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毛概論文 > 研究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前后的軍事思想和戰略對比

    研究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前后的軍事思想和戰略對比

    時間: 詩琪1201 分享

    研究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前后的軍事思想和戰略對比

      下面關于研究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前后的軍事思想和戰略對比,歡迎閱讀借鑒。希望你喜歡。

      摘 要:學術界對遵義會議前后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系統研究幾乎沒有。遵義會議前后毛澤東軍事思想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 戰爭規律是發展變化的, 要正確地指導戰爭并取得勝利, 就必須從發展變化著的戰爭實際出發指導戰爭, 應用戰略戰術。第二, 在復雜、困難、艱苦的條件下, 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爭取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是戰爭勝利的根本條件。第三, 應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在運動戰中正確處理“走”與“打”的辯證關系, 才能消滅敵人, 保存自己。第四, 戰爭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戰爭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兵民是勝利之本。

      關鍵詞:遵義會議前后; 毛澤東; 軍事思想;

      毛澤東軍事思想博大精深, 學術界、軍屆對此對此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但對遵義會議前后這一段歷史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研究很少。下面結合遵義會議前后的戰爭實踐和具體戰例, 從四個方面對遵義會議前后毛澤東軍事思想進行探索。

      一、戰爭規律是發展變化的, 要正確地研究和和指導戰爭, 就必須從發展變化著的戰爭實際出發指導戰爭, 應用戰略戰術

      堅持從實際出發指導戰爭。毛澤東指出:“戰爭情況的不同, 決定著不同的戰爭指導規律, 有時間、地域和性質的差別。從時間的條件來說, 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都是發展的, 各個歷史階段有各個歷史階段的特點, 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階段。從戰爭的性質看, 革命戰爭和反革命戰爭, 各有其不同的特點, 因而戰爭規律也各有其特點, 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從地域的條件看, 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特別是大國家大民族均有其特點, 因而戰爭規律也各有其特點, 同樣不能呆板地移用。我們研究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各個不同性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戰爭指導規律, 應該著眼其特點和著眼其發展, 反對戰爭問題上的機械論。”“一切戰爭指導規律依照歷史的發展而發展, 依照戰爭的發展而發展, 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1]173-174

      1934年12月11日, 中央紅軍攻占湖南通道縣城。12月12日, 中央紅軍在通道召開政治局會議, 討論迫在眉睫的進軍方向的問題。會上, 李德、博古堅持按原定方針辦, 轉向北方, 與二、六軍團建立匯合。而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北部有湘軍劉建緒的第一兵團7個師8萬多人在城步、綏寧構筑工事, 阻擋紅軍去湘西之路;中央軍薛岳的第二兵團8個師又一個縱隊11萬人積集于洪江、會同, 扼守去湘西的要道。南部桂軍夏威第15軍、廖磊第7軍已進駐龍勝、古宜, 斷紅軍南下之路。西部只有黔軍周芳仁第四旅兩個團在黎平、錦屏一線布防, 加上地方民團只有3 000人, 比較薄弱。在這危急關頭, 毛澤東同志根據已經變化了的戰爭實際情況, 毛澤東極力說服博古等主要領導人, 建議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 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他說:“我是長時間沒有發言權喲, 今天心血來潮, 想說幾句, 骨鯁在喉, 不吐不快嘛。顧問的意見, 本人不敢茍同, 請問, 華夫同志對當前的敵情是否掌握?目前會合蕭、賀、王、任, 讓野戰軍喘口氣, 倒是上策, 但能行嗎?現在紅軍不可能再打仗了。在湘江蒙受巨大損失后, 還沒有恢復元氣。我們北面有多少敵人, 顧問清楚嗎?還是讓我給大家報告吧。……蔣介石做好了一個大口袋, 等著我們去鉆, 誰要愿意去鉆, 悉聽尊便, 反正我毛澤東不愿意鉆口袋, 蔣介石在那里請君入甕, 我們就乖乖去入甕, 豈不是大傻瓜。黔省防御力量薄弱, 王家烈驚慌失措, 野戰軍可以趁勢進軍貴州, 爭取變被動為主動。”[2]74-76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大多數人贊同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 中革軍委于1934年12月12日19時下達了《我軍明十三日西進的部署》, 中央紅軍火速向貴州進軍。這是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以來, 毛澤東第一次在中央有了發言權, 他的意見第一次得到了中央多數同志的贊同, 他第一次對中央的戰略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

