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制造業地理集聚水平影響(3)
(四) 結論
第一,行政壟斷因素對于中部地區制造業地理集聚水平的影響要大于市場效率對制造業地理集聚水平的影響。在19個制造業行業中,代表行政壟斷因素變量對產業地理集聚水平的參數估計值顯著的有10個行業(參數估計值的顯著性水平在10%以下),而代表市場效率因素的變量估計值顯著的行業只有5個,同時在這個5個行業中有三個行業的地理集聚水平也受到了行政壟斷因素的顯著影響。這說明當前中部地區的產業集聚發展更多受到政府行政干預的影響,市場機制在產業集聚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還比較有限。這與中部地區市場機制建設還不完善有很大的關系。
第二,行政壟斷因素不一定對制造業的地理集聚產生消極影響。在10個產業集聚水平受到行政壟斷顯著影響的制造業部門中,有6個行業中的行政壟斷因素對產業集聚水平的估計參數為負,剩余4個為正。這表明行政壟斷程度的提升不一定降低產業的地理集聚水平,對于某些產業而言還會提升產業的地理集聚水平。這一點與胡向婷等人的結論是一致的(胡向婷,張璐,2005),他們的研究表明如果政府可以通過適宜的直接投資提高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程度。進一步比較不同類型制造業行業部門,我們可以發現在中部地區比起高水平集聚型行業,低水平和中等水平集聚型行業的產業集聚水平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壟斷的影響,但是同樣的行政壟斷對這樣行業影響效應不是絕對的。這說明了隨著產業地理集聚水平的提升,政府行政壟斷干預對產業集聚的影響將會減弱。
第三,與行政壟斷因素相似,市場效率因素對中部制造業的影響效應也不是唯一的。在5個產業集聚水平受到市場效率因素顯著影響的行業中,有三個行業關于市場效率因素的變量對產業集聚的估計參數為負,剩余兩個行業的估計參數為正。這說明了市場效率的提升會促進某些產業地理集聚水平的提高,但同時也會降低一些產業的地理集聚水平。對于市場效率促進行業地理集聚水平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市場效率的提升會降低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流動成本,為產業地理集聚的提供便利條件。至于市場效率會降低中部地區制造業某些部門的地理集聚水平的原因,需要結合中部地區制造業發展歷程來討論。在建國初期,出于國防安全等因素考慮我國在全國實施工業均衡發展戰略,這個時期中部地區許多具有良好工業基礎的城市都集中了許多制造業部門(如一些特殊裝備制造業,紡織業等),成為了我國當時的工業基地(如武漢,太原,合肥等)。由于當時我國的經濟體制以計劃經濟為主,這些建立起來的產業部門大都是依靠國家財政補貼來發展壯大的(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自身并不具有生存能力。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和計劃體制的退出,這些行業不再具有過去的優勢,一些行業逐漸被市場邊緣化。所以這些行業地理集聚程度的降低應該是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結果,隨著市場效率的提升這些產業的地理集聚水平也將回歸到正常水平。
四、 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 主要結論
第一,在2003-2010年期間中部地區制造業地理集聚水平總體處于在比較低水平,產業部門的地理集聚水平發展趨勢緩慢,不少部門的地理集聚水平呈現下降的趨勢。
第二,對于中部地區的制造業行業而言,地理集聚水平高的部門一般為資本或技術密集型行業,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地理集聚水平比較低。
第三,行政壟斷因素對于中部地區制造業地理集聚的影響效應要超過市場效率因素對制造業集聚的影響,但影響效應不是絕對的。行政壟斷干預對于產業集聚的影響可以是消極的,也可以是積極的。
第四,市場效率因素對中部地區制造業地理集聚水平的影響也不是簡單的。對于一些在計劃經濟時期依靠政府財政補貼發展起來的過于集聚的制造業部門,隨著改革開放之后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作用不斷提升,這些行業的產業地理集聚水平會回歸到正常水平,這是市場效率水平提升的表現之一。
(二) 政策建議
第一,深化市場體制改革,降低行政壟斷干預。當前影響中部地區制造業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還是行政壟斷,這表明在中部地區市場機制的建設還不完善,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適宜的行政壟斷干預對于產業集聚的影響是積極的,但是,未來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的發展還將更多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深化市場體制改革,逐步退出行政壟斷對于產業發展的干預,對于中部地區未來的產業集聚發展至關重要。中部地區的地方政府需要嚴格規范對市場的干預行為,盡可能的減少對產業正常發展的行政干預,通過市場平臺建設、產業信息共享、市場環境優化等方面促進區域內產業的轉型發展,實現政府職能向市場培育型方向的轉變。
第二,鼓勵區域內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制造業的發展,將中部地區打造成為我國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中部地區產業集聚水平較高的制造業部門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部門。與勞動密集型部門相比,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部門具有更大的規模報酬優勢,對于其他產業的影響和聯系更大,更容易發揮產業集聚所帶來的優勢條件。國家發改委《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高新技術與先進適用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因此,在未來中部地區產業發展規劃中,以高新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應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發展。政府應該在市場機制的主導下,通過出臺多元化的指導性產業政策為資本密集型產業部門提供政策支持,鼓勵這些行業在中部地區的建立與發展,提高中部地區制造業的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