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相關分析論文范文精選
食品相關分析論文范文精選
食品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食品安全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食品論文,供大家參考。
食品論文篇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技術應用》
摘要: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伴隨著我國食品生產規模的擴大,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現代社會的焦點,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更關系到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就必須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利用科學的檢測技術,防止有問題的食品流放到市場上,進而為我國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應用
隨著食品生產規模的擴大,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食品從生產到上餐桌的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影響到食品安全,進而威脅到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及我國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特別關注的對象,為了確保人們在使用食品的時候安心、放心,對食品進行檢驗檢測意義重大。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作為食品安全的保障,只有重視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應用,才能確保食品安全,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1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食品中富含了大量的營養元素,是促進了人們身體健康的必須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的生活需求也越來越大,食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障食品安全既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設備的根本要求。然而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許多商家為了獲取暴利,生產處了一些劣質食品,在我國當前社會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這些劣質食品不僅危害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嚴重的還會為造成死亡事件,不利于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食品從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都非常重要,只要一個環節出現錯誤就會給食品安全造成影響,進而不利于現代社會的穩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而食品既是我國人民物質生活的必須,同時也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食品安全既是保障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內在要求,只有保障食品安全,人們在食用的時候才能更放心,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技術應用
2.1色譜技術
當前,色譜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較以往的檢測技術的在靈敏度上有了突破,分離的能效能提高了,在其選擇性上也是很高,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食品工業檢測中。當前實用的農藥都是有機化合物,具有強極性熱不穩定性,分子量大,不易揮發,一旦這些帶有農藥殘留物的食品流放到市場上,就會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食品中的農藥檢測技術主要是氣相色譜法,氣象色譜法是利用試樣中各組分在氣相和固定液兩相間分配系數的不同,當氣化后的試樣被載氣帶入色譜柱中運行時,各組分就在其中的兩相間進行反復多次分配,經過一定的柱長后便彼此分離,按順序離開色譜柱進入檢測器,其產生的電信號形成色譜峰。
2.2生物檢驗檢測技術
近年來,我國生物檢驗檢測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有效的保證了食品安全。食品多數來源于動植物等自然界生物食品本身一般不會含有有害物質,但是食品從原料到制成品中包括了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在這整個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有害因素,使得食品受到污染,降低食品衛生質量,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利用生物材料與食品中化學物質反映,從而達到檢測目的的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針對生物性污染,常用的檢測技術就是以PCR(生物學的聚合酶鏈反應)PCR是一種用于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是利用DNA在體外攝氏95°高溫時變性會變成單鏈,低溫時引物與單鏈按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結合,再調溫度至DNA聚合酶最適反應溫度,DNA聚合酶沿著磷酸到五碳糖的方向合成互補鏈。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儀實際就是一個溫控設備,能在變性溫度、復性溫度和延伸溫度之間很好地進行控制。
2.3液相色譜—質譜連用技術色譜-
質譜聯用技術是當代最重要的分離和鑒定的分析方法之一。分離就是色譜檢測中最大的特點,這一特點優勢是可以分離混合物分離出來。內噴射式和粒子流式接口技術可將液相色譜與質譜連接起來,這是很有利于他分析有些相對不穩定、分子量較大等特點的化合物。且具有檢測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定性定量同時進行、結果可靠等優點。
參考文獻
[1]北京食品安全檢測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J].分析儀器,2014(04).
[2]邱麗麗.普析:為食品安全檢測開通“便攜實驗室”[J].中國食品,2014(24).
[3]朱潘煒.超聲檢測技術及其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研究進展[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三)[C].2014.
[4]高鵬.準旗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正式運行[N].鄂爾多斯日報,2010.
[5]鄭家艷,李鵬.食品安全檢測呼喚“專業網”[N].重慶日報,2004.
[6]張永輝.河北省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3.
