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毛概論文 >

    有關毛概的參考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有關毛概的參考論文篇二

      《試析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整體性及其當代啟示》

      〔摘要〕從整體上科學考察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應有之義,也是繼承和發展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必然要求。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多層面的宏大體系,為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留下了許多深刻啟示。

      〔關鍵詞〕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社會主義

      整體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的毛澤東思想也是集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于一體的整體性思想,也具有鮮明的整體性特征。歷史與實踐反復證明,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毛澤東終身追求的目標,也是他一生革命和建設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以極大的精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尋求一條能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后面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整體性思想,使毛澤東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既勾勒了一幅美好的藍圖,也付諸了畢生的實踐。

      一、樹立從整體上考察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思維意識

      從理論上看,現代化是整體性的,是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一場全面性的變革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涉及經濟、政治、價值系統、社會心理、組織結構、區位結構等人類社會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而且這些方面也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1〕因而,在現代化的實踐中,是否有系統的、完整的現代化指導思想,是決定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現代化成功與否的根本性因素。

      實踐證明,新中國成立后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初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偉大成效,從根本上說不僅是因為有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而且是因為有了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毛澤東關于現代化的一系列整體性思想。這些整體性思想既在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改革開放后掀起中國式現代化浪潮、加速現代化進程起了重要作用。

      從總體上看,毛澤東現代化思想包括經濟現代化思想、政治現代化思想和文化現代化思想等方面。在政治現代化思想方面,毛澤東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一是確立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二是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包括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文化現代化思想方面,毛澤東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確立了中國特色的文化綱領,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二是社會主義時期提出了以“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根本指針的社會主義新型文化。實踐證明,毛澤東的政治現代化思想與文化現代化思想時至今日仍然是正確無疑的。然而,在經濟現代化思想方面,學術界有一定的分歧。有的學者全面肯定毛澤東的經濟現代化思想;有的學者則基于毛澤東在領導經濟建設中有過嚴重失誤而認為他“不懂經濟”、“不重視經濟”;有的學者認為,毛澤東領導經濟建設取得過一些成就,但沒有比較系統的經濟思想;有的學者認為毛澤東有些經濟觀點正確但早已過時。〔2〕

      事實上,上述看法都有偏頗之虞。為了全面準確和科學地評價毛澤東現代化思想尤其是經濟現代化思想,必須將其現代化思想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察,只有在全面考察各個層面的現代化思想基礎上,又將其現代化思想的各個因素加以橫向比較,才能深刻透視各層面現代化思想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處。

      第一,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現代化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也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現代化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必須通過革命和改革,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帶領我們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對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提出了轉移經濟重心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重要方針和原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在領導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實施“三步走”的現代化發展戰略、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全會以后,江澤民同志在領導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進一步把“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具體化,并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可見,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的確定,突出地體現了我們黨對我國國情認識的深化,是對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是對現代化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

      第二,從整體上理解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既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之間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又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的根本觀點。毛澤東提出的轉移工作重心思想,本質上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因而體現了生產力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的根本觀點。毛澤東提出的既要走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又要發展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立以人民民主專政為核心的獨特的民主政治制度,還要堅持發展以“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基礎的中國特色文化建設,本質上反映了和強調了中國必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整體性要求,因而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之間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

      第三,從整體上理解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既是深刻總結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處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發展戰略的客觀需要。實踐證明,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我們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基礎,對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由于社會主義建設并無現成道路可供借鑒,因而的確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為科學認識毛澤東現代化思想,以便于更好地堅持和發揚其合理成分,必須從整體上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其宏偉的現代化思想體系,從整體上剖析其現代化思想的合理內核。這既是堅持和繼承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和創新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客觀需要。

      二、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整體框架

      基于現代化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整體性變遷進程,因而毛澤東的現代化思想也是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多層面的宏大體系,其整體框架包括以下幾個板塊。

      (一)經濟現代化思想

      1.轉移工作重心思想。在毛澤東領導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他多次提出轉移工作重心的重大經濟戰略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三大改造”開始前的經濟思想。1950年6月,毛澤東提出了“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而斗爭”〔3〕的重要思想,明確提出實現財政經濟狀況好轉的三個基本條件,包括“土地改革的完成”,“現有工商業的合理調整”,“國家機構所需經費的大量節減”〔4〕。此后,在1951年2月,又提出了“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5〕的重要戰略構想。正是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在建國后很快就實現了國民經濟恢復的目標,從而為“三大改造”以及后來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三大改造”開始后的經濟思想。“三大改造”開始后,毛澤東明確提出了堅持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方針,提出了以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主體的“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即用大約三個五年計劃左右的時間,“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6〕。實踐證明,雖然“三大改造”過程中有點急于求成,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第三,“三大改造”即將完成前的經濟思想。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毛澤東也再次明確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以往的革命轉移到經濟建設和技術革命上來。毛澤東在1956年9月黨的八大一次會議上提出,“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但是,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7〕。但由于“左”傾錯誤思想的干擾,導致黨的八大確立的轉移工作重心思想并未能真正實現。

