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管理論文(2)
旅游景區管理論文篇3
淺談旅游景區游客管理
[摘 要]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點,提升旅游業發展的關鍵。我國旅游景區游客管理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杭州景區游客管理為例,從游客管理容量、滿意度、行為、體驗、投訴、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區內游客管理存在優勢和不足,提出景區游客管理措施,從重視游客管理意識、制定系統的景區旅游游客管理規劃、進行人性化管理三個方面進行管理,實現對景區游客管理,最終提升旅游業的發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前提下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最大化發展。為我國景區游客管理提供建設提供一些理論參考和管理措施依據。
[關鍵詞] 旅游景區 游客管理 杭州景區
一、前言
游客管理是景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織和管理游客的行為活動,通過調控和管理來強化旅游資源和環境的吸引力,在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和體驗質量同時實現對旅游景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游客管理是保障旅游景區正常運轉的基礎,游客管理可以減少游客因不文明行為對景區資源和環境的破壞,倡導文明的社會文化氛圍。不僅可以保護旅游資源、優化游覽環境、保證游客心情暢快,從而提升游客的滿意度,促進景區管理目標的實現。
隨著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游客數量的急劇增加,很多旅游景區在旅游旺季都出現了人滿為患的現象。大量涌入的游客,造成景區旅游資源的保護成為難點,特別是自然資源極易遭到破壞的自然保護區和遺產類景區,游客游覽所帶來的資源破壞所帶來的局面制約了景區開發利用及其可持續發展。因此,對旅游景區的游客管理是目前所需要實施的,這對我國旅游景區的游客管理對我國旅游業及其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重現實意義。
二、旅游管理概念、內容
1.游客管理定義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門或機構通過運用科技、教育、經濟、行政、法律等各種手段組織和管理游客的行為過程,通過對游客容量、行為、體驗、安全等的調控和管理來強化旅游資源和環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體驗質量,實現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 旅游管理內容
游客管理包括對游客旅行目的地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滿意度管理、游客行為管理、游客體驗管理、游客影響管理、游客安全管理等。
三、我國景區游客管理存在問題
游客管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合理的管理對旅游景區的維護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保護旅游環境的同時提升了文化環境內涵,實現旅游景區環境、社會和旅游目的地經濟的可持續最大化發展。
由于缺乏有效的游客管理及對游客管理的不重視,導致我國很多旅游景區出現了資源損毀、游客滿意度下降,旅游需求減退等使多方利益蒙受損失的局面。游客管理在我國景區的實際運營過程中得不到重視,只有在旺季時才將游客管理作為景區工作的重點。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經濟效益.忽視游客管理。
過度重視旅游經濟效益,大多數旅游經營管理者的管理目標重點在于如何吸引大批量的游客,缺少對大批量游客對景區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考慮,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部分地方為增加旅游帶來的經濟利益,促使游客消費,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充耳不聞;即使部分大的景點實行游客管理,通常也是在旅游旺季將旅游工作的重心傾向于游客管理,但一旦回歸到淡季,便忽視了游客管理。
2. 管理內容僅局限于游客行為管理,管理手段偏重硬性措施
景區通常對游客管理的不重視,游客管理的內容大部門偏重游客的行為進行管理,實行減少游客對環境、資源的破壞方面地管理,忽視游客的旅游體驗質量,缺乏對游客的安全管理;對游客的滿意度及投訴行為缺乏合理的處置和規劃。
由于在管理內容上傾向于游客行為管理,使得管理方法和手段過于硬性化,如對一些不文明行為實行巡視、處罰或限制活動等。無法讓游客意識到文明化環境氛圍,甚至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對抗性行為,硬性管理還存在著被動性、高技術性、高成本,因此旅游管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3. 缺乏對旅游景區綜合規劃及管理
