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管理論文
信息系統管理論文
水利信息系統包括為實現水利信息化而建設的通信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及各種應用系統等,主要是為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工程建設與管理等水利工作提供服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信息系統管理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信息系統管理論文篇一
《水利信息系統管理》
摘 要:文章對水利信息系統及其管理進行了介紹,通過對漳衛南運河管理局水利信息系統管理經驗的總結,討論了水利信息系統統一管理的優勢,指出水利信息系統應將各子系統由一個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關鍵詞:水利信息系統 漳衛南運河 管理經驗
一、水利信息系統簡介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服務等),全面提升水利事業活動效率和效能。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傳輸的時效性和自動化水平,是水利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
水利信息系統包括為實現水利信息化而建設的通信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及各種應用系統等,主要是為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工程建設與管理、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水利電子政務以及其他水利工作提供服務。
二、水利信息系統的發展及構成
水利信息系統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單一的語音通信到語音、數據并舉,再到以計算機網絡為中心的多種應用系統蓬勃發展的歷程。早期的水利信息系統,實際上就是以語音交換網為主的通信系統,提供的服務主要是語音通信、G3傳真、低速數據服務等,數字傳輸與數字程控交換機的結合使交換機之間可通過數字中繼聯網,實現靈活多樣的局向連接及撥號方案,這基本上代表了語音通信網的最高水平。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以TCP/IP為核心的計算機網絡以其開放的協議標準和標準化的高層協議等優勢成為多種應用的傳輸載體,視頻監控、異地會商、安全防范、遙控遙測等應用系統,只要按TCP/IP協議設置與計算機網絡的接口,便可輕松接入計算機網絡傳輸,通過計算機終端及專門的軟件實現其特有的功能。正是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水利信息化。
按照傳統的功能劃分,水利信息系統可分為傳輸系統、語音交換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電子政務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異地(視頻)會商系統、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統等。傳輸系統是指基于PCM時分復用技術的有線或無線數字傳輸系統,目前常用的設備有SDH光復接器、數字微波設備等,SDH光復接器可同時提供E1接口和以太網口。許多微波設備也可直接提供傳輸速率高于基群速率的以太網接口,用于計算機網絡的連接;語音交換系統是指基于線路交換的數字程控交換系統,交換機之間通過傳輸系統互相連接,構成語音交換網;計算機網絡系統目前主要是基于TCP/IP協議的數據傳輸(交換)網,各局域網之間通過廣域網設備及傳輸系統相連接,構成大型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電子政務系統即無紙化辦公系統,基于計算機網絡,通過電子政務服務器及軟件實現;視頻監控系統、異地(視頻)會商系統、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統等與電子政務系統相似,都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系統,所不同的是這些系統由專用的前端采集設備,采集到的音頻、視頻、開關量、模擬量等信息傳送到專用處理設備,然后再接入計算機網絡。要保證以上系統的正常運行,還需要機房、鐵塔、電源、空調及其它輔助設施組成的支撐系統,沒有該系統提供的正常電力和良好工作環境,系統是無法正常運行的。
三、水利信息系統管理部門的設置及主要管理內容
水利信息系統作為非工程措施,在防汛抗旱及水資源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它為水雨情信息的可靠傳輸及調度信息的上傳下達提供了可靠的通道,為提供更多、更及時的資料提供了信息通道,以利于領導的正確決策。要想使信息系統在水利管理中真正發揮重要作用,首先要保證信息系統自身的可靠性,而信息系統的可靠性,又依賴于系統的管理。
水利信息系統管理是指該系統的管理部門,為了保持系統的正常運行而實施的一系列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活動,管理中需要對組織或部門所擁有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項資源)進行合理調度,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水利信息系統的管理部門設置受其發展過程影響較大,早期的信息系統只是語音通信系統,因此那時的管理部門一般稱為通信中心(科、處),后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以及相關應用的推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系統中的比重和地位越來越高,有的水管單位將計算機網絡納入原通信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將通信中心改為信息中心,也有的單位成立與通信中心并列的網絡中心,分開管理。在管理機制方面,各管理部門均根據自己的特點采取不同的運行管理機制,這里不一一列舉。
信息系統管理包括規劃、建設及運行維護等,其中規劃設計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因為一個系統如果沒有好的設計,那就會先天不足,不會有好的功能和效益;系統建成后,要想使系統發揮最大的效益,最重要的卻在運行管理,而在運行維護中,除了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外,運管人員對系統故障的正確判斷及迅速排除是系統良好運行的關鍵,也就是說,系統故障的判斷及排除的效率,最能反映出運行管理水平的高低。
四、管理實例――水利部海委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管理簡介
1.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簡介。漳衛南局水利信息系統包括傳輸系統(以微波通信為主)、語音交換系統(由數字程控交換機和傳輸系統組成)、計算機網絡系統(由各單位局域網及傳輸系統組成)、電子政務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異地(視頻)會商系統、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統、支撐系統等,幾乎囊括了水利信息系統的所有內容,還有防汛內網、財務內網等。這些子系統(內網系統)為漳衛南局各項職能的實現提供了信息化渠道,提高了漳衛南局的工作效率。