[7]楊明.美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食品論文篇二:《高速動車組列車食品安全現狀探析》
摘要:目的為了解高速動車組(以下簡稱高鐵)列車食品安全狀況,采用文獻查詢方式并結合日常監管實際對食品安全現況進行分析。近年來,鐵路有關部門開展了高鐵列車食品安全廚房衛生設施設備配備、供餐方式、管理方式、顧客滿意度、安全標準制定等研究,制定了高鐵列車食品安全管理規定,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高鐵食品安全整體較好。但也存在供餐企業規模標準不等、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高鐵盒飯準入門檻低、關鍵環節卡控不嚴、監督手段落后及缺乏高鐵列車供餐食品安全標準、規范等問題。建議提高高鐵食品準入門檻,逐步在各高鐵旅客集中地建立動車組供餐基地,向著品牌化、產業化、規模化、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發展,繼續開展相關研究,制定高鐵列車食品安全標準、規范,研制具有我國高鐵特色的動車組餐飲設施品牌。
關鍵詞:高鐵列車;食品安全;安全監督;HACCP
目前高鐵列車飛速發展,因其諸多優點,已成為人們長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高鐵列車食品被食用的幾率也相應增加,一旦食品衛生狀況不佳發生群體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勢必影響旅客生命安全和高鐵聲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所以高鐵列車食品安全狀況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鐵路部門通過科學研究,結合高鐵供餐實際,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強日常安全管理,依法開展安全監督,增加高鐵食品抽檢頻次,食品安全狀況整體較好。
1主要工作
1.1建立了高鐵列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制度原鐵道部先后制定下發了《旅客列車動車組衛生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加強動車組旅客列車配餐食品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動車組餐車“四控一規范”的食品衛生管理措施,下發了《動車組列車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及《鐵路動車快餐盒飯食品安全控制要求》。
1.2開展高鐵列車供餐方式及管理方式研究2011年原鐵道部立項開展了“高鐵餐飲安全衛生體系的研究”。檢索國外高鐵供餐方式及特點,由于其運行距離短,高鐵供餐相關文獻報道較少。國外鐵路供餐實行主輔業經營管理分離,列車供餐管理專業化,注重品牌價值提升和推廣[1]。目前,我國高鐵列車配餐供應方式主要有2種[2]:一種是鐵路局建立動車配餐基地,供應局管內動車配餐盒飯;另一種是鐵路局不建動車配餐基地,采取簽約供貨商的方式,簽約的供貨商負責快餐產品進貨及車上銷售供餐。我國高鐵列車列車供餐初步形成了以冷鏈食品供應為主,熱鏈食品供應為輔,常溫食品供應為應急備用補充的供餐模式[3]。
1.3幫助指導供餐企業采用HACCP管理方式進行管理陶明銳等[4,5]通過分析確立了高鐵供餐盒飯控制關鍵環節并提出相關控制措施:從正規渠道采購食品,徹底加熱食品,熟食容器使用前應清潔消毒,分裝及銷售人員健康,分裝或銷售前洗手消毒,使用合格衛生的快餐盒及飲用水,采用具有加熱或保溫的周轉箱泛送快餐盒飯。印惠俊等[6]提出盒飯保質期限、食品中心溫度、食品打冷溫度、包裝車間溫度、分區域管理是關鍵控制點。通過開展車間內外環境治理降低粉塵濃度、盒飯保質期從冷藏10℃以下72h降低為冷藏10℃以下24h、取消操作間涼拌菜的制作、配備速冷設備、降溫設備將包裝車間溫度降至20℃以下、嚴格人員區域化作業、加強包裝車間傳送帶、筐、工用具的清洗消毒,采取及時有效的糾偏措施。石鈞等[7]確定了動車組快餐盒飯運輸環節6個關鍵控制點及關鍵限值分別為:車輛運輸,冷藏運輸車廂內溫度低于10℃;卸貨,冷鏈斷鏈時間<20min;庫房存儲,冷藏溫度低于10℃;轉運到動車上,保溫箱加冰排;食品在動車上儲存,冷藏箱溫度低于10℃;食品售賣,微波加熱食品中心溫度高于70℃,加熱時間>3min/盒。
