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已經普及,計算機病毒的發展也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而快速發展。計算機病毒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給計算機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威脅,也給人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篇一
《計算機網絡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防范》
【摘要】計算機網絡發展勢頭猛烈,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計算機病毒作為威脅網絡安全的頭號殺手,其危害與防治措施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本文在介紹計算機網絡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了防范病毒保障網絡安全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病毒 網絡安全
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腳步加快,網絡技術也日新月異,計算機在各行各業生產領域中都有著極其廣泛的重要應用。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防止計算機病毒破壞網絡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已經成為了保障日常生產生活有序進行的重要內容。
一、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和計算機病毒的介紹
1.1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及影響因素
計算機網絡安全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計算機所儲存的數據沒有危險,不會因為偶然或惡意的攻擊而被破壞、更改和泄露,從而造成事故損失。系統和信息安全是網絡安全的兩個重要內容,前者涉及到計算機的設備硬件、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后者則和計算機完整、可用、保密地存儲、傳輸各種數據信息有關。計算機網絡安全受到威脅的原因可能有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三種類型。外部因素包括計算機病毒入侵和黑客等的人為惡意攻擊。內部因素主要指計算機系統內部存在的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多是由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件程序中的“BUG”造成的。其他因素包括人為失誤和不可抗力,人為失誤是指操作人員、用戶不合理配置系統資源、誤刪或改動程序數據與命令等不當操作;不可抗力如地震、雷擊等。
1.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傳播和特點
現在對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按病毒的傳播方式分為引導區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而且業界越來越傾向于再加入網絡型病毒的分類。計算機病毒一般通過磁性媒體(主要是軟盤)、硬盤(以優盤為最常見)、光盤(尤其是到處泛濫的盜版光盤)、網絡(從節點到節點或從網絡到網絡)途徑來進行快速傳播,感染其他電腦。計算機病毒首先具有破壞性。計算機遭到病毒攻擊后,正常的應用程序將無法使用,內存中的各種數據和信息會被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泄露。計算機病毒還具有傳染性。只要一部機器感染病毒,在通過網絡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接觸后,病毒就會傳遞到新的個體上,然后通過新個體的其他接觸最終造成大量計算機同時感染病毒。計算機病毒也具有寄生性。計算機病毒以特定的程序為寄生的土壤,只有當這個程序被運行時,病毒才能發揮它的破壞力。計算機病毒還具有潛伏性、隱蔽性、可觸發性等特點,共同構成了病毒防范清除的復雜性和困難性。
二、如何防范計算機病毒,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
計算機網絡安全策略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從管理層面上預防控制,另一方面是從技術層面上突破解決。
2.1管理層面
首先要加深對計算機病毒危害的了解,增強病毒防范意識。不管是技術操作人員還是大眾用戶,都應該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有基本的認識,能夠自覺主動地采取手段防止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損失,并在平時的網絡使用中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訪問有安全風險的網站、不打開傳播來歷不明的郵件訊息等。其次要制定全面詳盡的操作規范,約束相關人員嚴格進行操作,切實落實維護網絡安全的有關政策法規。最后要注意掌握計算機病毒的最新發展動態,對癥下藥,研究完善相對應的防治辦法,將病毒攻擊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2.2技術層面
兼用病毒防火墻和病毒防治軟件是有效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技術方法。防火墻能限制網絡中一些有風險的訪問,例如IP探測、共享數據訪問等,切斷病毒通過網絡傳播的通道,保證網絡的安全運行。病毒防治軟件能夠檢測和清除病毒,它們通常利用特征碼與校驗和以及行為碼相結合的原理對已知和未知的病毒都有很好的敏感度和較低的誤報率。合理安裝設置軟件也能起到很好的病毒防治功能。合理安裝軟件,卸載不需要的多余組件,降低病毒攻擊的可能性;適當設置軟件,比如禁用瀏覽器的ActiveX控件插件等,可以有效阻擋網頁病毒的入侵。及時升級軟件也能對維護計算機病毒起到一定的作用。各種軟件由于程序BUG產生的安全漏洞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部因素,用戶通過經常及時的對軟件進行升級操作可以彌補軟件的缺陷,增強計算機對病毒的抵抗能力。最后,定期備份重要的數據是降低損失、減少破壞的最好補救辦法。
三、總結
毋庸置疑,計算機網絡將在人們生產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計算機病毒破壞性大、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是影響網絡安全的最重要的威脅,對計算機病毒有效防控,保障網絡安全需要我們進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游海英.探討計算機網絡安全與計算機病毒防范[J].電子測試,2013,(19):188-189.