這幾年大力發展旅游業,但對區域旅游景區的規劃甚少,甚至對目的地旅游景區也缺少綜合規劃利用,對區域內的旅游景點缺乏合理的組織,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景區的游客對旅游景區的不合理感到不滿意,如在同一個旅游景點的不同處,一些地方過多的人流得不到合理的解決,而部分地區則出現無人狀態。服務設施不合理,有些景區很大一個地方也找不到一個廁所。旅游景區缺乏有效管理,如景區內對對商販攤點沒有統一的規劃管理,商販只管賣,不管環境衛生的清理;使得景區內的衛生環境臟亂,促使游客環保意識減弱,繼續破壞環境。
4. 對從業人員的培訓與管理不到位,基層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我國旅游業從業人員隊伍缺乏穩定性,基層管理人員素質相對偏低,同時很多旅游景區和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對從業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責任意識的培養和要求,缺乏應有的責任感,缺少起碼的職業道德。在國內的很多景區,游人會隨意觸摸文物古跡,在文物古跡邊嬉戲,并和文物拍照,而從業人員對其視而不見,使得文物資源在不經意見被逐步破壞。
四、杭州旅游景區游客管理現狀分析
1. 游客容量管理
杭州景區在處理季游客容量問題有著獨特的方式,免費門票和營造四季特色文化旅游是對游客容量很好的處理,減少了在旅游旺季因游客數量激增而引起游客排隊時間長、可玩項目減少、滿意度下降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也增加了旅游淡季的游客量,由于西湖周邊的景點免費較多,因此游客體驗及排隊的時間減少,從而增加了游客滿意度和體驗感。
杭州實行低碳旅游,公共自行車、電瓶車、在方便環保及低費用的同時。對游客進行了分流,同時也成為了杭州景區內一道特色的風景線。還有水上巴士的、游船的運用,減少了部分陸地游客量,水上巴士同時還是連接了西溪濕地、京杭大運河、錢塘江、西湖,形成“五水”相通的水上旅游線路,增加旅游收入。
2. 游客滿意度管理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完善設施、規范景區服務,杭州景區每年都采用抽樣問卷調查方式,對景區區游客滿意度進行調查、統計與分析。根據調查內容將數據統計并編寫出年度游客滿意度分析報告,并反饋給相關部門與公司領導。并根據游客的需要改善環境,同時更新旅游熱點,如對西湖、西溪等老景區通過不斷升級改造。2009年第二季度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旅游市場游客滿意度為78.90,在40個樣本城市中,杭州、無錫、廣州、珠海、沈陽、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滿意度指數較高,均超過80。其中,杭州排名第一。
2010年國慶黃金周新推出江洋畈西湖濕地、新中東河、中山南路中華美食夜市、城北半山游步道等新景點,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并推出游船體驗。都是對游客滿意度管理進行地調整。
3. 游客行為管理
杭州景區對游客的行為進行管理,在景區內對游客進行規定:景區通過宣傳對游客入景區須知規定:公園提倡尊重、理解、和諧的文明行為,禁止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毀壞財物、等不文明行為,如經發現后不聽勸阻者,景區有權要求游客無條件離開公園;景區內嚴禁打架斗毆、尋釁滋事、偷竊等違法犯罪行為,景區內安保部門及工作人員有權現場制止,并協助公安部門依法處置。
在夏季的時候,西湖禁止游客跳入湖中游泳、洗澡,對于此不文明行為一旦被安保人員發現,先通過安保人員溫馨提示及時制止,如經勸導后依然繼續不文明行為者,景區通過協助公安部門依法處置。
4. 游客體驗管理
隨著杭州旅游方式向休閑旅游,體驗成為杭州景區的新興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體驗旅游對杭州旅游有重要作用。杭州景區為游客提供新、奇、特的游樂體驗和安全優質的游樂服務,打造中國休閑城市。杭州西湖景區的游船體驗,讓游客在游船上享受從水中看西湖,在水中看杭州,并結合西溪濕地等處開通水上通道,使游客們體驗不一樣的旅游方式,體驗水中杭州。杭州部門景區將游客觀賞、體驗納入了游客旅行的一部分,如西溪濕地的采柿子節,西溪采菱,游客們可以在秋季的時候采摘柿子,在水上采摘菱角,讓游客們感受西溪特色的民俗活動,加上西溪越劇、說大書、皮影戲、龍鳳舟體驗,讓游客更親近西溪,體驗節慶的熱鬧。
5. 游客投訴管理
游客對杭州景區的滿意度為我國前茅,杭州西湖名勝區 以爭創“投訴率最低、滿意度最高”為目標,從規范市場秩序入手,從提升服務品質著眼,為旅游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實現低投訴率;相比而言景區的投訴較少,以前,西湖邊的景區集中在野導游、堵車、停車上投訴,為此杭州景區管理在處理黑車、野導方面進行了專門跟進調查,在停車場專門有負責人員管理,并進行停車電子扣費;對于無證導游,有一套野導黑名單,在投訴時可以快速查詢目標,進行跟進。
現已推行異地投訴,游客可通過來電、來信、網絡等各種形式的投訴。游客服務中心首先填寫《游客投訴登記表》,初步判斷責任歸屬,并做出答復。運營管理中心督導室負責對事件進行調查和處理,并擬定回復意見,答復投訴人。對網上投訴,市場部網絡管理員負責將督導室的處理意見回復給投訴人,并及時向相關部門領導反饋情況。
