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的發展論文
休閑農業的發展論文
發展休閑農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發展休閑農業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認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確保休閑農業健康發展。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休閑農業的發展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休閑農業的發展論文篇1
淺析休閑農業的發展
摘要:
在一般的意義上講,休閑是老百姓私下里游玩休息之事,從來都不會被擺到臺面上說事,就像故宮,前面有浩然大殿,在那里講述江山社稷,而后面有一塊小小的后花園,這個地方是不為人說的,也是不上臺面的。但是,當一個地方的休閑形成了文化的時候,當一個地方的休閑和老百姓的生活有密不可分關系的時候,對休閑的關注就不是一個簡單游戲的把玩了,它就要登上大雅之堂,成為一個學問。
關鍵詞:休閑農業; 農民問題; 解決途徑
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村設施與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產品、農業經營活動、自然生態、農村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閑功能,展示當地自然之美、景物之美、人文之美、產品和科技之奇,增進民眾對農村與農業的體驗,并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
1休閑農業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巨大意義與影響
1.1農村整體變得更加美麗。
休閑農業是供人們休閑觀賞的,因此農民的房屋要求整齊美觀。隨著休閑農業深入發展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對農民住宅重新規劃,整齊劃一地進行建設,也可以對已建房屋按照當地風俗和民族風格進行設計改造,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鄉土氣息;根據當地農村的地勢地貌及生產條件,將全村田土按照發展規劃、生產需要和觀賞要求進行合理化的整治改造,實施具有觀賞價值的專業化、規?;⒓s化經營;休閑農業發展后,農民的生活用品到公司購買,農民自家不再喂豬、雞、狗、兔之類的動物禽類,也不需自己種菜,農村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面貌將大為改觀。
1.2農業發展后勁增強。
發展休閑農業,可廣泛籌集發展資金。發展休閑農業,可吸引外來企業投資;可將農民手上的閑散資金投入到休閑農業公司中;符合國家發展方政策的農業經營模式,可以爭取政府的資金支持;發展休閑農業,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效率。通過發展休閑農業,實行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并通過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運用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勞動效率也會隨之迅速提高;發展休閑農業,可以促進產業相互帶動。休閑農業實際上是滿足休閑者“吃、喝、玩、樂、購”等需求。也就是說休閑業不僅可帶動餐飲業,餐飲業帶動加工業,加工業帶動種植業、養殖業。
1.3促進農民走上富裕之路。
抗風險的能力大為增強。単家獨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一遇到天災人禍,往往是傾家蕩產,通過休閑農業所開展的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就不存在傾家蕩產的風險了;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民加盟休閑農業公司后,不僅可獲得土地入股的分紅收入,還可以拿到一份穩定的工資收入,如果公司經營得好,還可以享受到勞保福利;生活質量將明顯改善?,F在是単家獨戶的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活動內容十分單一,忙閑不均,玩牌打麻將成風,如果休閑農業發展了,農民是企業的工人,每天按時上班,生活也就不會閑得無聊了,同時,可在休閑農業莊園中享受到城里人豐富的業余生活。
2發展休閑農業的主要任務
2.1優化產業結構,擴大規模經營。
以規劃為先導,挖掘文化內涵,注重參與體驗,加快創意發展,加大休閑農業資源整合力度,形成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文化娛樂、教育展示、生態環保、產品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休閑農業園區。遵循休閑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以需求為導向,突出區域資源、環境和文化特色,科學配置種、養、加、銷比例,鼓勵產業間聯合與協作,構建新型休閑農業產業聯盟,打造生產標準化、經營集約化、服務規范化、功能多樣化的現代休閑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帶和產業群。農家樂和小型休閑農業企業要主動與附近的大型旅游場所加強聯合,形成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的格局。
2.2創新發展模式,塑造產業特色。
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戶利用農業與生活資源,大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以休閑度假和參與體驗為核心,拓展多元功能,發展功能齊全、環境友好、文化濃郁的休閑農莊。突出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拓展教育示范功能,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充分利用農業生產過程的時空景觀,發展農業觀光園,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的豐收景象。挖掘包裝民俗文化,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推進民俗村發展。全面提升農事節慶活動內涵,實現“以節會友、以節拓市、以節富民”。
2.3健全服務體系,增強發展后勁。
加快完善行政管理體系、信息統計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強化對各類休閑農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管理與支持力度,增強行業自律性。組織開展對休閑農業產業發展戰略、發展規律、發展政策、發展模式、管理機制等研究,增強管理的協調性和針對性。引導科研教學單位創新、集成和推廣休閑農業技術成果,建立休閑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增強休閑農業支撐保障能力。順應互聯網、物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發展趨勢,拓展信息終端,加快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3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探索
3.1結合實際,確立重點。
一是結合現有條件,以延伸現有游覽觀光景點發展休閑農業;二是結合龍頭企業區域環境美化,增加休閑農業內容;三是結合農業科技園區,拓展園區功能布局,發展成為科普基地和觀光休閑景點;四是結合名人名居名藝名產和民俗文化的弘揚,組建農業休閑街市,開展產品交易和科技文化活動。
3.2修訂政策,促進發展。
制訂全國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加強對休閑農業發展的指導。制訂休閑農業示范基地規劃與補助的管理辦法,加強對休閑農業的規劃、休閑農業基地建設的管理與補助。制訂休閑農業的設施建設、休閑農場管理與監督等具體政策,建立休閑農業的土地使用、建筑面積、其他設施建設等旅游休閑設施應經批準許可,對休閑農業項目補助內容、重點進行具體規范,對實施項目的效果制訂檢查考核指標進行檢查。加強休閑農業信息的發布,加強與國內外旅游業合作進行項目推介,協助開展文化節、展覽會進行促銷。
3.3注意環境,永續發展。
環境保護是關系人類生存的大事,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回歸自然的呼聲越來越高,保護環境,維護自然的意識不斷增強,這既是休閑農業得以興起和發展源泉,也是休閑農業賴以存在的根本。因此休閑農業發展不能破壞或污染農業的自然資源,切忌建造過多的人文景觀,使環境和設施過于人工化、商業化,必須巧妙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如利用太陽能、風能、沼氣能等,既增加景觀和培訓教育內容,又增加能源,同時又潔凈環境。同時要結合農村文化活動,充分挖掘當地的豐富精致的文化資源。既要尊重當地文化,要保持當地歷史的文化傳承,樹立當地的特色文化品牌,也要提高當地的人文化素養,營造良好的休閑環境。
3.4注重休閑農業產品開發。
休閑農業具有使游客深入體驗鄉村氛圍和田園生活的功能。休閑農業與一般旅游產品相比,突出的特點是高度參與性,這是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及客源市場開發的優勢之一。因此,休閑農業必須針對消費者的新特點,增強互動參與性,創造性地開發出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綠色、高附加價值的體驗式旅游產品,以滿足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消費需求。我縣可以學習臺灣成功經驗,借助綠色農產品基地、臺灣農民創業園和網絡“開心農場”等載體,大力發展集生產、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觀光農園、觀光農場、市民農園、農業公園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農業旅游產品。
>>>下頁帶來更多的休閑農業的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