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方向論文
考察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教育技術自誕生起,就不是教育,也不是技術,而是教育與技術統合的客觀存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技術學方向論文,供大家參考。
教育技術學方向論文篇一
《 外科護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
摘要:目的:對醫學院校當中的外科護理學在教學過程當中實行現代教育技術所具備的實際價值進行討論。方法:選取我院附屬醫學院當中的2014屆外科護理專業的學生,并且從中抽取80名學生作為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將80名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40名學生,對參照組學生應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對實驗組學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以一個學期作為一個周期,以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學生對課堂滿意度為主要考察項目。結果:實驗組的學生對于課堂的總體滿意概率為95%,期末考試成績的優秀概率為87.5%;比起參照組的總體滿意概率65%以及期末考試成績優秀概率67.5%相比,均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醫學院校當中,進行外科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實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因此可以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外科護理學;教學模式
在進行外科護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實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為教學提供很多非常豐富的教育信息以及資源,能夠讓臨床護理課程的內容以及授課形式都產生非常大的變化。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模式,讓教學從傳統的說教變成了靈活生動的主動學習[1]。本文將針對現代的教育技術在外科護理教學當中的實際應用進行探討分析,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結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附屬醫學院當中的2014屆外科護理專業的學生,并且從中抽取80名學生作為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學生年齡15~17歲,平均年齡(16.98±1.11)歲,都是通過統招入校,均為女生;相對的任課教師也全部為女性,年齡22~54歲,平均年齡(35.37±1.92)歲。
1.2方法
1.2.1分組
將80名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40名學生。
1.2.2方法
對參照組學生應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對實驗組學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主要包括:設置虛擬情境協助教學:教師可以適當綜合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內容的需要,使用模擬程序來創造出逼真的急救畫面,建立起身臨其境一般的虛擬情境,讓學生們從中尋找問題并且進行思考;構建完善的師生交流渠道:教師可以建一個班級內部的QQ或者微信群,在群中進行學習資料的群分享,還可以通過群聊來對學生討論的內容中一些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及時答疑解惑。另外還可以適當調整課堂座位,讓學生能夠與老師親近接觸,避免傳統的講臺教學。
1.3觀察指標
以一個學期作為一個周期,以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學生對課堂滿意度為主要考察對象。期末成績以百分制為準,80分以上即為優秀,優秀概率是優秀人數與總人數的比值;學生對課堂的滿意程度通過訪談以及問卷調查來進行,分成滿意、中等、不滿意三種,總體滿意概率是滿意人數和中等人數的總和與總人數的比。
1.4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當中,我們主要采用的是SPSS18.0統計學軟件包來對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對于計數資料我們采用(n,%)表示,并且采用卡方來進行檢驗。若是P<0.05,則表示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調查研究,實驗組的學生對于現代教育課堂的總體滿意概率為95%,期末考試成績的優秀概率為87.5%;參照組的總體滿意概率65%,期末考試成績優秀概率67.5%。
3.討論
本研究說明現代教育技術在進行外科護理教學的過程中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一研究成果也基本和牛曉明[2]老師在其著作當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外科護理學在臨床中具有極高的前沿性以及實踐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體系也變得越來越完善,但是在教學環境當中暫時還非常缺乏讓學生們實踐的機會,特別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刻板地根據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的內容制定教學方案,基本上不會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甚至不會考慮學生是否能直觀地理解所傳授的知識。而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和支持下,教師可以建立起真實的情景模式、還可以開通師生交流渠道,及時分享教學內容,學生還可以及時將自己的問題與老師進行溝通,并且解決。在現代教育技術的環境當中,學生能夠將書本當中的抽象知識轉化成大腦當中的真實情景,更加利于學生接受,讓教學的過程以及教學的效果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在這樣的條件下,傳統的教學模式自然無法繼續生存[3]。在實際教學當中,實行現代教育技術很好的彌補了在外科護理學科目教學過程中不能與臨床經驗相結合的缺點,同時還間接的提升了老師的教學能力,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地調動了起來,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多向思維技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并培養其專業技術能力[4]。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醫學院校當中,進行外科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實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因此可以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龔遠林,王健,張曉林.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5(09):172.
[2]牛曉明.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現存問題及優化教學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4):155-156.
[3]董亞娜,楊娟,張艷慧,等.案例中心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11):70-71.
[4]陳春燕.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06):39-40.