6. 游客安全管理
杭州景區始終將把安全(包括設備安全、餐飲安全、游客在景區的游玩安全以及財物安全)放在第一位。杭州景區設置的基礎設施均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一些大型進口設施同時擁有國際、國內雙重安全標準保證,通過了國家級、市級相關檢測管理機構的認證。管理對景區內設備進行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定期跟新一些設備,始終以游客安全為己任,對景區內的餐飲進行檢查
對景區內湖邊、河流邊、溪邊等活動特別注重游客安全管理,通知游客安全須知、漂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標志、準備應急處置預案等,加強船只、游艇、皮筏的日常檢查、救生設施配備、沿線安全崗哨設置、督促游客穿好著救生衣、上下筏碼頭的安全措施等,景區內管理人員根據管理部門的建議要求完善和改進相關設施和制度。加強景區內管理、嚴格執法,加強山林保護和文物保護,防止山林火災,杜絕一切安全隱患,確保游客安全、財產安全。
五、杭州景區游客管理不足方面
1. 景區從業人員及導游培訓、管理不到位
就對景區實際情況而言,杭州做為國際風景旅游城市,景區從業人員及導游的水平和素質都還未到國際級旅游城市水平,從業人員及導游對游客管理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在游客管理方面考慮不周全,同時很多導游都屬于兼職,導致導游水平參差不齊。杭州部分農家樂景區,由于從業人員的水平和素質不是很高,對其管理不是很到位,因此存在投訴現象,如誤導游客進入旅游景區高價產品。
2. 人性化管理不夠全面
在針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發生的時候,會采用硬性化手段處理,缺乏通過教育、引導游客改善不文明行為,缺乏人性化處理手段;一旦進入西湖景區內很少有停車場地,在尋找車位存在著很大困難;杭州實行公共自行車無疑對減少了車子進入西湖景區,即保護了西湖資源環境、減少污染,同時也增加了游客旅行方式,但一旦到旅游高峰期,很多景區邊的停車位置不是缺自行車就是無法歸還自行車。
3. 夜游景區欠安全性
杭州部分景區推出夜游景區,夜游也成了很多游客喜歡的方式之一,但在夜游景區內通常夜游指示牌不明顯,缺少適當的照明指示,導致夜游西湖景區或是其他景區找不到著廁所、出口等現象,迷失了方向;在夜間需要幫助時,不太容易找到服務人員,只在出口處見到幾位管理人員,夜間管理人員巡邏少,一旦在湖邊、溪邊、河邊發生不安全事故不容易找到人救助。
六、景區游客管理措施
面對以上我國景區游客管理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應該提出解決建議和措施,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提供關鍵的一環,實現可持續旅游發展。通過對杭州景區的游客管理分析,提出對景區游客管理相應建議,實施景區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目標,和諧最大化的發展景區旅游。以下為景區游客管理的措施。
1. 重視游客管理意識
由于當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仍以經濟效益為導向,很多旅游目的地都重建設、輕管理,使得旅游目的地管理嚴重滯后。一個地區的旅游業如想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重視游客管理并最終提升該地區的旅游競爭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應當重視游客管理,將其納入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管理范疇,并針對游客管理存在問題,找尋相應對策,合理科學規劃景區、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與管理、進行人性化管理等。
2. 制定系統的景區旅游游客管理規劃
結合杭州景區規劃,對我國旅游景區進行城市游客管理地規劃,尋求可持續、合理實現旅游目的地環境、經濟、社會利益最大化實現。景區旅游游客管理計劃明確規定具體的管理主體、客體、方法和程序等內容,同時對景區旅游游客管理的效果進行評估與監控,及時反饋、改進,實行動態管理。在景區游客管理總體計劃的指導下,要求各部門、各景區制定具體的游客管理分計劃。建議在今后的景區旅游規劃中單列一章專門制定游客管理計劃。景區游客管理計劃的制定不僅使實際游客管理中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使旅游主管部、經營管理者們在觀念上重視游客管理,最終將其納入城市旅游日常管理范疇。
3. 進行人性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系統,進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網點,構建合理布局、統一管理、服務優質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詢服務系統,實現提前安排游玩線路。
