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教育論文>

    中國高等教育淺析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中國高等教育淺析論文篇二

      《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摘要】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這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論文分析了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并進一步探討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毛入學率 高等教育大眾化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b)-0002-02

      建國初期的1953年,全國僅有高等院校148所,在校生21萬人[1]。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國高等教育不僅在數量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而且在質量上逐步取得了社會的認同。2007年全國已有各類高等院校2321所,高等教育總規模達2700萬人[2]。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數居世界第一,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居世界第二,擠身于高等教育大國的前列。

      1 高等教育總體規模

      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史上,1999年的大規模擴招是一個跨世紀的創舉。從1999年開始,我國高等院校正式開始連續擴招,使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大幅增長,創造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奇跡。到2002年,全國高校在校生已達160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了到15%,我國已步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門檻。高等教育大眾化是我國面向21世紀的戰略性抉擇,它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重大意義。在隨后的幾年里,毛入學率這一指標逐年刷新。2007年全國平均毛入學率達到23%,一些發達的地區,如北京、上海、天津, 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達到了50-70%以上。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數2007年比擴招前1998年增加了5倍多,年平均增長率為21%,遠遠超出國民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現在中國是世界教育大國,但不是世界教育強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2003年度對130個國家的統計數據表明[3],全球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學率是31.3%,中國的毛入學率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我國1999年普通高等擴招率創歷史新高,達到47.36%。從2000年起,擴招率逐漸趨于平緩,我國高等教育正在步入了正常穩步的發展軌道。

      2 研究生教育狀況

      我國高等教育分三個層次:專科教育、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又主要分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博士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處于高等教育的頂端,從某種側面代表了國家高等教育的前沿與水平。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力擴招的同時,研究生的擴招力度也是顯而易見的。2007年招生的研究生人數接近42萬人,是擴招前的1998年的5.7倍,比恢復高考的第一屆(77級)大學生還多15萬人。從1999年至2007年的9年間,研究生的擴招的平均增長率達22%,比相應的普通高等院校擴招率高出1個百分點。祥見表2。

      3 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高等教育的首先要任務是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各種各樣高素質的人才。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選擇符合院校實際狀況的發展戰略,已成為院校的一個新課題。目前日漸興起的高等教育的趨勢,沖擊著各國的教育體制,改變著傳統的教育思想。這種趨勢主要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3.1 教育格局的多元化

      教育格局的多元化是指教育逐步形成多層次、多類型、多布局的教育結構,這是現代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不僅需要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級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建立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結構,實現教育結構類型的多樣化。

      地方高等教育不斷擴大,應用型本科、專科興起是教育格局的多元化的表現形式。目前,我國的高等學校分為中央部委所屬與地方院校兩類,形成中央和地方條塊分割的格局。1998年中央部委所屬院校300多所,約占普通高校總數的三分之一,多為實力雄厚的重點大學。1992年以來,通過共建、調整、合作、合并的方針,改革條塊分割的高校管理體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盡管全國高等院校數增加很快,但中央各部委所屬院校數有減無增,現在僅存100所左右,祥見表3。

      3.2 高等教育課程的綜合化

      現代科技與生產的發展,是以綜合化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課程的綜合化。所謂課程的綜合化,就是使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相互滲透、交叉進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具有解決復雜課題的技能。

      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優越性:1)綜合課程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整體觀念,接近現實生活,易于達成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的統一;2)綜合課程的知識容量大、聯系性強,形式靈活,易于開拓視野,有助于培養學生超越學科界限隨時調整知識內容;3)綜合課程提供多學科的方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想像力、創造力;4)綜合課程更適合開展師生共同參與的探究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可見,綜合課程有助于增強課程的包容力、靈活性、適應力,具有更強的吐故納新的能力,能夠彌補分科課程的局限性。

      目前在各不同國家、不同高等學校中進行的課程綜合化改革,總結起來主要有三種模式:通識教育模式、跨學科研究項目模式和學科重組模式。

      3.3 高等教育的科研、教學、生產一體化

      科研、教學、生產一體化,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學和經濟綜合發展的產物。從宏觀上看,建立以高等教育為主導的、同科研和生產緊密結合的聯合體,將是世界各國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共同模式,它的出現有其客觀必然性。新技術革命和現代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反映了科學理論對新技術的指導作用以及科技對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而大學人才薈萃,智力密集,最能產生新知識、開發新技術,與企業合作就可以把大學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對新興產業的建立、新技術的開發,都能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必須面向現實社會經濟,并服務于現代社會經濟,這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趨勢。

      廣東省在產學研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2006年,通過組織省部產學研結合成果發布會和洽談會,累計發布高校科技成果3000多項,促成省外高校與廣東企業成功對接的產學研結合項目超過500項。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全省實施各類產學研結合項目3200多項,實現總產值1500億元,出口創匯30多億美元。

      3.4 高等教育協作的國際化

      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尤其是通訊、信息、航天技術的發展,大大縮短了各國之間的地理距離,加強了在經濟、科技、文化和教育諸方面的聯系。同時,各國的教育都是國際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面臨激烈競爭。所以,許多國家高等教育幾乎無一例外地以面向世界為前提,使本國的高等教育向國際開放,以促進學術、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和協作。這主要體現在交流辦學經驗、交換情報資料、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和合作研究與開發項目、交換學者和互派留學生等方面。自2002年以來,我國公民出國留學人數每年都超過了10萬人,2005年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1.85萬人,其中自費留學人數為10.65萬人。2006年達12.1萬[8]。

      另外,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高校地位的日益提高,來華留學教育將成為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另一突破口。中國將繼續以擴大規模,提高層次,保證質量,規范管理為來華留學工作的發展目標,計劃到2007年來華留學生達到12萬人。

      3.5 高等教育的終生化

      信息時代的來臨,使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知識的迅速更替,創新的不斷加強,使人類的學習行為不斷普遍化和社會化。他們不但要具備一定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而且還要具備合理的智力結構和不斷更新的知識結構。能否使在職人員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的新型社會生產者,已成為各國迎接跨世紀挑戰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應該把終生教育理論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宗旨。

      繼續教育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一起列為現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組成部分,這將使社會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產生新的飛躍。現代高等教育,無論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還是在大學后的繼續教育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東平.新中國“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A].教育考試信息摘編.2006(10):24-28.

      [2] 2000-200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OL/EB].

      [3] 周滿生.從國際視角看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創新[OL/EB].

      [4] 中華人民共和國2000-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OL/EB].

      [5] 米紅,郭書君.未來十年我國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狀況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J].教育與經濟.2005(1):30-34.

      [6] 薛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導刊.2006(1):98-100.

      [7] 巴巴拉.G.戴維斯.教學方法手冊[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247-273.

      [8]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6[M].北京:統計出版社.2006:795-826.

    中國高等教育淺析論文相關文章:

    1.淺析中國高等教育論文

    2.中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

    3.淺議高等教育論文范文

    4.淺議中國大學教育論文

    5.中國高等教育論文精選

    6.中國高等教育論文

    25176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 日本在线xxxx|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一级试看120秒视频| 黑人太粗太深了太硬受不了了 | 99re66热这里都是精品| 男人j桶女人p免费视频| 欧洲美女与动zozo|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777奇米影视四色永久|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无线码|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国产在线看| 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免费一夜七次郎| 抬头见喜全集免费版| 全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美女翘臀白浆直流视频| 好爽好深胸好大好多水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嘟嘟嘟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中文| а√天堂资源中文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