說是“中國夢”,就是個人夢想,也是無法實現的。
(四)為實現人生理想和“中國夢”學好過硬本領
“中國夢”是國家富強的夢、民族振興的夢、人民幸福的夢。每個人的夢想都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要實現個人夢想、為實現“中國夢”增光添彩,就必須學知識、學技術、學做人,通過勤奮學習,掌握十八般武藝,才能在將來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的時候找到用武的地方。
五、讓學生明白要從現在做起,從腳下走出一條圓夢的路
理想是美麗多彩的。人生的理想最具魅力,它給人生賦予了精神力量。實現“中國夢”的宏偉理想更具強大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它給中華民族展現了最美麗的發展藍圖,也為當代青年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大舞臺和新天地。
實現理想需要艱苦奮斗。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⑥“中國夢”是璀璨美麗和令人神往的,但要把美麗夢想變成美好現實,需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地不懈奮斗,更需要廣大學生勇于創業、埋頭苦干、鍥而不舍、自強不息的頑強拼搏。
從現在做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⑦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要教育廣大學生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學好知識本領,錘煉高尚品德,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積極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引導人們主動承擔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熱誠關愛他人,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從腳下走出一條圓夢的路,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努力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創造、共同見證、共同享有“中國夢”實現的偉大時刻。
[注 釋]
①④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2年11月30日。
②:《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3月18日。
③⑤:《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會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5月5日。
⑦:《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會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4月28日。
[參考文獻]
[1]張爍.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人民日報,2012-11-30.
[2]王芳,邢亮.把“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2).
有關理想信念的思修論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