教育技術學方向論文篇二
《 小學數學現代教育技術運用 》
摘要: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教育已經逐漸摒棄傳統教學方案,采取現代教育技術對策,使得小學生數學成績有了一個質的改善。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起點,應該使用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活躍課堂氛圍,保證學生們對學習充滿好奇與動力,使得學生們能夠時刻保持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初期便開始培養與同學們之間的合作關系。從教師角度出發,應該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鍛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本身要與時俱進,對各項新型技術熟練掌握,并教會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以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接下來本文中將根據傳統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缺點與不足進行分析,詳細闡述現代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效益。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數學;教育效益研究
從現代的教學發展模式來看,相較于傳統的教學體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更易接受現代教學理念,學生們的課堂氣氛不再枯燥單調,更多新型技術已經走進了小學生的課堂中。小學數學本身是一門鍛煉學生智力的學科,但是學生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所以,針對這種現象,現代教育技術明顯使得課堂氣氛得到改善,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更加偏愛,保證學生的智力得到了及時的鍛煉,更快速地使學生融入到學習之中,保證學生在小學數學中的成績顯著提高。
一、小學數學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板書的教學模式,即在課上單純地利用黑板為學生講解所有知識點,然后再練習相關習題。這樣的上課模式并不能使學生提起高度的注意力,學習氛圍也不是十分活躍,使得課堂環境過于呆板,學生學習熱情低下。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們現在正處于學習初期的現狀考慮不周,學生自身沒有一個自主學習的意識,所以在教師講完題以后,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學以致用,最終導致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較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較差。
二、小學數學現代教育技術中的效益探究
(一)充分活躍課堂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自從現代教育技術引進以來,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課堂教學模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依賴現代高端技術來使得學生對立體幾何有一個十分詳細的認識,摒棄了傳統的枯燥教學的模式,學生能夠對知識有了更廣泛的了解,教師不需要使用實體的幾何模型來使得學生們深刻了解,通過多媒體的技術,教師快速為學生展示各種幾何模型的形狀,對于幾何圖形的各項計算與延伸也可以清楚地講述,保證學生時刻保持清晰的思維,利用這項技術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快速的提高。
(二)創設合格的學習情境,鍛煉學生解題思路
課堂的學習應當更注重教學的方法,在創設合格的學習情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小學的數學教學進行改造和升級,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有很多比較抽象的部分,這就要求開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們則要化抽象為具體,把抽象的內容簡化,利用多媒體工具開展“數形結合”方法,還可以進行一些數學實驗,教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學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各種數學現象進行探索分析,提高自己主動提問的能力與思考的積極性,建立自身獨立思考的方法體系,深入數學問題的探索。
(三)培養合格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充當著課堂的主人的身份,學生一味地配合教師的思路學習,從而使得自己的想法受到一定的禁錮,影響了自主發揮能力。而現代教育技術的引進,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互換,學生們在課上能夠做自己的主人。教師與學生之間培養一個良好互助的關系,保證師生之間的合作之情,使得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將自己的疑惑全面地體現出來,不畏懼教師的嚴厲,勇于提出自身的質疑,保證教師隨時了解到學生的疑難與困惑,并且能及時為學生解決所有問題。
三、如何提高學生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
(一)教師與時俱進,熟練掌握各項新型技術
在現代新型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要想保證學生充分接受現代教育技術,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與時俱進,保證自身對現代教育技術有充分的了解。例如,學生在學習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應用題中出現的各項要求一一表現出來,避免出現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不透徹的情形,然后根據學生出現的困惑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保證學生在對多媒體教學法充滿熱情的前提下能夠使得自身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最終真正改善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
學生在課堂以外要想自己學好小學數學,必須也要學會利用這些新型技術,如學習機、掌上電腦等等。教師在課堂以內能夠保證及時解決學生的困擾與疑惑,但是在課堂外,學生不能夠及時請教教師,便只能夠通過這些技術來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益,所以,教師在平常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多媒體技術,保證自己能夠在課下沒有教師的幫助時也能夠自主將疑惑及時地解決,使得自己的數學成績隨之提高。
四、結束語
由上文中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現代教育體系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小學生日常接觸的新型技術越來越廣泛,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端。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能使得學生快速適應,也不能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所以,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是十分必要且十分有好處的。教師可以通過這項教育方案在課上隨時創設一個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使得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得更加高昂,學生們能夠隨時保持一個清晰的思路,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相互合作,使學生可以對學習充滿足夠的熱情與動力,教師也能夠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對學生實施針對性教學,保證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有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廣生.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4).
[2]劉波,高海紅.還原歷史復雜性:消解高中歷史教學危機的內在理路.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4).
[3]梁慕嫻.高中歷史教學與初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分析.教育界,2013(32).
[4]厲棟棟.高中歷史教學滲透挫折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學科教學:歷史.浙江師范大學,2014.
有關教育技術學方向論文推薦:
教育技術學方向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