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學相關論文(2)
自考教育學相關論文
自考教育學相關論文篇二
《自學考試與高職高專課程相溝通的實踐探究與措施》
摘 要: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下稱廣外藝)為例,通過對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高職高專課程相溝通發展實踐歷程的回顧、思考與展望,從中得出啟示,并對該自考辦學模式的成效與后續政策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自學考試;高職高專;課程;相溝通
6年前,隨著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與華南師范大學開放學院的首個合作,一場自學考試新的辦學模式拉開了序幕。新生事物就像嬰兒一樣,有可能茁壯成長,也有可能夭折。不斷呵護、不斷總結經驗,是使新生事物不斷發展的必要手段。
自2005年開始,廣東省按照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特點,探索嘗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高職高專課程相溝通的辦學模式(以下簡稱相溝通班),至今已有6年時間,通過對該辦學模式發展實踐歷程的回顧、思考與展望,從中得出一些啟示,可以更好地發展該項目,也可以為今后開展新的自學考試辦學模式起到借鑒作用。在此以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為例,對該自考辦學模式的成效與后續政策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有一點參考價值。
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高職高專課程相溝通發展實踐歷程的回顧
(一)相溝通項目的立項及招生情況
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高職高專課程相溝通項目從醞釀論證到立項,歷經2年時間,于2005年3月同意立項。相溝通項目的立項,標志著廣東省自學考試新路子的探索嘗試邁開了步伐。
廣外藝作為廣東省相溝通項目第一所被批準試點的高職高專院校,以華南師范大學作為主考學校,于2005年春季開始招生196人,秋季招生107人,相溝通班已開辦6年時間,共招生4,000多人。此后在廣東省自考委的規范下,要求參與試點的全省高職高專院校,規定每年招生一次,在秋季統一招收學生。
(二)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自舉辦溝通班以來的回顧
1.相溝通班各專業歷年情況統計
廣外藝自2005年至今,以華南師范大學作為主考學校的招生專業共有8個,其中有英語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電子政務、人力資源管理和美術設計等。前4個專業都在2005年開始招生,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是2006年春季招生,后3個專業是近3年才開始招生的新專業(未有畢業生,忽略不統計)。該文以前5個專業進行統計分析。各年份招生人數、畢業生情況、得到學位人數,以及未畢業人數見上表。
2.對2005-2008年招生的相溝通班各專業情況進行分析(截至統計時間止,尚未有畢業生的專業不進行分析)
英語教育專業歷來是廣外藝相溝通班招生大戶,2005-2008年,共招生1,165人(含2008年仍在校生數264人,實際按901人計算),畢業生共計679人,占招生總人數的75.36%,得到學位人數108人,占畢業生人數15.91%。未畢業學生仍有222人,占招生總人數的19.06%。
音樂教育專業2005-2008年共招生292人,畢業生共計148人,占招生總人數的50.68%,得到學位人數15人,占畢業生人數10.14%,未畢業學生仍有144人,占招生總人數的49.32%。
美術專業2005-2008年共招生125人,畢業生共計75人,占招生總人數的60%,得到學位人數5人,占畢業生人數4%。未畢業學生仍有50人,占招生總人數的40%。
學前教育專業2005-2008年共招生199人,畢業生共計136人,占招生總人數的68.34%,得到學位人數55人,占畢業生人數40.44%,未畢業學生仍有63人,占招生總人數的31.66%。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2005-2008年共招生140人,畢業生共計65人,占招生總人數的46.43%,得到學位人數55人,占畢業生人數84.62%,未畢業學生仍有75人,占招生總人數的53.57%。
3.對2005-2008年招生的相溝通班總體情況進行分析
(1)按照畢業率排序,從大到小依次為:
可見:5個專業中畢業人數最多的是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率最高的也是英語教育專業;得到學位率第一、二名的是漢語言文學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這兩個專業是以雙語教學為特色的,因此兩專業的學生英語程度比較好。
(三)存在問題分析
1.畢業率分析