在以上各系統中,傳輸系統是漳衛南局整個信息系統的基礎,該系統是信息系統中各種應用信息的傳輸通道,不管是由程控交換機為終端組成的云因交換系統,還是由計算機網絡設備為主要設備組成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其各種信息都要通過傳輸系統傳送,否則只能成為孤立的設備,不能組成功能強大的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又是電子政務、視頻監控、異地(視頻)會商、信息采集及控制等系統的基礎,電子政務等系統的信息都要依靠計算機網絡系統傳輸,才能實現系統的功能。
2.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的管理機構。漳衛南運河管理局信息系統的管理機構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負責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漳衛南局信息中心前身是辦公室通信科,后來成立通信中心(處級),再后隨著漳衛南局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發展,局領導將計算機網絡系統也納入通信中心管理,并將通信中心更名為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下設四個科,分別為綜合管理科、傳輸科、交換機科、網絡應用科,綜合科負責日常辦公管理,包括文件管理、計費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傳輸科負責傳輸系統的規劃、建設及運行維護管理;交換機科負責語音交換系統的規劃、建設及運行維護管理;網絡應用科負責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系統的規劃、建設及運行維護管理。
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的管理機制。在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管理中,信息中心的地位相當于運營商,只負責基礎系統和需要專用設備的應用系統的管理,包括傳輸、語音交換、計算機網絡、視頻監控、異地(視頻)會商、信息采集及控制以及支撐系統等,一些以軟件應用為主的系統則由使用單位自行管理,包括電子政務系統、防汛內網、財務內網等。而在使用單位自行管理的子系統(子網)中,信息中心又負責綜合布線、遠程傳輸、服務器硬件及操作系統等技術設施的的管理,使用單位只負責應用軟件層面的管理。
信息中心內部,則根據技術人員不同的的專業及工作經歷,為各系統安排具體的負責人,負責人負責所轄子系統的運行維護,而在規劃建設時,則是群策群力,由大家共同完成。由于信息中心所轄系統較多,而技術人員數量并不充足,因此運行維護中并不是“各管一灘,互不干涉”,日常工作中,在“責任到人”的同時,加強技術人員間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直接相關的系統,其負責人之間經常進行必要的交流,做到“精于一項,了解多項”,對相關系統的一般故障,能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因此,一個子系統并不是只有一個人維護,負責其他子系統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對該子系統進行維護,但負責人只有一個。
4.漳衛南局信息系統規劃建設管理。漳衛南局這種統一管理的優勢首先在系統的規劃設計方面。由于各子系統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因此規劃設計時會根據各子系統的現狀及特點,進行統一規劃、循序漸進,協調各子系統的規模,避免出現明顯的瓶頸,這就做到了合理利用資金,使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效益,更好地服務于漳衛南局的水利管理;在技術方面,更會統一考慮各子系統之間的接口匹配,使各子系統更加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相反,如果傳輸系統和其他系統分開管理,各部門往往首先根據本部門的需要進行設計,鮮能顧及其他系統,即使想從全局考慮,也不可能做好各個細節,往往出現某子系統建設規模過大或過小的情況,過大則會造成資金浪費,過小則會給整個系統造成瓶頸,使系統無法發揮最大的效益。
在漳衛南局計算機網絡建設初期,由于傳輸系統容量小,無法實現高速率的廣域網連接,因此局機關及各二級局的計算機網絡建設中主要進行本地網絡的綜合布線建設,遠程連接僅通過廉價的協議轉換器解決,使有限的網絡建設經費發揮了最大的效益;微波干線升級改造,為高速的廣域網連接提供了條件,于是再投資路由器等高端設備,逐漸建成了目前的計算機網絡規模。在漳衛南局計算機網絡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做到了統一規劃,使每一分建設經費都發揮了最大的效益。
5.漳衛南局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管理。由于各子系統都有專人負責,這就保證了系統運行狀況了解的連續性,某子系統的負責人對該系統的維護歷史、運行現況、改造計劃等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更有利于維持系統的最佳運行狀態。
當系統運行失常時,故障點的正確判斷是使系統迅速恢復的關鍵。由于信息系統的運維人員在同一處室,經常進行交流合作,因此負責各子系統的技術人員配合更加默契,有利于縮短故障判斷及排除的時間。譬如在處理聊城局網絡速率過低故障時,單獨測試微波設備、SDH復接器均無故障,單獨測試網絡路由器也無故障,在確定設備正常的情況下,傳輸子系統和計算機網絡子系統的技術人員密切配合,經過反復的試驗,最終在修改局端協議的情況下將問題解決,因此而發現了路由器與SDH復接器配合中,自適應不是萬能設置的問題,為日后的建設及維護工作積累了經驗。
至于電子政務、防汛內網、財務內網等,信息中心由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管理者負責其基礎硬件的維護,保證其運行環境的可用性,根據其業務要求開通業務端口,而應用層面的功能改善、用戶管理等,則由辦公室、防辦、財務等部門分別管理,共同完成其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這種模式既保證了這些子系統與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的統一性,又充分利用了信息中心和其它專業部門的專業特點,避免了信息系統管理中面面俱到帶來的管理不善問題,使這些專業性較強的子系統有機地融入到漳衛南局信息系統中來。
正是由于漳衛南局信息系統管理在體制、機制上的優越性,漳衛南局信息系統才規劃合理、運行穩定,在水利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水利信息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五、結語
根據水利信息系統的特點及漳衛南局水利信息系統管理的經驗,信息系統相關的各子系統應統一管理,這不但在規劃設計、運行管理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還可減少單位的部門設置,為單位節省人力、節省資金,是目前最佳的信息系統管理模式。
(作者單位:水利部海委漳衛南運河管理局 山東德州 25300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信息系統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