      第四,反右斗爭結束后的經濟思想。1958年1月反右結束后,毛澤東重新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方針。他指出:“中國經濟落后,物質基礎薄弱,使我們至今還處在一種被動狀態,精神上感到還是受束縛,在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得到解放。要鼓一把勁。再過五年,就可以比較主動一些了;十年后將會更加主動一些;十五年后,糧食多了,鋼鐵多了,我們的主動就更多了。”〔8〕但由于仍然受“左”傾錯誤思想的干擾,導致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思想也并未能真正實現。

      第五,“大躍進”時期的經濟思想。1958年5月,根據毛澤東的建議,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是與實現工作重心轉移的戰略方針相適應的,反映了毛澤東迫切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強烈愿望。但由于這一思想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因而“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便接踵而至。

      第六,““””前的經濟思想。毛澤東逐漸認識到“大躍進”的錯誤以后,在1962年初為切實做好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而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有了總路線還不夠,還必須在總路線指導之下,……有一整套適合情況的具體的方針、政策和辦法,才有可能說服群眾和干部,……使他們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和統一的行動,然后才有可能取得革命事業和建設事業的勝利。”〔9〕然而,由于仍然沒有擺脫“左”傾錯誤思想的束縛,導致上述思想并沒有真正得到貫徹執行。

      2.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毛澤東深刻認識到工業化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并反復強調工業化的重要性,要求全國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途徑上,他既反對英、法等資本主義的工業化道路,也反對“蘇聯模式”的工業化道路,指出各國應根據自己國家的特點決定方針,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基于此,毛澤東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這就是:第一,經濟建設必須以重工業為中心,但是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第二,發展重工業不能忽視輕工業的發展,因為輕工業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消費品和資金積累;第三,發展工業必須與發展農業同時并舉,工業才有原料和市場,才有可能為重工業逐步積累起足夠的資金。

      3.中國必須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建國后開始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照搬了蘇聯模式,但蘇聯以“社會主義大家庭”為由反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毛澤東堅決反對和抵制蘇聯的做法,明確提出中國必須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現經濟獨立,以確保政治獨立。同時,毛澤東還明確提出了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原則,指出“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10〕。這些思想的確立為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指明了正確方向。

      4.提出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總任務和“兩步走”的戰略步驟。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提出,要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11〕,這是“四個現代化”思想的最初萌芽,而后幾經修改終于在1960年初明確完整地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他指出:“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12〕但“四個現代化”提法的正式公布,是在1964年12月周恩來在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才得到明確確認,報告指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13〕后來,周恩來在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再次指出:“遵循毛主席的指示,三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曾經提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14〕

      5.提出打破封鎖、對外開放的政策。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指出:“中國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國與世界緊密聯系的事實,也是我們的立腳點,而且必須成為我們的立腳點。我們不是也不能是閉關主義者,中國早已不能閉關。”〔15〕建國前夕,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實行友好合作,恢復和發展國際間的通商事業,以利發展生產和繁榮經濟。”〔16〕后來,毛澤東在其《論十大關系》一文中也進一步明確指出:“外國資產階級的一切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我們要堅決抵制和批判。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去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17〕同時,他還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18〕。但由于帝國主義對我們實行敵視、封鎖和禁運的政策,以及后來我們自己所犯的“左”傾錯誤,毛澤東在對外開放方面的許多正確思想并不能完全付諸實施。然而,其力爭打破封鎖、堅決主張對外開放的重大思想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態勢下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政治民主化思想

      1.確立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眾所周知,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便揭開了中國現代化的新序幕,開辟了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新紀元。實踐證明,“走向現代民族國家的自我意識、世界現代化大潮的發展趨勢、中國獨特的國情與發展背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百年歷程,所有這一切內在和外在的因素都使得新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了社會主義基本導向”〔19〕。毛澤東在不斷探索和追求現代化過程中,始終堅持民族獨立,走中國式的現代化,因為除了社會主義沒有別的道路可行。歷史與實踐反復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正是基于確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才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2.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毛澤東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構建了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事實證明,上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既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

      (三)文化現代化思想

      毛澤東的文化現代化思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確立了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二是社會主義時期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新型文化的目標。