通過開發新的旅游線路、宣傳其他景點/區、開發新的景區、排節事活動等對游客進行分流,吸引淡季人流,分散旺季部門景區人滿為患的人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是游客旅游體驗管理的一個有效手段,高水平的服務質量能夠提高旅游者的滿意度,更是保證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良好旅游體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訴體系,保障游客安全、利益,更是指明該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正管理方式和內容,更好的實現景區的管理。鞏固游客安全管理,游客的安全問題是重中之中,是吸引其他游客來旅游目的地的基礎,也是保障游客安全、利益的基石,因此要鞏固游客安全管理。
七、總結
針對我國旅游景區游客管理存在問題,對杭州景區游客管理的優勢和不足進行分析,提出景區游客管理措施,從重視游客管理意識、制定系統的景區旅游游客管理規劃、進行人性化管理三個方面進行管理,實現對景區游客管理,最終提升旅游業的發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前途下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最大化發展。為我國景區游客管理提供建設提供一些理論參考和管理措施依據。
參考文獻:
[1]何貴香: 杭州旅游對南寧旅游發展的啟示[ J ] . 現代經濟信息, 2009/17
[2]周玲強:旅游景區經營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3]陶犁 等譯:城市旅游游客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4]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D].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5]張祖: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旅游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12
旅游景區管理論文篇4
試談旅游景區管理現有問題及其對策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旅游景區管理成為維持景區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從景區管理現有問題,分析其內在原因,探討改善景區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旅游景區管理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消費占據中國家庭的消費比例正在快速攀升。如何維持和增強景區的競爭力,景區管理成為重要的手段。旅游景區管理,指景區的管理者通過合理的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高效率的實現預定管理目標的過程。旅游景區管理包含風景區日常經營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景區財務管理、風景區旅游信息管理等多個部分,任何一個管理部分出現問題將會影響風景區的整體競爭力。這些年,我國對景區的管理雖然積累了部分經驗,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制約著景區的競爭力的提升。
二、旅游景區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一)機制落后、條塊分割
景區有多個上級管理部門,比如:旅游局,隸屬旅游部門,負責景區開發、設施建設、酒店評級等;文物局,隸屬文化部門,負責景區文物和博物館業務管理,也負責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的監督工作;風景管理局,隸屬城建部門,負責編制旅游景區總體規劃、投資計劃、招商引資;地方政府,負責景區的治安、村鎮管理、票務管理工作。如此多的管理部門,獨立看職責明確、分工合作,但事實上其管理對象都是同一個景區,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管理職責相互重疊、管理效率缺失,甚至管理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現象。景區管理的條塊分割也導致政府機關的官僚作風顯現。在經營推銷景區時,不主動打響旅游宣傳;在經濟收支上,實行事業單位經營,不對景區進行經濟扶持,要求景區自負盈虧,卻要其承擔地方經濟支柱的職責;在組織人事上,機構臃腫,人浮于事。
(二)經濟效益第一、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些地方政府將旅游景區開發作為拉動地方經濟的杠桿,賦予旅游景區“地方經濟支柱”的錯誤定位。旅游景區的開發潛力被無限挖掘,但景區的保護卻被放在一旁,政府一味強調對景區開發帶來的巨大利潤,甚至不惜犧牲旅游景區品牌和口碑去換取經濟效益。黃山門票十年來上漲三次,旺季價格由以前的80元上漲到230元。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和孔林,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經高達100萬人次,每年的門票收入都穩定在1.5億元左右。而這些收入,全部上繳了地方財政,景區的保護和維護所需資金則要打報告申請。張家界因為武陵源景區嚴重違規建筑問題,影響“世界自然遺產”這個金字招牌,耗資3.45億元拆遷建筑物,損失的金額相當于1990年至2011年武陵源所有門票收入總和。
