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創新方面的畢業論文(2)
中學數學創新方面的畢業論文篇2
淺議創新思維與中學數學教育
摘要:創新思維是整個創新活動的智能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教育與學習必須著力培養這種可貴的思維品質。作為中學數學教師,我們有義務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思想和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育;創新思維;中學數學教學;素質教育
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
1.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
一提到創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脫離教材的活動,如小制作、小發明等等,或者是借助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得離奇,便是創新,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其實,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等等都是創新。一個人對于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不在于這一問題及其解決是否別人提過,而關鍵在于這一問題及其解決對于這個人來說是否新穎。學生也可以創新,也必須有創新的能力。教師完全能夠通過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2.1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地教學模式。因為這種課堂教學往往過多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2.2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的表現在班集體中。學生在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佳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讓有的學生處于明顯的從屬地位,都是應細心把握,責任確定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潛能。
3.創新思維與中學數學教學
實施創新教學,創造活力課堂。是時代對教師的召喚。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從老師自己做起。因為有創造性的教師才會創造有活力的課堂。才會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3.1創設教學情景,激發興趣,啟迪思維。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思維,這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著名教育家贊科夫指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里進行的”。有了興趣,才有了探究的動力;只有思維活躍,才可能發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情景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最常用的是通過設疑,創設問題情景。問題情景創設的難度要適當,應使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才能激起學習興趣,形成所謂"憤悱"狀態,使思維活躍起來。
3.2重視學法指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要注重讓學生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教學實踐的本領,獲得終身受用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法指導。從學法指導入手,注重"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培養探究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發展,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
3.3加強思維訓練,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條件下,個體可能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創造性思維能力又與一般思維能力是緊密相關的。是它們發展的更高層次,是一般思維能力的升華。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收斂思維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中學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作為中學數學教師,我們有義務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思想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汪秉彝,呂傳漢.“設置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教學探索[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報(自然科學版).
[2]楊孝斌,呂傳漢,汪秉彝.三論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的數學學習[J].數學教育學報.
[3]呂傳漢,汪秉彝.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探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中學數學創新方面的畢業論文(2)





上一篇:中學數學創新論文范文
下一篇:中學數學創新論文參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