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會計職業道德論文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時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是社會誠信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熱點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小議會計職業道德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小議會計職業道德論文篇一
《淺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摘 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時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是社會誠信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熱點問題。文章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當前中國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構想等問題作了理論上的探討。
關鍵詞:會計人員 職業道德 建設
一、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一)愛崗敬業,忠于職守
要求會計人員端正專業思想,明確服務宗旨,樹立干一行、專一行、愛一行的良好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守崗位,以高度的事業心做好本職工作。
(二)熟悉法規,依法辦事
認真學習和熟悉掌握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堅持按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維護國家和投資者的利益,決不能為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弄虛作假、營私舞弊。
(三)誠實守信,客觀公正
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必須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完整、準確、如實地反映企業各項經濟活動情況,不隱瞞歪曲,不搞假帳真算、真帳假算。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起碼要求。
(四)廉潔自律,不謀私利
清正廉潔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尺度。會計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關鍵,只有在會計工作中堅持原則,不謀私利,一心為公,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五)精通業務,自強不息
會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認真鉆研業務技能,精通現代科學技術,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技術,以適應會計工作發展的需要。
(六)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努力鉆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并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
會計法律只能對會計人員不得違法的行為作出規定,不宜對他們如何愛崗敬業、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但是,如果會計人員缺乏愛崗敬業的熱情和態度,沒有必要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意識,就很難保證會計信息達到真實、完整的法定要求。顯然,會計職業道德對此起到重要的輔助和補充作用。
(二)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
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規勸、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有利于反腐倡廉進而有助于形成全社會廉政之風。
三、當前中國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我國大多數會計人員及其相關領導的職業態度端正,職業道德素質較高。但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職業領域確實存在著一些會計人員非職業道德的行為:(1)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準則,甚至通同作弊,直接參與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2)追求私利,監守自盜。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膨脹,喪失了最起碼的法制觀念,會計職業道德淪喪,故意偽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3)違背準則,弄虛作假。一些注冊會計師在執行獨立審計業務時,沒有嚴格執行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準則,出具了不恰當的審計報告,客觀上認同了會計做假行為,充當了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保護傘。
以上問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1)社會變革及市場經濟對價值觀念的沖擊。利益關系的變化反映在思想意識上,必然引起道德沖突。小團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發生沖突占了會計職業活動中利益關系的大多數,而且往往是小團體利益占了上風,導致了會計信息失真。(2)會計從業環境不利于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其衣、食、住、行、獎懲、升遷,均依靠所在單位的任職及任職的業績。當前突出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絕大部分是迫于領導壓力違犯原則造成的。(3)會計人員堅持職業道德的外部法律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會計人員堅持準則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濟制度不完善,不利于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
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構想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讓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進一步完善《會計法》及各種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和執法的可操作性。明確規定對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罰,切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讓那些膽敢造假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加強法制教育,促使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模式,從而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二)加強管理機構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財務工作的外部監督機構稅務機關、工商管理、審計機關、民間審計等執法部門要維護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其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與指導作用;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利用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各種大眾傳媒工具,大力宣傳和表彰優秀會計的品行,譴責少數會計的不道德行為,借助社會輿論的贊揚與批判,調動會計的榮辱感和道德良心,培養會計知善知惡的能力,引導會計棄惡揚善,在全行業中造成一種遵守職業道德光榮、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可恥的濃厚氛圍,促使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風尚深入人心。
(三)加強對單位領導的法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凈化會計職業環境
大力提倡遵守職業道德光榮、違背職業道德可恥的社會風尚,特別重視培養和提高企業法人和高層管理人員的道德覺悟,以正為“政”,以德為“官”,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響人,以典范的行為感化人,表彰和鼓勵以身作則引導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的行為,對威逼和強迫會計人員弄虛作假的強權給予嚴厲懲罰,給會計人員履行職業守則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加強單位內部監督
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監督機制,定期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價,獎優罰劣;合理配備會計人員,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度,促使會計人員掌握多種業務技能,形成內部檢查和監督機制;健全會計證管理辦法,實行嚴格的考試頒發會計證制度,把住會計人員任職資格標準,嚴格把好會計人員任免關;不相融職務應分開設立,使各種崗位之間能相互牽制,防止貪污腐化行為的出現。
(五)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專業學校的德育教育
學校在會計人員的培養中,不能只注重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培養,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會計法紀教育等納入教學計劃。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提高會計人員政治思想水平和法制觀念,使在校學生通過會計職業道德學習,深刻了解會計職業道德對社會經濟秩序的影響,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履行監督職能的自覺性。
(六)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各單位和會計管理部門應不斷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并使之制度化、規范化;將繼續教育和培訓列入其業務考核的內容,促使會計人員努力掌握更高的會計技能,提高會計服務質量,使之更好地為社會經濟服務。
(七)建立健全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
在日常的財務管理活動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情況建立檢查、考核、評價、獎罰制度,并與崗位的聘任、專業職務提升、工資晉級等結合起來;通過嚴格的考核、評比、競賽,對盡職盡責、堅持原則、工作責任感強、履行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要表彰獎勵,并作為提升、晉級的重要考核依據,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要批評教育;對不適合會計工作的,要吊銷其從業資格證并調離會計工作崗位,從而激勵會計人員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實踐活動,任重而道遠,要靠我們每個會計人員不懈的努力。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會計人員只有進一步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牢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讓“誠實守信”這一道德規范深深植根于每個會計人員的心中,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才會躍上一個新臺階。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小議會計職業道德論文
小議會計職業道德論文





上一篇:關于就業問題的思修論文3000字
下一篇:關于人生價值的思修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