1.4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目前高鐵餐飲供應食品安全監管由18個鐵路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承擔。2008年動車組剛開行時,按鐵道部要求全路實行動車組監督員添乘包保責任制,督促落實“四控一規范”的食品衛生管理措施[8]。經過幾年努力,現已建立以食品安全監督與運輸企業食品安全考核并舉,提高動車組列車食品經營準入條件,預包裝食品集中采購配送,規范快餐熟食品經營,實行食品安全查驗審核制度為主要內容的食品安全監督長效機制,食品安全整體形勢較為平穩[9,10]。
1.5開展高鐵列車餐車廚房設備、衛生設施設備配置研究[11,12]指出我國高鐵列車應針對配餐盒飯加熱設施目前不能滿足提供全列定員的用餐需求,對配餐盒飯的儲存和二次加熱進行設計改進,進一步開展一體化大容量配餐盒飯加熱設施研究,優化配餐盒飯儲存與售賣。以緩解高鐵列車用餐高峰期壓力,縮短配餐盒飯加熱周期,提高配餐盒飯加熱效率,研制出具有我國高鐵特色的動車組餐飲設施品牌。并研究提出了《高鐵餐飲設施衛生設計規范》(建議稿)。
1.6開展動車組快餐盒飯檢測指標及限值研究[13],加強動車組盒飯日常檢測工作[14],及時掌握盒飯衛生質量,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
1.7開展高鐵餐營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高廣寒等[15]指出動車餐營的種類不夠豐富;飯菜的價格過高,將近一半的旅客難以接受;餐營的衛生狀況需進一步提高;飯菜的質量不夠充分等。崔婧美等[12]也提出可以采用航空供餐方式免費為旅客供應一餐,提高就餐滿意度。
1.8開展鐵路站車快餐配送食品的安全管理與發展策略研究王俊[16]提出應制定旅行快餐供應的服務標準、工作規范、操作模式、安全管理、檢查考核制度;編制作業流程、卡控關鍵環節,嚴格控制旅行餐飲的加工條件、標識、溫度、時間和剩余食品,力求通過制度和技術“雙保險”來確保食品安全。周捷[17]建議在鐵路推行具有鐵路獨特優勢的即食盒飯配送業務,應制定鐵路餐車經營和快餐配送食品安全標準、規范,并將推行以即食盒飯等配送作為列車旅客用餐的遠期發展策略。
2存在問題
2.1供餐企業存在問題經營單位分散[1],高鐵列車餐飲經營以鐵路局為單位,分散經營,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性;供餐企業規模標準不等,各鐵路局對供餐企業的要求及驗收標準也不同,快餐產品監督評價標準不一致;餐飲配售與客運系統脫鉤;運輸存貯過程冷鏈中斷;許多企業沒有開展并通過HACCP認證;盒飯合格率不高[18,19]。
2.2監管部門存在問題[17]供餐準入門檻低,致使供餐企業水平不一;監督手段落后,沒有采取更為科學嚴謹的監督措施;缺乏安全標準和規范,鐵道部辦公廳出臺的“鐵路要求”規范性文件,其內容不夠全面也不夠具體,與行業標準相比,法律明顯效力不夠。地方供餐企業歸地方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管理,高鐵列車食品安全由鐵路衛生監督部門負責,而運輸環節無人管理,不能做到無縫監管。
3建議
3.1為保證食品安全,各高鐵旅客集中地應建立動車組供餐基地。高鐵供餐企業要堅持“更高、更嚴”的工作要求和“零誤差、精確化”的工作標準[9]。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并大力推行餐飲加工生產、儲存、配送、銷售等良好作業規范(GMP)和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全面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環節控制點(HACCP),構建動車組列車餐飲供應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高鐵列車餐飲供應企業必將多元化,向著品牌化、產業化、規模化、自動化、科技化、信息化、營養化方向發展[1,20]。
3.2由于盒飯從生產、運輸、儲存、加熱涉及多個環節、牽涉多個部門,需要開展全過程的監管。借鑒航空食品衛生監督將HACCP管理理念應用到動車組食品安全監督中[21,22],鐵路食品安全監督機構在日常監督中,嚴格控制高鐵食品生產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CCP點),執行分級管理評分制度,特別是要加強運輸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督,結合食品快速檢測及高鐵食品成品送樣檢測等技術手段與方法,有效提高高鐵配餐的安全性,提升高鐵食品安全監督執法的工作效率。