      黎平會議、猴場會議決定以黔北遵義為中心來創建川黔邊革命根據地, “政治局認為, 新的根據地應該是川黔邊地區, 在最初應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 在不利的條件下應該轉移至遵義西北地區。”[3]61但是, 中央紅軍到了黔北遵義以后, 毛澤東同志實地調查感受到黔北遵義不適宜建立革命根據地, 因為黔北遵義地瘠民貧, 人煙稀少, 少數民族多, 我黨沒有工作基礎;加之黔北遵義的地形地貌處在烏江、長江的夾江地帶, 不利于紅軍進行戰略回旋, 易于敵人重兵圍剿紅軍, 因而在貴州建立根據地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時候, 正好熟悉四川情況的川籍將領劉伯承、聶榮臻向毛澤東建議, 打過長江去, 到川西北去建立根據地, 因為川西北有四方面軍建立的川陜革命根據地, 加之四川人煙稠密、物產豐富, 便于紅軍籌糧籌款, 蜀道崎嶇、交通不便, 不便于國民黨軍重兵調動。在毛澤東的力主下, 遵義會議決定改變黎平會議、猴場會議決定的以黔北遵義為中心來創建川黔邊革命根據地的決議, 決定中央紅軍在宜賓到瀘州一線渡過長江、會合四方面軍, 創建川西北革命根據地。1935年1月20日中革軍委發出《關于渡江的作戰計劃》, 中央紅軍:“由黔北地域經過川南, 渡過長江后轉入新的地域, 協同紅四方面軍由四川西北方面實行總的反攻, 以紅二、六軍團在川黔湘鄂的活動鉗制四川東南‘會剿’之敵, 粉碎敵人新的圍攻, 并爭取赤化四川。要求紅一方面軍迅速轉移到赤水縣和土城及其附近地域。渡過赤水河, 奪取渡河點, 以便迅速渡過長江。”[4]98

      毛澤東和中革軍委根據當時情況, 決定率中央紅軍在宜賓到瀘州一線渡過長江、會合四方面軍北渡長江, 跳出敵人的重兵圍剿。1935年1月29日, 中央紅軍在土城一渡赤水后, 進入川南。“川南剿總”潘文華已將所部36個團, 在長江南岸赤水、古藺、敘永一帶布防, 嚴密封鎖長江, 并在宜賓至江津, 以及川南各縣的要隘, 趕筑了碉堡和工事, 動員了民團和地方武裝, 全力攔阻中央紅軍北渡長江。2月9日, 中央政治局召開扎西召開會議, 討論紅軍的戰略方向。毛澤東根據敵情急劇變化的情況, 認為按照預定計劃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已經不可能, 而應該抓住國民黨軍把主力和注意力都調到川南一線來阻擋我北渡長江, 黔北空虛的有利時機, 回師黔北。毛澤東“提出回師東進、再渡赤水、重占遵義的主張。他的理由是, 應該利用敵人錯覺, 尋找有利戰機, 集中優勢兵力, 發揚紅軍運動戰的特長, 主動地消滅敵人。”[5]3482月15日, 中革軍委決定回師黔北, “我野戰軍以東渡赤水河消滅黔敵王家烈軍委主要的作戰目標, 決定先由淋灘經太平渡至順江場地段渡過赤水, 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進, 準備消滅有桐梓來土城的黔敵, 或直達桐梓進攻而消滅之。”[6]127。四渡赤水之戰, 敵強我弱, 國民黨軍40萬裝備精良之師, 中央紅軍不足3萬的疲憊之師、遠離根據地、沒有后勤供給, 在這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 毛澤東根據戰爭實踐的變化, 作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戰略戰術決策。

      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爭取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是戰爭勝利的根本條件

