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專業論文2000字(2)
小學教育專業論文2000字
小學教育專業論文2000字篇二
《淺談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摘要: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本人從課前預習、認真傾聽、認真審題等七個方面做了簡要的概述。目的是為了當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提供指導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 習慣的培養
畢業后,我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在這幾年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習慣很差,還屢教不改,以至于學習成績下滑、品質下降。學習習慣是影響學生終身的一種自主化的學習行為方式,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授知識,也要教會其學習的技能和方式,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會對人的全面素養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應當是多層面的。如何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進行培養?下面我就簡單的談一下我的幾點看法:
一、課前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前提。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就可以了解課上將要學習的內容,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自己哪里有困難、疑惑等等。上課時,學生就可帶著問題投入新課的學習。這樣學生上課就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這對于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都有積極的作用。
二、在課堂上,重視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實施新課改后,我驚喜地發現,數學課堂上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都敢于提問,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我卻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的舉起了手,大聲嚷嚷:“老師,我來,我來……”當我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余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的嘆氣起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講題的同學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旁若無人的干著自己的事……凡此種種,不由讓人深思。在活躍的數學課堂里,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而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的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因此,在教學中要明確目標,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聽其他同學的回答,并在教學中仔細觀察,及時對認真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加以強化,而對于不認真傾聽的學生及時給與糾正,必要時還給與適當的懲罰。這樣,學生學會了傾聽,學習也主動了。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同學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傾聽老師的詳細補充,在聽的過程中更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總之,要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三、做作業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中低年級十分常見。因此,培養學生審題習慣與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同樣重要。我從低年級起,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長期這樣堅持,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四、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自覺檢查的習慣
在學生的作業中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我認為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包括:態度認真、及時檢查驗算、書寫工整、獨立完成、富有創見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不僅僅是體現在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還體現在對解答過程的反思和檢驗。由于學生缺乏良好的檢驗習慣,經常事后后悔,我們習慣把這種現象稱為馬虎,其實是學生能力素養培養缺失的體現,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略這方面的訓練與培養。所以,在平時的作業中,對應于一些字跡潦草的學生先進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話,只能進行適當的懲罰。不要過于相信學生的檢驗能力,每個問題的檢驗方法往往是有多種。解方程、脫式計算、填空等的檢驗都要經常帶領學生進行回顧,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驗。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的檢驗方法是使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習慣的首要條件。所以,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檢驗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五、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固定的內容轉化為動態的數學材料,多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拼、擺、折、剪、量的活動中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思維的發展,體會數學的價值。
六、小組間培養學生互助性學習的良好習慣
互助性學習是新時期小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團結協作精神、溝通交流能力、團隊觀念和創新意識。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課前共同預習、課堂合作實驗、共同操作、相互討論、小組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互助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會評判他人的觀點,學會接受他人的意見。每一次互助性學習,學生都要積極參與,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逐漸養成習慣,以便解決數學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不斷取得共同進步。
總之,數學學習習慣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只有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使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可能。但要想使學生在短時期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現實的,因為習慣的養成是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但也不是說不可能,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所以,只要教師引導得法,也能很快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習慣,并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為自主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為持.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規學習習慣的培養[J]
[2]王軍虎.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創新。
[3]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
看過“小學教育專業論文2000字”的人還看了:
4.小學教育專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