[2]李歡,鄭天明.計算機網絡安全和計算機病毒的防范[J].煤炭技術,2012,31(11):214-216.
[3]楊成星.試論計算機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J].大科技,2014,(15):327-327,328.
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篇二
《計算機病毒與防范》
摘要: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已經普及,計算機病毒的發展也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而快速發展。計算機病毒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給計算機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威脅,也給人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本文主要從計算機病毒入手,來探討如何更有效地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計算機病毒
中圖分類號:TP309.5
1計算機病毒概述
在人類跨入新的世紀后計算機的發展更加迅猛,而當前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比較普及,但是,人們對計算機病毒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不能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因此讓用戶掌握必須的計算機病毒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1.1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計算機病毒是指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并能自我復制的程序。
1.2計算機病毒起源
計算機病毒從性質上來講,一般有以下幾種來源:(1)搞計算機的人員和業余愛好者為了尋求刺激、自我表現的一種惡作劇;(2)為了避免非法復制合法的軟件,軟件商在軟件產品中加入病毒程序并按一定條件觸發感染。
1.3計算機病毒特點
(1)寄生性。計算機病毒一般會寄生在其他程序中,當用戶未執行這個程序之前,它一般不易被發覺,一旦用戶執行這個程序時,病毒就起到破壞作用;(2)潛伏性和可激發性。一般計算機感染病毒后,一般不會馬上就發作,可能隱藏在電腦中幾個月或者幾年,等到某個觸發事件或者數值的出現,才會發作進而攻擊計算機;(3)傳染性。如果計算機病毒一旦被觸發,它會迅速傳染符合條件的程序或者存儲介質,然后再主動復制或產生變種,然后以令人難以預防的速度傳播整個網絡,感染其他的程序和計算機;(4)破壞性強。網絡病毒破壞性極強。計算機中毒后,一般會降低計算機的運行速度,也可能會導致軟件和硬件的無法運行,甚至會導致整個網絡崩潰,造成嚴重的后果。
1.4計算機病毒的表現形式
計算機被病毒感染后,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具體總結如下:(1)計算機運行速度變慢或者出現死機重啟現象;(2)系統無法啟動;(3)磁盤空間迅速變小;(4)文件打不開或被更改圖標;(5)數據丟失;(6)文件內容和長度有所改變;(7)不能正常開、關機;(8)自動運行某些程序,干擾正常操作;(9)無法正常上網;(10)外部設備工作異常。
1.5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渠道
1.5.1U盤等可移動存儲設備。U盤、移動硬盤、光盤、照相機中的SD卡都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播媒介,一般當存儲設備插入一臺已感染的計算機,而病毒趁機植入該移動設備,而用戶再插入其他的計算機就會導致其中毒。
1.5.2通過網絡傳播。(1)電子郵件。黑客將病毒放在電子郵件中或者其附件中,引誘受害者打開電子郵件或者其附件而傳染病毒;(2)QQ、MSN即時通訊軟件。在我們日常使用QQ軟件聊天時,常常會收到“你已中獎,請打開以下網址”等等,如果我們打開那個網址,很可能就會中毒,而后通過QQ給你的好友發送帶有病毒的網址,從而使病毒迅速蔓延擴散出去;(3)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訊設備。隨著智能手機和3G、4G網絡的普及,用戶通過手機、平板電腦可以輕松上網,然而手機、平板電腦給病毒提供了一種新的傳播平臺;(4)網絡釣魚陷阱。一些非法網站通過偽裝化身成網上銀行、淘寶網、網上證券等網站,竊取用戶的銀行帳號和密碼等個人隱私,進而盜取用戶資金;(5)網頁病毒。一旦用戶瀏覽含有病毒的網頁,這種病毒會在用戶的計算機上自動執行和傳播病毒;(6)間諜軟件。這種軟件是一種惡意程序,它隱藏在軟件安裝包中并趁機潛入計算機系統中,跟蹤用戶,從而竊取用戶的密碼和個人隱私信息。
