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管理論文(2)
信息系統管理論文
信息系統管理論文篇二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規劃分析》
摘要:隨著現代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已經勢不可擋。水利部門要對相關的信息管理系統有著足夠的重視,對相關工作有著足夠的責任心、事業心,才能夠在水利管理信息化的今天,為信息化管理的穩定、高效發展盡一份力量。本文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規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規劃;策略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 A
水利工程的建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國家的建設設施中,水利工程的建設是一項基礎設施工程。將整個水利工程進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將會極大的提高使用效率,在對水資源的利用上面也會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對于現階段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任務相當緊迫。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總結經驗,對整體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點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不僅限于單純的項目信息系統規劃
信息化以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效益最優為原則,而不是階段最優,尤其不是建設階段最優。目前,大多數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在建設前都沒有明確的建設目標、遠近期規劃,信息化建設具有很大盲目性,導致信息化建設成為辦公自動化的一部分,而不具有全局性。系統開發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規劃、標準,導致基礎設施、信息系統、信息資源等難以整合,造成資源浪費。此外,信息化建設中沒有考慮建設的可持續性,將信息化作為一次性項目完成,缺乏后期的維護,使得系統跟不上業務發展,最終導致系統不可用。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全生命期的信息化
整個生命周期應當執行統一的、分層次的信息化規劃。目前的信息化建設集中于工程運營期,工程建設的規劃決策期即工程前期和建設期的信息化建設明顯滯后。工程運營期的管理工作較為常態化,信息化建設體制、信息化所需要的信息技術體系最為成熟。管理前期即管理的規劃期,由于涉及管理的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決策等業務工作,對于信息智能化支持要求較高,所以信息化程度較低。管理的建設期涉及參與方最多,信息交換及共享較為復雜。其信息化的程度與水平較低。在管理的生命周期當中,運營期的業務流程清晰,管理常態化,信息化的程度高,而其他時期的信息化程度較低,在管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各階段由于信息化的水平差距較大,信息共享程度較低,實現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問題亟待解決。
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規劃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系統機制
水利相關部門應該盡快解決信息化管理的維護體制問題,加強研究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合理化進程,
并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組織保障能力。水利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水利信息化的工作機構,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規劃、立項、協調和監督等工作責任。在統一的規劃目標下,充分發揮水利部門的業務職能和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化系統維護管理的重視度,盡量避免重復立項、重復建設、資源分散等問題的出現,使水利工程信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工作全面到位。
2、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相關設施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未能有效實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礎設施不完善, 須進一步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設施。一方面需要增加經濟投入, 水利工程信息系統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人,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有限, 一定程度上影響信息系統完善。今后政府需要進一步增加財政資金投人, 同時吸收一些民間投資,不斷促進水利工程建設工作順利實施。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信息網絡。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大量水文信息,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增加水文信息采集系統和分析系統,促進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保障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3、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應用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實現需要資源的共享和利用, 但是由于當前水利工程管理中, 一些網絡設施不完善或信息收集比較困難, 導致信息共享遇到困難, 信息應用程度不高。今后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前水利工程信息網絡建設, 通過建立數據共享系統,對數據信息進行共享和利用。為了更好地適應水利工程發展需要及現代化的社會環境, 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網絡, 將相關的水文數據和信息進行傳輸, 確保數據信息能夠得到統一保管和處理, 盡量實現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的有機結合。
4、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員素質
作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員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水利建設信息同時需要掌握相應的信息分析能力。隨著水利建設項目的逐漸增加及建設難度的增加,對于水利工程建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逐漸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學習, 不斷提高自身數據分析能力, 更好地為水利信息化管理服務。水利工程工作人員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提高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意識, 更好地為水利工程建設服務。另外水利工程建設單位需要引進一批高素質水利工程信息工作人員, 不斷壯大工作人員隊伍, 提高水利工程建設人員整體素質, 更好地為水利工程建設服務。
5、建立水文災害預警系統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建立水文災害預警系統, 對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進行數據預測和分析, 了解災害現狀及造成的損失, 通過一系列數據分析有利于制定相關的防洪和抗旱措施,盡量降低災害損失。通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實現水資源的合理調配,信息化管理可以為有關部門提供相對準確和詳細的數據信息, 促進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6、 對水利信息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
信息化產業的發展要以信息資源作為基礎與發展依據。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也要以水利相關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作為基礎與依據, 信息資源是水利信息化發展的無形資源, 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對水利工程進行信息化的管理首先要做到能夠將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合理的調配與運用。從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 要對信息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 同時將這種工作不斷的規范起來。專業的管理機構必須要將各種不同的信息進行整合和統一管理, 使其實現系統性, 使得不同的專業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都能夠實現共享, 使得信息資源能夠被充分利用起來。同時要注重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建設, 將信息化管理不斷完善。
7、 增加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維護費用投入
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統的相關管理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和工作重點,努力建設出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統的長效發展機制,在重視建設的同時,更要重視信息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使水利工程的信息系統能夠長期發揮其功能。在自身資金條件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可以盡量引進、應用一些其它水利單位已經開發成功的管理軟件和應用程序,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軟件開發項目的成本投入,也節省了大量的工程時間,并能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于后期的系統運行和維護,使水利工程的信息系統的運行功能長效發揮。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命脈。水利信息是國家基礎國情信息之一。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以水利現代化促進水利信息化,增加水利的科技含量、降低水利的資源消耗、提高水利的整體效益是21 世紀水利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王立磊. 趙佩資. 淺談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 價值工程, 2011 ( 25 ) : 77.
[2]吳祥. 張坤. 陳欣.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0( 10) : 16 - 18.
[3]姜維軍. 現代信息技術在水利行業中的應用[J]. 信息化建設.2011( 12) .
[4]蔡陽,詹全忠,周維續,等. 水利信息系統運行保障平臺關鍵技術研究[J]. 水利水電技術. 2010 ( 02) .
[5]吳蘇琴.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0.
看過“信息系統管理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