      毛澤東指出:“無論處于怎樣復雜、嚴重、艱苦的環境, 軍事指導者首先需要的是獨立自主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敵逼迫到被動地位是的事是常有的, 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復主動地位。如果不能恢復到這種地位, 下文就是失敗。主動地位不是空想的, 而是具體的物質的。這里最重要的, 是保存并集中最大而有活力的軍隊。”[7]222-223

      遵義戰役, 從總體上看, 敵強我弱, 但由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順勢而為、調動敵人, 造成了中央紅軍許多局部的優勢和主動, 從而使整個戰爭態勢向著有利于我、不利于敵的方面轉化。中央紅軍一渡赤水之后, 各路國民黨軍追擊而至, 為了尋機殲敵, 爭取主動,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避實擊虛, 突然回師東進, 二渡赤水, 抓住有利戰機, 再占遵義。乘敵川軍未趕到之前, 集中一、三、五、九軍團主力在桐梓、遵義殲滅黔敵王家烈部6個團和中央軍吳奇偉部2個師, 將國民黨軍對中央紅軍戰略上的分進合擊, 變成了中央紅軍對國民黨軍在戰役上的分進合擊;使在全局上處于優勢和主動的敵軍, 變成了局部上的劣勢和被動。1935年2月24日紅軍攻占桐梓縣城, 紅三軍團攻擊婁山關之敵, 擊潰黔敵2個團后攻占了婁山關, 紅一軍團向遵義城發起進攻, 并攻占遵義城, 殲滅黔敵4個團。由于川軍行動緩慢, 而中央軍吳奇偉部孤軍深入至遵義附近。中央紅軍集中紅一、紅三軍團主力圍殲吳部, 并取得遵義戰役大勝利。敵人妄圖在長江以南消滅中央紅軍的計劃完全破產。這樣, 就將國民黨軍對中央紅軍戰略上的分進合擊, 變成了中央紅軍對國民黨軍在戰役上的分進合擊;使在全局上處于優勢和主動的敵軍, 變成了局部上的劣勢和被動。遵義戰役斬獲頗豐, 1935年3月2日, 野戰軍總司令部在給各軍團、紅四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中央軍區發出的《野戰軍總司令部關于遵義戰役戰績的通報》電中說:“ (發五、九、二、六軍團及四方面軍、中區) 各部首長:我野戰軍于二十四日克復桐梓, 擊潰守城黔敵兩連, 二十五 (日) 南下攻占婁山關, 將黔敵杜旅兩個團全部擊潰, 小部消滅。二十七日乘勝直下遵義城, 擊潰王家烈部守城約六個團, 消滅一部。復于二十八日擊潰遵城之薛敵五十九、九十三兩師, 追至烏江及鴨溪, 俘獲九十三師大部、五十九師一部, 其余潰散附近山中, 殘部分退仁懷及烏江南岸。此役計共俘人在兩千以上, 槍一千以上, 子彈約十萬發, 輕重機槍數十挺, 俘敵團長一名, 傷旅長、團長兩名。”[8]235

      三、應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在運動戰中正確處理“走”與“打”的辯證關系, 才能消滅敵人, 保存自己

      毛澤東指出“第一是當面的敵人多了不好打;第二是當面敵人雖不多, 但它和鄰近敵人十分密接, 也有時不好打;第三, 一般地說來, 凡不孤立而占有十分鞏固陣地之敵都不好打;第四是打而不能解決戰斗時, 不好再繼續打。以上這些時候, 我們都是準備走的。這樣的走是許可的, 是必須的。”[9]230