2計算機病毒防范
要保證計算機安全就必須要做好預防工作,這也是防治病毒的關鍵。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個人計算機安全意識的增強
2.1.1避免鏈接形式進入密碼網站。目前有很多用戶使用銀行卡交易查詢等,都是在計算機上操作的,對于這樣的操作盡量不用鏈接方式直接進入網站。有很多網絡破壞者,通過在網絡中建立相似的網站盜取密碼,所以對于銀行業務或網上交易盡量不用鏈接的直接進入方式操作。很多人會為自己的計算機設置密碼,這也是為了保護計算機安全,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將設置的密碼告訴其他人,并且經常更改密碼以更好的保護計算機安全。
2.1.2避免使用不確定的移動設備。計算機發展十分迅速,移動設備種類也就越來越多,而移動設備對于人們來說,存儲信息十分方便,但是移動設備在多個計算機之間進行轉移數據,就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移動設備中會存在很多病毒文件,如果連接計算機后,病毒就會感染自己的計算機。所以,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盡量避免將不確定的移動設備連接計算機,或者要在打開設備之前進行殺毒。
2.1.3陌生網站或郵件盡量避免瀏覽。盡量瀏覽自己較為熟悉的網站,保證計算機運行和工作的環境基本安全,陌生的郵件盡量不要看,網絡中存在很多病毒或者木馬,這些病毒都可以利用電子郵件進行傳播。所以對于陌生的網站或郵件,盡量避免瀏覽或回應。
2.2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和防火墻
安裝有效的防毒軟件是計算機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排除病毒對計算機的威脅,保護系統,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在計算機上設置防火墻也可以避免計算機受到惡意的攻擊,其實防火墻就像一個分離器,它能夠阻止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的任何活動,從而保證內部網絡的安全。
2.3及時更新系統并合理安裝軟件程序
(1)及時更新查殺計算機病毒引擎,一般至少一個月更新一次,最好每周更新一次,如果遇到突發病毒應及時更新;(2)經常用殺毒軟件對系統進行計算機整個系統的病毒檢查;(3)不要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網站下載軟件;(4)不隨意安全不知曉的軟件;(5)從網絡下載的軟件應及時殺毒;(6)安裝軟件程序時,要合理、謹慎的選擇某些功能模塊。
2.4正確使用移動設備
使用U盤時,最好先進行病毒查殺;禁止用U盤的自動播放功能。
2.5設置安全密碼
建議設置長度在8位以上的密碼,最好采用英文、數字、特殊符號等組合方式。
2.6網上交易保護
謹慎進行網上交易,并保護好自己的網銀證書。
2.7備份
做好重要數據的備份,以免在遭受病毒侵害后及時恢復。
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但也使我們遭受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威脅,如何發揮計算機的最大利益,又能把病毒拒之門外,這是我們每個人要學習和解決的問題。雖然病毒的發展和傳播速度超過我們的想象,危害極大,只要我們不斷增強計算機安全的意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終我們會戰勝計算機病毒。
參考文獻:
[1]馮衛.計算機病毒及網絡安全的對策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7(18).
[2]石曉玉.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4).
[3]趙錦域計算機網絡安全與對策[J].教育信息化,2010(09).
[4]李旭華.計算機病毒──病毒機制與防范技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