(三)忽視游客體驗
近來國內許多主題公園紛紛倒閉,對中國的旅游業造成的損失高達3000多億元。江蘇吳江的福祿貝爾主題公園耗資10億元,運營不到1年半宣布破產,投資上億的通身海南中華民族文化村開業8個月突然宣布倒閉。景區為什么失去了對游客的吸引力?景區管理中忽視游客體驗是導致景區倒閉的癥結。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游客對景區的要求也隨之變高。游客期待在景區旅游過程中獲得“舒暢、開心”的旅游體驗。部分景區建設策劃、設計及施工粗糙,沒有打造出精品旅游產品,旅游管理中忽視游客體驗,便失去了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的條件。
三、景區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旅游景區分類管理模式
事實上不同的景區應該采用相應不同的管理模式,以期達到最好的管理效果。首先應對景區資源的性質來分類:公益性質、非公益性質,然后建立相應地管理機制,如資金機制、管理機制、經營機制、監督機制等等,最后使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標相匹配。例如,針對縣級以下的旅游景區,可放權讓企業經營,但針對省級以上的景區,尤其是世界遺產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應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對景區專門管理。
我國旅游景區可分為三種管理模式:公益型、中間型、競爭型。公益型模式是指以可持續型發展為核心,適合于世界遺產、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類旅游景區為保護為主,在當地嚴格控制過度修建,并且由政府撥款對景點進行維護、嚴格管理。中間型模式適合具有科教性質但并存休閑旅游功能的景區。該類景區可以采用企業管理,同時引進其他資本參與開發,使景區發揮其公益性的同時進行經濟開發。競爭性模式適合人造景觀、具有競爭性的景區。該類景區的管理應以滿足游客旅游需求為目標,力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造高利潤。
(二)嘗試建立體驗式經濟的景區管理
一個成功的旅游景區必須要讓游客獲得快樂的體驗,同時將景區的資源同景區環境和景區文化背景相統一。
1、長期規劃、總體掌控。應在旅游的全過程,即游客離開家門到旅游目的地中做到全程空間管理。運用多種行政手段,對旅游景區加強行政監督和處罰力度。對游客進行保護環境意識宣傳,培養有責任感的游客。
2、景區配套項目突出三大特征“差異性、參與性、挑戰性”。景區配套項目體現新鮮感、獨特性。如每3年對景區產品做一個更新,節日慶典表演保持30%的更新率。參與性體現在游客參與景區的項目設計和組合中,讓游客體驗到由自己參與而帶來的個性化產品。挑戰性是游客通過一些自我突破而體驗到的自豪感。
3、景區服務帶有親切感。導游或者當地的旅游服務者是帶給游客最深體會的源泉,他們可以向游客提供親切感和自豪感。例如馬爾代夫的導游,他們往往既像是節目的主持人一樣的風趣幽默,又像是普通游客一般自然親切,同時又具有導游的專業素養、有求必應。在和游客面對面的交流中,讓游客真實的感受到時時刻刻的快樂體驗。
(三)發展旅游景區電子商務
采用現代手段引入IT技術,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在酒店訂票、景區宣傳、旅游景區聯盟、綜合服務中間商方面都起到了廣發的作用。使用電子商務可以滿足旅游者個性化需求,提高旅游自由度,同時根據游客的個人喜好和需求,設計旅游線路、逗留時間、住宿條件,使游客獲得旅游景區的最大優質服務,為景區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
(四)建立景區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就是從品牌定位到品牌增值一系列活動的全部過程。在旅游市場中能夠生存,延長旅游景點的生命周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旅游景區品牌。美國迪士尼公園經百年而興隆昌盛,建立起了龐大的迪士尼旅游帝國,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景區管理應該以品牌為溝通工具,確保景區的品質和價值,在游客心中構建值得購買、確認其價值的形象,使游客在選擇同類型旅游景區時,排他性選擇自己的旅游產品。
參考文獻:
[1]李高峰.我國旅游景區管理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7
[2]樊志勇.進一步完善旅游監督管理[J].旅游學刊.2011
[3]王良健.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J].旅游學刊.2001.
[4]孫海琴. 我國旅游景區門票價格上漲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J].中國商貿.2011.
[5]劉學兵; 孫曉然. 我國旅游景區管理創新探析.中國商貿[J].2011.
猜你喜歡:
2.景區安全管理論文
3.景區游客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