3.3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發揮檢測評價作用,增加檢測頻次,尤其是要加強對規模小、品種多、未開展HACCP認證管理企業的檢測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采取有效措施。
3.4鐵路總公司應統籌安排,匯總近年來高鐵食品安全科研成果和成功經驗,找出存在的不足,借鑒即將出臺的《航空食品安全規范》,繼續開展高鐵列車食品安全管理和技術研究,盡早制定高鐵餐飲供應安全標準、管理規范。研制具有我國高鐵特色的動車組餐飲設施品牌,及早出臺《高鐵餐飲設施衛生設計規范》。
參考文獻
[1]許浩平,楊瑛,孫林.我國動車組列車供餐方式的思考[J].經營管理,2010,94(2):27-31.
[2]韓樹榮.鐵路站車餐飲供應企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鐵路2013.8:1-4.
[3]楊劼,任聰,趙建超,等.高鐵列車供餐模式及食品安全管理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19(3):275-279.
{4}陶明銳,李萬軍,鄭秀玲,等.運用HACCP原理提高動車組快餐盒飯衛生安全的研究[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1,5(l):3-4.
[5]許德江,畢文婕,李萬軍.應用HACCP方法提高動車組快餐盒飯衛生管理的研究[J].預防醫學論壇,2009,15(8):678-680.
[6]印惠俊,石鈞,高廣寒,等.某動車配餐基地食品檢測及HACCP體系應用探討[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4,4(4):183-186.
[7]石鈞,印惠俊,高廣寒,等.HACCP在動車組快餐盒飯運輸中的應用[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4,4(1):31-34.
[8]李峰光.動車組食品衛生安全保障工作分析[J].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2008,35(2):99-100.
[9]馮振海,曾國勝.武漢地區對建立動車組列車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探討[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19(3):255-258.
[10]霍洪麗,李亞軍.吉長動車組餐(吧)車監督檢查情況[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2,2(2)92-94.
[11]梅敏烽,阮志剛,王東黎,等.動車組餐車設施衛生配置研究[J].中國鐵路,2014,8:63-65.
[12]崔婧美,李瑞淳.新一代高鐵供餐方式與廚房設備設計[J].鐵道機車車輛,2010,30(1):16-19.
[13]王東黎,阮志剛,梅敏烽,等.動車組快餐盒飯檢測指標及限值研究[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3,3(3):151-154.
[14]高廣寒.2013年管內高鐵列車配餐食品衛生狀況調查.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4,4(5):228-230.
[15]高廣寒.對高速鐵路動車組餐營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2,2(1):35-37.
[16]王俊,查林.適應鐵路快速發展的旅行餐飲供應對策探討[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2,2(1):38-40.
[17]周捷.淺談鐵路站車快餐配送食品的安全管理與發展策略[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4,4(3):128-131.
[18]高廣寒.2013年管內高鐵列車配餐食品衛生狀況調查[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4,4(5):228-230.
[19]張貴生.高鐵站車太原局鐵路動車快餐盒飯食品安全狀況調查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6):644-646.
[20]王東黎,阮志剛,梅敏烽,等.旅客列車餐車經營現狀及發展方向探討[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4,4(6):282-284.
