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生物技術論文(2)
淺談現代生物技術論文
淺談現代生物技術論文篇二
淺議我國生物技術發展狀況
摘要:但是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是一個非常弱小的產業,產業化現狀不容樂觀,生物產品產值較發達國家相差懸殊,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價值低,大部分產品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缺乏國際競爭能力。如我國高新生物醫藥產品中90%為仿制品,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不及美國的1/15,出口額不到美國的1%。
關鍵詞:生物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生物農業,生物醫藥
1.國內外研究現狀
我國是一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地形復雜,物種豐富,是一個珍貴的基因寶庫,生物技術走在世界前列,許多科技成果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有較強的研究和開發能力。但是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是一個非常弱小的產業,產業化現狀不容樂觀,生物產品產值較發達國家相差懸殊,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價值低,大部分產品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缺乏國際競爭能力。如我國高新生物醫藥產品中90%為仿制品,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不及美國的1/15,出口額不到美國的1%。因此,將生物技術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產業加以鼓勵發展,如何讓其迅速發展壯大,擴大這一高新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強其國際競爭優勢,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是當前值得思考的課題。
生物技術產業作為新興的高科技產業,正處于快速成長的時期,目前對其進行研究的文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世界各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的報告和趨勢預測。(二)國外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的經驗(主要指政府政策)評述及啟示。論文大全。(三)通過對國內外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差距的對比,指出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四)試圖構建生物技術產業的競爭力評價體系。
2.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2.1微觀基礎狀況
從生物技術企業增長速度來看,隨著跨國生物制藥企業將研發中心向我國轉移,以及一批留學人員紛紛回國創業。近幾年來,我國生物技術企業數量迅速增加。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中國大陸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機構約274個,生物技術企業36家,1998年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機構有315個,生物技術企業超過261家,到2005年涉及生物產業的開發區、科技園區、基地等園區有168個,與現代生物技術相關或直接從事生物技術產品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數量近3000家,從事生物技術研究和開發的人員約3000人。如上海2003年新增研發型企業56家,年增幅80%以上,以上海開拓者藥業為代表的專門從事委托研究(CRO)的企業,由于與跨國企業聯系緊密,發展速度非常快。又如天津從事生物醫藥,診斷試劑,生化藥物,干細胞研發、生產活動的公司超過60家,其中多數是近年來新成立的。
從生物技術企業研究、開發和生產所屬領域來看,目前我國生物技術主要應用于醫藥、農業方面。根據中國生物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2004年對1035家生物企業調查的結果顯示:72.14%的企業集中在這兩個領域。另外,雖然全國各地紛紛建立生物園區,鼓勵生物技術企業的發展,但初具規模的產業化地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其中上海、北京兩地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占全國生命科學領域總數的41%。
2.2規模及增長態勢
農業方面,生物技術主要應用于轉基因作物、生物農藥、生物飼料的研發與生產上。生物農藥是近幾年新興的高技術產業,我國生物農藥的主體是微生物農藥和農用抗生素,其產業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劑、農用抗生素、昆蟲病源真菌制劑、昆蟲桿狀病毒殺蟲劑、拮抗細菌生防制劑等方面。我國目前大約有200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生物飼料產品是包括利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前沿技術開發和應用于各種飼料工業的生物產品。我國生物飼料產品主要集中在飼料添加劑上,包括飼料用酶制劑、氨基酸、維生素、藥物飼料添加劑、新型飼料蛋白資源產品等,目前我國飼料用酶制劑年產量5000噸,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醫藥生物技術方面。目前臨床診斷試劑以生化試劑和免疫診斷為主,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以基因技術為基礎的臨床診斷試劑和基因芯片的研制,可以快速地做出診斷。國家科技部、科學院、自然科學基因委均列項支持,企業更是搶先進入。我國自1997年開始生物芯片的研究以來,已研制出有一定實用意義的基因芯片及檢測儀樣機。目前我國的生產生物芯片的生產企業約30余家,但大部分還處于研發階段,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開始將產品投放市場。
3.我國生物技術存在的優勢和不利條件
3.1存在的優勢
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存在的主要優勢首先體現在有利的需求條件。中國企業在滿足國內需求,把握國內市場機遇等方面要比國外企業容易,也比國外市場容易;另一方面,國內市場需求的成長和規模擴大,會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引進和創新先進技術、更新設備。如果本國市場規模小、成長慢,會使本國企業形成對國外市場的過分依賴,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和保護主義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人們對生活和環境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為生物醫藥創造了機會。
其次是我國在生物技術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國際先進成果。論文大全。國家自然基金、政府攻關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以及各省市的創新基金,這些政府基金對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目前我國在生物領域所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占全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1/3以上,由此促使我國生物技術在部分領域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步,例如在人類基因組計劃、水稻基因組計劃、功能基因的發展和應用、蛋白質組學、克隆技術、分子育種技術、生物芯片等領域的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3.2存在不利條件
熟練勞動力緊缺。論文大全。熟練勞動力本身所含有的人力資本,需經過大量的投資才能得以形成,是產業發展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改革開放后,我國向海外派遣的留學人員中有近60%從事生物醫學研究,大量優秀的科研人員滯留在國外,國內卻缺乏優秀人才。此外,我國現有生物技術人才偏重于理論研究,技術兼經營型的產業化人才更顯缺乏,在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中,常出現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難以產業化,或產業化成本很高而無經濟價值。
知識引進與創新能力較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通過引進技術、引進資金,引進人才和引進管理經驗,提高了經濟實力和經濟運行效率。生物技術產業是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對高新生物技術知識積極地進行引進和吸收,可以縮小技術差距,節約研究經費,獲得跨越式發展。
認清我國國情,看清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對我們對生物技術可更好的做出了解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陳德亮,王愛君.有效市場競爭環境建設的理性選擇[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30(3):21-23.
[2]田杰棠.市場經濟國家和地區促進生物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4,24(11):90-93.
[4]歐新黔.努力實現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2,22(12):1-3.
[5]王舜,李蒙.生物技術與我國發展生物經濟的對策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6,(1):122-123.
[6]陳文暉.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工程咨詢,2004,32(3):26-28.
[7]韓孟.大力發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J].中國創業投資與高科技,2004,(11):34-37.
[8]譚雙順,李斌.我國生物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國際比較及對策研究[J].商業研究,2006,(1):119-123.
看了“淺談現代生物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生物技術論文范文
2.生物工程論文范文
4.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5.關于生物科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