      1935年1月27日, 中央紅軍在川黔邊境的土城與敵發生激戰。戰前中央紅軍判斷敵人是川軍廖澤部2個旅4個團, 約5000多人, 中央紅軍2萬人, 紅軍兵力上占有明顯優勢。但后來實踐證明, 這個敵情判斷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與紅軍激戰的是川敵郭勛祺部, 6個團1萬多人, 還有增援部隊源源而至。郭部素有川軍模范師的稱號, 戰斗力在川軍中首屈一指。在交戰中, 紅軍后續部隊還沒有趕到, 川軍又不斷增援, 態勢對紅軍極為不利。對于這場戰斗, 聶榮臻后來回憶說:“一開始打得還是不錯的, 三軍團、五軍團和干部團先后投入戰斗。敵‘模范師’被我擊潰一部。干部團進攻很猛, 硬是攻到了郭勛祺師部附近。敵人已經感覺到彈藥匱乏了。突然, 敵三個旅增援上來了。由于得到了子彈、手榴彈的補充, 才把我干部團壓了下去, 反而轉守為攻。一軍團二師被指定為預備隊是后來參加這一戰斗的, 到我們一軍團上去時, 敵人已占領了有利地形。我二師部隊曾經在一個葫蘆形的隘口中, 來回沖殺, 部隊無法展開, 傷亡較大, 五團政委趙云龍犧牲, 部隊處境十分危險。我們與郭勛祺師激戰了一整天, 雖然給了他以重大殺傷, 但未能消滅敵人, 自己卻損失不小。”[10]251在這種情況下, 1月28晚, 央軍委會議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意見, 決定迅速撤出戰斗, 渡赤水河西進。紅軍大部遂在29日拂曉渡河, 脫離了敵人。這樣, 避免了一場沒有必勝把握的消耗戰, 保存了紅軍的有生力量。

      1935年3月14日凌晨, 毛澤東決心攻打魯班場之敵。魯班場距茅臺渡口僅20公里, 是紅軍三渡赤水的必經之地。周渾元部在此安營扎寨加緊修筑工事, 目的在于拖住紅軍, 等待烏江以南的吳奇偉部前來, 以便合圍殲滅中央紅軍。如果打擊周渾元部成功, 不但能立刻解除紅軍的心腹之患, 還能震懾四方之敵, 大長紅軍士氣, 從而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敵人在山上修筑起堅固的碉堡, 居高臨下, 以逸待勞, 封鎖著紅軍前進的道路, 從下向上攻擊, 紅軍每前進一步, 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整個戰斗一直打到傍晚。林彪、聶榮臻在20時電告彭德懷、楊尚昆、董振堂、李卓然, “本日戰況無進展, 我們意見不宜與敵人對峙, 請 (在) 適當地點整理, 并向魯班場以東我們靠攏。”[11]285同時電告中央軍委建議應轉移地區。根據林彪、聶榮臻電告, 鑒于魯班場戰斗強攻不克。11日渡過烏江尾追紅軍的吳敵已逼近楓香壩一帶, 川敵郭勛祺部經松林、冠英場向仁懷壇廠前進, 判斷其18日可到壇廠, 其中潘 (佐) 旅之一團已開抵楓香壩;黔敵約兩個團由巖孔尾追三軍團第十團、第十三團至永安寺附近, 戰斗不宜再打。因此, 于22時電令各部立即撤出戰斗, 乘夜轉移到茅臺地域, 三渡赤水, 打破了敵人糾纏住紅軍主力、圍而殲之的陰謀, 保存了中央紅軍有生力量。

      四、戰爭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戰爭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兵民是勝利之本

      毛澤東指出:“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 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 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 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要勝利又忽視政治動員, 叫做‘南其轅而北其轍’, 結果必然取消了勝利。”[12]480-481

      中央紅軍在黔北重創了黔軍和中央軍, 推翻了國民黨軍閥紳糧的封建統治, 解放了黔北的工農及一切干人 (沒有土地耕種的貧雇農) , 廢除了國民黨政府的苛捐雜稅, 沒收了所有軍閥官僚紳糧的米谷衣物來分發給工人農民和干人。1935年1月, 紅軍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特別指示要注意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工作方法:“了解迅速的滿足當地廣大群眾的要求, 領導群眾起來反對他們最痛恨的敵人, 最大膽的廣泛的發動群眾, 不懼怕個別的反革命分子混入各種組織的企圖, 只有我們已經發動了群眾起來斗爭時, 我們才能依靠群眾來配合我們紅軍進行決戰, 也才能依靠已經涌現出來的群眾的積極分子來反對反革命分子和鞏固各種群眾組織。我們必須領導群眾堅決的反對國民黨與群眾最痛恨的豪紳地主, 而對富農商人知識分子等, 采取許多靈活的策略, 以免紅軍在決戰中造成更多的新困難, 因此, 一切‘左’的關門主義的傾向和對于富農商人的刻板的辦法, 都會阻礙我們的發動群眾, 增加我們在決戰中的困難。”[13]61-62