[21]牛強,李力軍,劉國武.HACCP體系在航空食品衛生監督中的實踐與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12,17(6):20-23.
[22]鄭朝陽,鄭偉,張梓洋,等.應用HACCP體系開展航空食品衛生監督的探索與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14,19(3):26-31.
食品論文篇三:《食品營養與營養食品問題》
【摘 要】及時地引導我國食物結構的改革和調整,促進食物生產與消費的協調發展,并盡快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食物結構,已經成為關系到我國國民整體素質提高和國民經濟發展與繁榮的一項十分緊迫而重大的任務。本文介紹了當前我國人民的食物結構狀況和食品工業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闡明了營養、衛生與色、香、味的辨證關系,指明了以功能食品、發酵食品為主導的食品工業發展方向。
【關鍵詞】食物結構;食品營養;食品發展
營養食品本身就是人類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體質、延長壽命、繁衍與提高后代素質的物質基礎。從微觀上來看,食品中的各種營養物質要滿足人類生命與生理的要求。現代食品科學的基本任務是研究食品中營養物質如何能科學合理平衡配合,研制并生產出“營養、衛生、科學、合理”的食品。當然,食品中的色香味是食品中的重要條件,但不是決定因素。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七十年代之前,曾經單純迫求色香味,生產出各種高脂、高糖、高人工添加劑的食品,致使美國在那個時期,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所謂“富貴病”幾乎占其總人口的10%以上,特別是一味追求“精粉、精米、精油”的前提下,癌癥患者、遺傳基因病人數也隨之居高不下。上述疾病一度達到總人口的15%。為此,美國動用官方、半官方、民間各個有關研究結構進行研究并提出發展營養平衡食品,功能食品以期將一食物結構調整,經過近20年的努力,才使這種狀況得以遏止和改善。回顧我國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由于經濟發展、生活改善。
一方面出現了膳食不平衡或營養過剩所造成的“富裕疾病”并正在高速發展,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品種單一或營養不全或單純強調色香味又造成了一方面兒童的營養不良癥,兒童缺鐵、缺鋅,缺乏多種維生素癥。據2012年哈爾濱市小學生調查材料表明,兒童檢出缺缺維生素C達40%,缺維生素A的達70%,缺鈣的達60%,北方地方佝僂病率日益增高趨勢。
另一方面從當前老齡人群的健康狀況看,7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老年癡呆、糖尿病、骨質病,而且仍呈上升趨勢。當然,致病因素很多,但食物中營養的不平衡是致病的不可忽視的因素。由于人進入老齡階段,其整個機體代謝都進入新的平衡調整,需要符合老齡生理階段要求的各種營養物質,不僅有營養物質的質和量要求,而且營養物質之間的平衡供應尤為重要,破壞了這種營養物質之間的平衡配合,膳食中某種營養物質的過多過少都會引起老齡人的代謝失調,而產生相應的疾病。如現在風行的精米、精面、精油、精糖、精鹽等各種精制食物,在精制過程中,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鉻、鋅等大量損失,有的可達85%以上,相對地,又使一些有害元素如鉛、錫、釩、鋁超標。因此,老齡人代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癡呆病就會越來越多。目前市場上的各種強化食品,暫且撇開假冒偽劣不談,也只是針對患有某種營養缺乏或過剩而造成機體不適出現某種特殊癥狀才會有效,如缺鈣引起的骨軟化癥,缺鋅引起的皮膚不全角化癥。因缺鉻引起的心血管病或糖尿病,我們可生產富鈣或富鋅或補鉻的專門食品來滿足這些相應疾病的人群需要,不能像標以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含糊其詞宣傳的所謂營養食品可治百病、永葆健康那樣。其實,任何一種食物都含有蛋白質、氨基酸與微量元素。但不同的在于量、種類和其相互之間的配合比例,只以量、種類就可標明什么高營養物質,食品也就沒有什么營養科學而言。