2005-2008年,廣外藝各專業招收的相溝通班學生共有1,657人,畢業人數共有1,103人,畢業率共計66.57%。未畢業人數共有554人,占總招生數33.43%。5個專業都有五年制學生,實際上還有部分學生自考本科成績全部通過,由于未拿到專科文憑,不能申請自考本科畢業。因此與立項之前預計70%學生能夠在規定的年限畢業的設想大致相同。各專業學生不能按時畢業的原因分析如下:
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因為畢業的學生不需要二外,要學位的學生才需要考慮攻克二外的問題,畢竟要學位的學生在相溝通班中的比例不高,這是畢業率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給英語教育學生構成威脅的是那些要背誦記憶的課程,因為英語單詞的背誦就已經夠嗆啦,沒時間去應付更多的課程。從實際操作看,目前能在兩年內完成相溝通班所有課程的學生為數少。再加上畢業出去后,種種原因使得這些學生有時會耽誤回校參加報名考試,這也是客觀上造成畢業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技能課、專業課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技能課、專業課方面學生學習積極性高,通過率也較高。但是在綜合課或是需要背誦的理論課方面,由于這兩個專業學生的共同特性與惰性,造成了這些課程的通過率低,也就影響了畢業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的學生英語沒通過,需要多考三門課程,也是學生不能在兩年內完成相溝通班所有課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學前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專科教學計劃課程較多,又是突出雙語特色,專科教學計劃中還有與音樂美術相同的一些技能課程,相對來說壓力較大,這是該兩個專業部分學生不能在兩年內完成相溝通班所有課程的主要原因,但這也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拿到學位的主要因素,因為強調雙語,使得這些學生學位英語的通過率高。
2.未畢業學生目前政策上的出路
2005年,廣外藝相溝通班4個專業共招收464個學生,能夠畢業的學生354人,占招生總數的76.29%。應該是歷年最高畢業率的一個年級。至2011年經過6年時間,英語教育專業還有55人沒能畢業,其他3個專業還有55人沒有畢業,未畢業共有學生110人,占招生總數23.71%。按照廣東省自考委文件精神,相溝通班學生由辦班學校負責6年時間,沒畢業的這些學生必須推到社會去,在學校學習已經通過的委考課程也相應作廢,尚未畢業的學生必須加考原有的委考課程,所有開考計劃各科成績合格,才能到各市自考辦申請辦理畢業手續。廣外藝第一批走向社會的學生即將出現。
當然,這些學生通過努力也許能夠取得文憑,但是畢竟累積下來的人數多。全省參加相溝通班學習的學生大概有幾萬人,像這種類型的未畢業學生會越來越多,對這些學生能給予那些出路呢?能有更恰當的處理方法嗎?這是相溝通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優勢、成績與展望
(一)相溝通班的優勢,搭建了高等教育立交橋
回顧自學考試相溝通班辦學成長的歷程,搭建了高等職業教育與自學考試本科教育相銜接的立交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高層次、復合型、實用型的人才需求日趨旺盛;既保證了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要求提高學歷層次、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就業能力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相溝通班的社會優勢,吸納了社會、私人資金來發展高等教育
自學考試相溝通班的社會優勢是充分發掘、整合了社會的高等教育資源,提高了高等教育供給能力,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時也帶來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多樣化,吸納了社會、私人資金來發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相溝通班創立以后,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吸引力,給高職高專院校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也帶動一批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迅速發展。
(三)相溝通班發展的自身優勢,提高了高職教育辦學視野,為開展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課程相銜接奠定了基礎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曾仲研究員曾寫論文提議創新自學考試辦學模式,將高職院校作為自學考試的主考學校,開展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技工學校課程相銜接的形式。經過參加多年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相溝通班的辦學實踐,高職院校提高了高職教育辦學的視野,為高職院校當好自學考試主考學校奠定了基礎。