      在中央紅軍幫助下, 遵義各地紛紛組織成立了蘇維埃政權及革命委員會。領導人民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據《中國共產黨貴州歷史》第一卷記載:“紅軍進入黔北后, 所到之處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黔北根據地人民冒著生命危險, 千方百計從物質上支持紅軍。有的找渡船、獻門板、砍毛竹、搭浮橋, 幫助紅軍兩渡烏江, 四渡赤水;有的打土豪、破鹽倉, 為紅軍籌糧、籌鹽、籌款;有的為紅軍趕制服裝、鞋襪、補充御寒衣物;有的為紅軍印刷文件、布告、宣傳品;有的為紅軍修槍修炮;不少群眾為紅軍帶路、送情報、抬擔架等等。”[14]153-154

      通過紅軍廣泛深入的宣傳, 以及領導貧苦人民打土豪、分田地, 廣大人民群眾確信紅軍是為廣大勞苦大眾謀利益的人民子弟兵, 從而掀起了踴躍報名參加紅軍的熱潮。據親歷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云同志回憶:“赤軍一方宣傳, 一方招募赤軍新兵。12天卻有四五千人加入赤軍。此輩均系川黔滇籍之貧民或退伍者, 對于川黔滇之地方情形均熟悉。此輩加入赤軍, 對于赤軍有莫大之作用。以后朱毛之能轉戰于黔北者, 此輩出力甚大也。”[15]32

      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從產生走向成熟的開端。早在遵義會議以前的通道會議、黎平會議, 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就被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所接受, 遵義會議后, 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四渡赤水, 兩占遵義, 越過烏江, 威逼貴陽, 直逼昆明,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 一路上過關斬將, 用兵如神, 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作戰經驗, 全面地檢驗了他的軍事思想。在這一過程中, 毛澤東同志一步步地通過了國民黨軍對他的軍事戰爭考核, 也一步步地得到了廣大紅軍指戰員的認同, 1935年1月15日, 遵義會議上毛澤東被選為常委, 會議結束后, 常委進行適當分工, 毛澤東同志作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協助者;1935年2月9日, 扎西會議通過了《遵義會議決議》, 重新肯定和確立了毛澤東正確的軍事路線;1935年3月4日, 中央軍委決定進一步加強對軍隊的統一領導, 在遵義特設前敵司令部, 委任朱德同志為前敵司令員, 毛澤東同志為前敵政治委員;1935年3月12日在遵義縣茍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成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 臨機處置一切軍事指揮問題。遵義會議前后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的戰爭實踐為毛澤東軍事思想體系的形成準備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戰略、戰役、謀略素材, 是毛澤東軍事思想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楊少波.通道轉兵[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

      [3]費侃如.紅一方面軍長征日志[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 2006.

      [4]費侃如.紅一方面軍長征日志[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 2006.

      [5]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2.

      [6]費侃如.紅一方面軍長征日志[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 2006.

      [7]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8]遵義會議紀念館.遵義會議前后紅軍軍事電文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1.

      [9]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0]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上[M].北京:戰士出版社, 1983.

      [11]遵義會議紀念館.遵義會議前后紅軍軍事電文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1.

      [12]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3]遵義會議紀念館.遵義會議前后紅軍政治工作資料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0.

      [14]貴州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貴州歷史:第一卷[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6.

      [15]遵義會議紀念館.陳云與遵義會議[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4.


    毛概論文相關文章:

    1.大學毛概論文范文3000字

    2.2017年毛概論文2000字范文

    3.有關中國夢的參考毛概論文

    4.大學生為什么要學習毛概

    5.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

    40771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色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蜜桃成熟时3d国语| 日韩三级免费电影|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好吊妞视频免费观看v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欧美AAAAAA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高清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最近中文字幕mv2018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网| 美女被羞羞在线观看| 娇小老少配xxxxx丶|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3d动漫wxxxx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国产第一福利136视频导航|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无翼乌全彩无遮挡动漫视频| 北美伦理电线在2019| 一级毛片www|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