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財務管理論文(2)
工業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篇二
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管理分析
摘要:本文針對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管理方面進行了簡單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小微工業企業是指從業人員300人及以下,且營業收入在 2000萬元及以下的工業企業。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管理的含義是指從產品的設計到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的整個過程中,企業圍繞所有耗費而發生的制造成本、各項費用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成本水平是小微企業的生命和競爭力,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僅面臨著經濟環境突變、沉重的稅負和同業之間的相互競爭等各種外部威脅,同時還要承受股東要求分紅、職工要求改善待遇的內部壓力。企業主要通過創新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銷量以及降低成本來抵抗內憂外患。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可以避免因提高售價而引發供應商和經銷商相應提高價格的要求和增加流轉稅帶來的問題。尤其是小微企業綜合成本中的產品成本和經濟效益存在著緊密聯系,財務工作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管理水平越高,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就越大,同樣企業的附加值也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小微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把加強財務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以財務管理來帶動和促進企業其它各方面管理工作,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企業整體素質的目的。
財務管理是企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并不令人滿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財務管理側重于宏觀需要,缺乏市場觀念:財務管理本身是企業的一項綜合管理,其主體應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動力也應來自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而實際上大多數小微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財務管理普遍側重于宏觀需要,而忽略了財務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效用。它們實施的成本管理僅局限于遵守和執行國家頒布的財務法規,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或為了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工作。
2 財務管理觀念落后,方式老化:許多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管理片面,僅僅將財務管理的范圍局限于企業內部生產耗費過程,而忽略了對其他相關企業和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管理,只注意生產過程中的管理,而忽視采購過程中和銷售過程中的管理,只注意制造產品的生產成本,而忽視企業正常運轉所需資金來源的融資成本,以及高速增長的人力資源成本。一些小微企業的事前財務管理薄弱,財務預測、決策等缺乏制度性、規范性,財務計劃也缺乏科學性,因此就造成事中事后財務管理的盲目性。在具體核算中只注重財務成本卻忽視管理成本,注重生產成本核算卻忽視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成本和生產要素合理組織過程中的成本的核算。大部分的小微企業成本管理的手段仍然處于手工操作階段,IT技術在財務管理活動中很少真正發揮作用。
3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資料失真:大部分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方法單一.構成簡單,不能深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過程,不能提供各個環節中的財務信息,以及各個環節中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另外,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對象僅局限于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給決策人員、管理人員所需要的資源、作業及產品等信息。
小微企業財務工作管理存在的問題是影響小微企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下面根據小微企業財務工作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優化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首先,樹立財務管理的系統觀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小微企業應將財務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看待,注重整體與全局。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范圍、對象、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研究與分析。財務管理不能僅局限于產品生產過程,應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產品的設計、技術的開發、售后服務成本的分析等。財務管理范圍也不能僅局限于產品的生產成本,還要考慮融資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物流成本等,爭取將綜合成本降到最低,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和生存空間。同時,成本管理的內涵應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成本、環境成本等。
其次,引入先進的現代企業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在現代工業企業中,間接費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許多費用發生在制造過程之外,間接費用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其可歸屬性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傳統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已經破綻百出,引進先進的作業成本法迫在眉睫,對于小微工業企業更是如此。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先進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它能夠適應靈活多變的個性化生產需要和當代高新技術的制造環境。作業成本法以顧客鏈為導向,以價值鏈為中心,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強調協調企業顧客的關系,從企業全局、整體出發,協調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作業成本法要求企業物資供應環節、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等的各項作業連續同步,消除作業流程中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使企業整體得到優化、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作業成本法改革了制造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并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趨于一致,極大地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性。作業成本法以更精確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更加符合現實。最重要的是,它注重對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進行分析,不是就成本論成本,而是通過對各個環節作業活動進行跟蹤反映,達到對最終產品所有作業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效果。
第三, 加強管理人才培養,提升員工成本管理意識,首先不論是企業主管、生產或財務負責人,還是普通員工,都應當樹立財務管理意識,通過宣傳等方式使財務管理意識融入到企業的文化;其次要加強全員財務教育,使大家理解本職工作與企業的關系,把被動管理員工進行成本管理轉變為員工自覺進行管理。同時小微企業要大力加強財務管理的人才培養,克服人才對小微企業成本管理的制約,盡可能的增加財務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支出,創造財務管理人才成長的機會和平臺,大膽地在財務管理人才隊伍上推陳出新,大膽啟用新人,提供給新人成長、鍛煉的舞臺,積極快速的吸收新方法、新制度和新變革。
看了“工業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