科學地強化食品,實質上是對某種或某些營養物質缺乏或過多的人群,協助其自身進行平衡代謝調節的食物。因此,它具有生物學功能,我們稱之為功能性食品,既是功能性,它就有特異性,不能隨便應用到各個方面去,否則,就會造成人們不只是經濟上,精神上的損失,而且適得其反,對身體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有人提出“回歸大自然”,這句話本意是正確的,從食物的角度來看,也不能不加以分析地認為凡是出于自然界的食物都可不加選擇,不經科學調配大食特食,盡管有些自然食品含有較高的營養物質,不等于是高營養物質。高營養物質應該是人體能高度吸收利用,大大促進人體的代謝平衡,提高人體健康與體質,這種食品應該稱高營養價值食品。高營養物質不等于高營養價值。有些自然食物含有較高的營養物質,但它也含有拮抗人體對營養物質吸收的有害成份,如菠菜是一種色、香、味較好而又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但其草酸含量較多,吃多了,就會影響人體對鈣、鐵、鋅的吸收,孕婦、兒童和老人要注意食用。蝦是一種含有大量卵磷脂、礦物元素而又味美質優的食物,但它含有一種五價砷化物,單獨食用不會有多大害處,如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時食用進入體內,可將五價砷轉為三價砷而使人中毒。自然食物或稱綠色食物(泛指未污染),其所含的營養成份隨地區水源、季節、氣候、環境、植被與培植條件等因素影響不同而不同。所含的營養成份不都是平衡的,有的自然食物中某些營養物質多而另外一些少,比例也不可能那樣恰當,而且不少食物中含有各種各樣對人體吸收呈拮抗作用的物質。為此,在重視采用自然食品的同時,應注意科學添加適量添加劑,過多或片面采用自然食物既不經濟又不科學。結合食品成份的多樣化,相互配合,可使食品中的營養產生生物學的互補作用,有益于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食品的最高目的是被食用后,其所含的營養物質能被人體很好地吸收利用,以滿足機體平衡代謝的需要,促進機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而食品在生產加工、原料與成品運輸及貯存過程中須高度重視衛生,避免有害病原體、寄生蟲、嚙齒動物、空氣有害成份以及塵土與其它污染物的污染,保證食品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這是促進食品有效進入人體內的必要條件。為了保證食品的營養成份不受損失,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色香味都能符合要求,食品中的食物組合搭配,加工工藝又必須科學,合理,這是保證食品質量的前提和手段,四者缺一都不可能形成一個符合人們與現代化生產所要求的食品。因此,食品工業應該在發展日常必需要的大眾營養食品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開拓功能性食品的生產。在滿足人們對色香味要求的基礎上,補償它們在精制過程中損失的營養成份,以提高其營養價值,促進人體健康。同時,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生產出不同的營養食品或功能食品。
營養食品或功能食品,是根據不同人群的生理營養需要生產的營養食品。這種食品既是保健食品又是提高體質加強免疫效能的食療食品,其功能主要是促進人體的生理平衡代謝。遵照科學的平衡營養理論,根據不同人群不同營養需求的特點,進行科學的調配,應用相應的加工工藝生產出的營養食品它既是功能性的,當然就有其特異性和針對性,這種食品受到國際上普遍關注,國外投入了相當的力量進行研制和生產,已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美國近十多年來的心血管病、糖尿病人數明顯下降,日本、德國人的平均壽命提高了3-5歲,與其重視營養與功能食品的研制有很大關系。
由此可見,食品工業今后特別是在面向21世紀,應該向科學的廣度和深度發展,以功能食品與發酵食品為主攻方向,結合我國國情與自然資源,生產“營養、衛生、科學、合理”,能滿足我國廣大不同人群需要的各種功能與檔次的食品,對發展我國經濟,增強人體健康,保證子孫后代繁榮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1.食品加工論文范文
3.食品科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