      1.新民主主義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指出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0〕,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21〕。毛澤東不僅高度強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指出建設新文化是使中國擺脫落后走向現代社會的重要環節,而且明確指出了建設新文化必須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并虛心向外國學習。同時,毛澤東指出,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對于民族文化遺產的繼承,他既強調“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又反對“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認為應當“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22〕。正是在其正確思想的指導下,中國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和文化作品,也為開創中國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新型文化。建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改造舊的社會意識形態,即滌蕩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封建主義文化觀念,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并構建社會主義新型文化。因而提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毛澤東明確指出,“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當采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23〕。毛澤東的上述思想對于今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仍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三、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當代啟示

      1.必須積極推進經濟現代化。基于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初期的工業化實踐證明,經濟現代化的及早啟動明顯地有利于中國整個現代化進程的順利進行,因為經濟現代化的成就可以為政治現代化的推進創造良好條件。為此,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積極推進工業化,大力發展經濟,在建國后的十幾年時間里就實現了經濟的明顯發展,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正是基于這一成就,從而為政治現代化的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經濟現代化對增強新生國家政權的力量,提高國家政權的滲透能力也有直接的積極影響。因此,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攻堅階段,必須進一步加速推進經濟現代化進程,提升經濟現代化水平,為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物質保障。

      2.必須加大政治現代化的力度。實踐證明,政治現代化具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并為其服務的功能。搞市場經濟必須發展民主,民主作為政治體制,它總是適應一定的經濟發展需要而產生,并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當經濟基礎發生變革時,政治體制也要發生相應的轉變,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此外,政治現代化的發展又有制約市場經濟的弊端,限制其功利原則、權益交換和價值目標等在社會政治領域擴散的功能。〔24〕毛澤東在追求經濟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雖然確立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但他選擇了“社會主義加計劃”的趕超型發展戰略,確立了以計劃體制為核心的資源配置機制,導致基于計劃經濟體制而建立的政治體制大廈因高度集權而政企不分、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現代化的發展。為此,要徹底清除與市場經濟相悖的弊端,保持指導市場經濟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科學性,都依賴于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

      3.必須充分發揮政治現代化對經濟現代化的政治保障作用,但又不能片面夸大政治現代化對經濟現代化的促進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這是有一定條件的,并不是生產關系在任何時候都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只有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否則生產關系的超前抑或滯后都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為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必須完善生產關系,但不能人為地置客觀現實于不顧而盲目拔高生產關系。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階級斗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把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范圍的階級斗爭擴大化和絕對化,進而夸大了政治這一上層建筑對經濟現代化的促進作用。1963年,毛澤東提出了“階級斗爭,一抓就靈”〔25〕的觀點。正是在上述錯誤思想的指引下,導致““””這一巨大的歷史性災難降臨中國,使中國經濟一度瀕臨崩潰邊緣,也讓中華民族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既要完善生產關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提供強大的政治保障,又要防止片面夸大生產關系的錯誤傾向,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指明方向。

      4.既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作用,但又不能過分強調和盲目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如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明確提出的“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26〕即依靠人民群眾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既為毛澤東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基本依據,也為后來黨的十六大報告在論述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提出“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27〕之重要論斷提供了客觀依據。但是,毛澤東從這一點出發,過分強調人的能動性對經濟現代化的促進作用,忽視了國情的本來面目,自覺或不自覺地走到忽視客觀規律的主觀主義道路上,從而導致在經濟現代化建設實踐中不可避免地犯了“左”傾錯誤。此外,“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也盲目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忽視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自身規律。尤其是當時的宣傳工作過分注重“多”和“快”,輕視了“好”和“省”,客觀上推動了“大躍進”盲動行為。

      5.既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要吸收和借鑒包括資本主義文明在內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實現社會主義文明和資本主義文明的有機結合。毛澤東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初期,曾經提出過在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資本主義經濟應當適當生存和發展。他指出:“可以考慮,只要社會需要,地下工廠還可以增加。可以開私營大廠,訂個協議,十年、二十年不沒收。華僑投資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沒收。可以開投資公司,還本付息。可以搞國營,也可以搞私營。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28〕然而,基于種種原因,上述思想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致使后來“割資本主義的尾巴”、“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等錯誤觀點大行其道。由于毛澤東沒有始終如一地正確認識和客觀對待資本主義,沒有正確處理好新生的社會主義與當代資本主義的關系,導致他忽視了利用資本主義有益成果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延緩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6.既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又要立足現實,實現理想與現實的有機結合。毛澤東在追求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既想“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從而盡快實現人民公社這一理想的社會主義模式,但又沒立足當時的基本國情,導致對開創中國道路的艱巨性、長期性估計不足,并進而導致其繪制的現代化理想藍圖及實現方略遠遠超出現實可能性。實踐證明,當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既體現了我們現階段的理想訴求,又充分考慮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的實際,實現了理想與現實的有機結合。