三、幾點建議
給予自學考試相溝通班未畢業學生出路,是繼續發展自學考試辦學模式探索嘗試的補充,是各成人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相互溝通、相互承認學分的一種探索與嘗試,將可能探索出一條成人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新路子。
(一)各類成人教育辦學形式互認學分
1.原相溝通班主考院校
未獲得畢業的相溝通班學生,參加成人高考統考,志愿可填報原來主考院校的本科志愿。建議原主考院校在未獲得畢業的相溝通班學生被錄取后,能夠在學籍上承認與成人學歷教育相同課程名稱的相溝通班全部課程成績,幫助此類學生在另外一種成人辦學模式上盡快取得畢業資格。
2.其他本科院校
未獲得畢業的相溝通班學生,參加成人高考統考被錄取,非原溝通班主考學校的本科院校,能夠采取放寬學分,承認同等層次外校學分的比例的形式,協助未獲得畢業的相溝通班學生在另外一種成人辦學模式上盡快取得畢業資格。
(二)放寬自學考試政策,支持相溝通班學生繼續參加自學考試
1.自考大考承認相溝通班開考計劃各科成績合格
未獲得畢業的相溝通班學生,繼續參加自學考試原專業的學習與考試,原來所有開考計劃各科成績合格的,以單科成績合格為由,均予以承認學分。
2.非原專業考題的替代辦法
對于參加自學考試非原專業考籍的學生,也能承認與現有專業相同課程名稱的相溝通班全部課程成績。
3.非本專業課程總成績不合格的替代方法
能否考慮有像“不考英語者,以三門課程代替,但考生只能獲得文憑,不得申請學位”這樣的措施,讓考生在本專業的某門課程長期考試不合格的情況下,采取申請別的課程代替的辦法來解決有些考生長期被一門課卡住不能畢業的問題。
(三)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相溝通班的通過率
1.主考學校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相溝通班辦學質量,提高通過率
隨著相溝通班辦學時間的增長,畢業學生與未畢業學生都會增加。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相溝通班的通過率,是擺在有關領導的辦事日程上亟待解決的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目前,以廣外藝為例,2005—2008年期間,參加相溝通班學習未畢業的學生有504人,這還只是算2005年開始的5個專業,未包括后來新開辦的專業、與其他本科院校合作的專業。因此,估計連同其他專業算起來,應該有700~800位未畢業的學生。廣外藝在辦學過程中,還想出了給學生開足每門課程的輔導時間、校內互認相溝通班相同課程的成績等辦法,來減輕在讀相溝通班學生的負擔,提高通過率。
目前有的高職院校除了沒開足輔導課時外,由于不熟悉自考的規律,辦自考的課程輔導方法也不夠。加上有的高職院校干脆將相溝通班交給社會上的一些培訓機構去承辦,這些培訓機構為了盈利,除沒開足輔導課時外,在考試時還會采取一些不雅的手段,幫助考生獲取考試成績,使學生產生僥幸心理,學習積極性就不高。因此通過率應該是比較低的。
建議主考學校首先要加強對相溝通班的辦學指導,開課指導,以及派出教師加強輔導指導的力度,來協助提高相溝通班的通過率。其次,要加強自考委考課程考試環節的監管力度,確保相溝通班的辦學質量。
2.高職院校應該采取的措施
參加相溝通班辦學的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自學考試理論研究。在保證辦學質量的前提下,考慮如何減少相溝通班學生的負擔,如對在校期間參加相溝通班學習又不能畢業的學生,通過允許他們全日制畢業離校后還能回校參加課程輔導的措施等來提高通過率。如果委托社會培訓機構來承辦相溝通班的辦學,必須加強監督力度,防止產生對相溝通班辦學的不利因素,以及對普通班的辦學帶來負面影響。
四、結語
總結回顧自學考試相溝通班的辦學發展歷程,目的是為了發展廣東省自學考試,是為了使自學考試不斷邁開新的步伐,探索嘗試新路子。撰寫本文,目的在于能夠提高自學考試相溝通班的通過率,并為今后開展新的自學考試辦學模式起到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曾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職業教育課程相溝通的探索[J].繼續教育,2009,(1).
[2]喬麗娟,李占倫,孔超.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設計與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9,(17).
[3]王吉明.對高職院校如何凝聚自己吸引力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9,(26).
[4]曾仲.高職院校在繼續教育中的優勢——比較視覺下的高職教育與成人高等專科教育[J].繼續教育,2010,(8).
自考教育學相關論文相關文章:
2.自考教育學論文
3.自考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