      7.既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又要不斷地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做到發展生產力與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機結合。縱觀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現代化追求進程,可以明晰地發現,毛澤東既想不斷地完善生產關系,尤其是農村的生產關系,又想不斷地發展生產力。但由于受“左”傾錯誤思想的嚴重束縛,期望單憑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便提出了“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實踐證明,毛澤東妄圖通過不斷變革農村生產關系這種革命的方法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會造成對生產力的極大破壞。但是毛澤東的生產力觀,力圖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完善生產關系以達到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這一思想對當今我們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8.既要追求效率,又要更加注重公平,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結合。毛澤東既強調公平的絕對優先性,效率要服從公平,同時又堅持效率、功利優先原則,強調“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從效率績效層面看,在毛澤東“多快好省”思想的指導下,的確初步實現了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并為以后的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從公平績效層面看,在毛澤東絕對公平理念的指導下,既避免了基于西方國家工業化模式而產生的貧富兩極分化現象,也避免了蘇聯工業化模式中曾造成的極大的城鄉差距。可見,毛澤東在對現代化的孜孜以求過程中,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既追求效率,又注重公平,實現了兩者的有機結合。只是由于在效率的追求上過于急功近利,在公平的訴求上過于注重平等,導致國家各地區緩慢地均衡發展,生產力低速增長,進而致使出現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共同貧窮的困境。盡管如此,毛澤東的公平觀對于我們今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再分配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和防止兩極分化,進而真正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9.既要采取物質刺激手段,又要實行精神鼓勵方式,實現物質刺激和精神鼓勵的有機結合。為了更好地推進“政治掛帥”對“經濟、利潤掛帥”的消解作用,毛澤東堅決反對只重視物質刺激的辦法,認為蘇聯教科書將追求物質利益作為“刺激生產發展的決定因素之一”和“根本方法之一”〔29〕是不正確的,并明確提出“物質利益是一個重要原則,但總不是唯一的原則”〔30〕,而且要實行“精神鼓勵”的原則。可見,毛澤東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既注重發揮物質刺激對生產的積極作用,也注重發揮精神鼓勵對生產的積極作用。實踐證明,在當時物質匱乏的環境中,通過采取精神鼓勵手段來達到發展生產之目的,的確能取得非常顯著的成效,但將追求物質利益看成是絕對的惡,則既不利于滿足人的基本物質需要,也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歷史的進步。雖然如此,其精神鼓勵對于我們今天真正貫徹落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社會思潮,進而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仍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引導中國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初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科學指南,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實踐證明,毛澤東現代化思想在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征途中發揮了根本性的指引作用,沒有毛澤東的現代化思想,也就不能取得上述偉大成就,不能有效推進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也不能為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啟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更不可能取得改革開放30年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因此,在當今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復雜態勢下,重溫毛澤東現代化思想這一宏大體系,從整體上深刻理解其豐富內涵,把握其發展與創新的本質,認真領會其當代啟示,既是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

      〔參考文獻〕

      〔1〕孫立平.現代化與社會轉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張啟華.毛澤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開創者和奠基者〔J〕.黨的文獻,2008,(5):40.

      〔3〕〔4〕〔5〕〔6〕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7,70,143,316.

      〔7〕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373.

      〔8〕〔10〕〔28〕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380,170.

      〔9〕〔12〕〔29〕〔30〕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4,116,148,133.

      〔17〕〔18〕〔23〕〔2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103,101-102,343,82.

      〔11〕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13〕〔14〕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479.

      〔15〕毛澤東外交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16.

      〔16〕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6.

      〔19〕陳勤,李剛,齊佩芳.中國現代化史綱〔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2.

      〔20〕〔21〕〔22〕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706,707.

      〔24〕路日亮.現代化理論與中國現代化〔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34.

      〔25〕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304.

      〔27〕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9.

    有關毛概的參考論文相關文章:

    1.毛概課關于四個全面的論文3000字

    2.大學毛概論文

    3.毛概論文題目大全 毛概論文范文

    4.毛概有關中國夢的論文2000字

    5.毛概有關中國夢的論文3000字

    6.關于四個全面的毛概論文3000字

    24015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91理论片|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免费的| h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乱了伦|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亚洲成熟人网站| 扒开内裤直接进|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黄色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tokyonhot鬼逝发狂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www.99re|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小泽玛利亚番号| 亚洲欧美丝袜综合精品第一页|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在线视频|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全彩调教侵犯h本子全彩网站mj| CHINESE熟女老女人HD视频|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男人强行被开发尿孔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