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綜述格式
醫學論文綜述格式
論文是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的方法,而論文格式是論文給讀者的第一印象。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醫學論文綜述格式,謝謝你的閱讀。
醫學論文綜述格式
前言
用 200~300 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于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主體
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點及其理論根據,從而反映作者的見解。為把問題說得明白透徹,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述。這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向預測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②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并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
②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準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主體部分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1) 縱式寫法 “縱”是“歷史發展縱觀”。它主要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后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劃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軌跡。縱式寫法要把握脈絡分明,即對某一專題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動態作扼要描述,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取得了什么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后發展趨向如何,對這些內容要把發展層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緊密銜接。撰寫綜述不要孤立地按時間順序羅列事實,把它寫成了“大事記”或“編年體”。縱式寫法還要突出一個“創”字。有些專題時間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時就要抓住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詳細介紹,而對一般性、重復性的資料就從簡從略。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做到了詳略得當。縱式寫法適合于動態性綜述。這種綜述描述專題的發展動向明顯,層次清楚。
(2) 橫式寫法 “橫”是“國際國內橫覽”。它就是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橫式寫法適用于成就性綜述。這種綜述專門介紹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論、新觀點、新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等等。因為是“新”,所以時間跨度短,但卻引起國際、國內同行關注,紛紛從事這方面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如能及時加以整理,寫成綜述向同行報道,就能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3) 縱橫結合式寫法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采用縱式與橫式寫法。例如,寫歷史背景采用縱式寫法,寫目前狀況采用橫式寫法。通過“縱”、“橫”描述,才能廣泛地綜合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趨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提供參考依據。無論是縱式、橫式或是縱橫結合式寫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資料,客觀公正地如實反映;二要分析透徹,綜合恰當;三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四要語言簡練,詳略得當。
總結
主要是對主題部分所闡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重點評議,提出結論,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提出贊成什么,反對什么。
參考文獻 寫綜述應有足夠的參考文獻,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證者的勞動及表明文章引用資料的根據外,更重要的是使讀者在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時,提供查找有關文獻的線索。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關于醫學的論文范文
轉化醫學在中醫學的應用探討
摘要: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作為當今世界醫學研究的新潮流,是從1992年美國《Science》上首先出現B-to-B的概念后,在1996年英國《Lancet》上正式提出Translational Medicine這一名詞的。由于其理念符合當前醫學以“患者為中心”的研究思路,迅速激起了醫學界的共鳴,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
中醫學是我國醫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轉化醫學時代到來之際,盡快融入到其中,對中醫學未來的發展具有戰略性作用,但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和特點,這就決定了制定適用中醫學特點,充分發揮其優勢的轉化醫學研究思路至關重要。
1 轉化醫學的基本概念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或稱醫學的轉化科學(translational science in medicine)是2003年由美國EA.Zerhouni在Science上發表的NIH路線圖計劃中提出并確定的[1]。NIH將轉化醫學定義為:在實驗室體外發現和動物體內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人體試驗,強化臨床研究,驗證其效果及安全性,并在臨床實踐中加以推廣應用。轉化醫學就是從實驗臺到病床,再從病床到實驗臺連續反復,不斷完善的過程。
2 轉化醫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轉化醫學的產生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隨著基礎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分工越來越細,對從事基礎醫學研究人員的專業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基礎研究漸漸與臨床工作分離,導致兩者之間出現了明顯的脫節,因此客觀上也迫切需要在兩者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促進其進一步健康發展。
而且,當前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依賴于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使用,但由于臨床醫生知識的局限性,對于基礎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并不了解,所以很難深入到分子、細胞及基因水平深層次地認識臨床中遇到的問題,致使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效率大大受到限制。同時基礎研究、藥物開發與臨床工作之間缺乏快速轉化的有效機制,使得這種固有的屏障更加阻礙了研究成果轉化的速度。因此,通過多學科優勢互補、聯合攻關,推動醫學進一步向前發展是大勢所趨,轉化醫學正是順應了國際醫學科學發展的新形勢,才迅速發展起來。可以預見,轉化醫學研究模式必將引領世界醫學開創新紀元。
3 轉化醫學的研究內容
轉化醫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醫學研究模式,是由包括分子生物學、臨床醫學、生物信息學、化學以及材料科學等眾多領域參與并共同組成的團隊,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以“病人為中心”理念的指導下,采用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技術,針對臨床中提出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的基礎研究,并通過往復式的交互溝通,迅速獲得可以用于臨床的新技術和方法,以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加快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的效率和速度。
4 轉化醫學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4.1 充分體現中醫學特色和優勢 中醫學是我國醫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發展之始就體現了轉化醫學的基本理念,即從臨床到基礎理論再到臨床的發展過程,但是由于其與現代醫學研究方法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中醫學中建立轉化醫學研究模式必須在遵循其自身發展規律和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的特色和優勢,針對證候的辨證分類、治則治法、方藥運用、證候傳變、療效評價等關鍵環節,從臨床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廣泛吸收和應用多學科交叉知識,合理運用現代科技研究成果,開展不同層面的癥候發生、發展、分類、治法方藥和療效評價相關聯的敏感性生物標志物群的篩選,并給予其臟腑和四診信息定位等的中醫內涵及其臨床應用研究[2]。
4.2 在中醫學中全方位推進轉化醫學體系建設 轉化醫學的興起和發展給中醫學的發展帶來了可喜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其建設將為進一步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為中醫學走上國際醫學之林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所以全面推進中醫學中轉化醫學體系建設將開創中醫藥輝煌發展的新紀元。
首先,應該重視中醫界轉化 醫學人才培養。當前中醫藥基礎研究的人才隊伍建設還比較薄弱,整體科研水平相對較低,知識結構也比較單 一,學科滲透和交叉能力欠缺,對國際醫學進展和前沿動態信息了解遲緩,創新動力不足,因此在中醫 教育,特別是高層次的研究生階段,培養中醫基礎理論及 臨床技能扎實又具有良好的現代醫學研究知識和技能的中醫復合型人才,是決定轉化醫學在中醫界未來 發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必須從頂層設計和制定中醫學轉化醫學研究體制。中醫學轉化醫學研究的過程涉及諸多學科、眾多部門,包括基礎研究、臨床 工作、新藥研發、市場營銷、患者需求及其他多個邊緣學科,目前各個環節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只有在頂層及政府部門設計和制定行之有效的體制,才能將各部門、各學科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研究團隊,從而為建立體現中醫學特色的轉化醫
學體系奠定基礎,僅靠一般的研究和醫療機構是無法完成的。
最后,還要積極探索適合中醫學發展的轉化醫學運行機制。中醫學積極開展轉化醫學研究,緊跟國際醫學發展的潮流,將促進中醫藥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但中醫與西醫存在諸多不同,其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獨立的理論體系,所以必須探索適合中醫學發展的轉化醫學運行機制,比如雖然中醫學具有先進的防治疾病的理念,但其技術手段仍比較落后,存在嚴重的創新不足,在基礎研究方面還很難規范化和標準化,而且中醫臨床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尚不完善,因此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困難還很多。所以,轉化醫學的興起對中醫學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以臨床為基礎的中醫藥研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為中醫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5 討論與展望
目前,國內轉化醫學整體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全國各地也逐漸建立了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召開轉化醫學高峰論壇,傳播其方法和理念,而且其已經被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將其納入了《健康中國2020》科技支撐戰略,加強了政策的導向作用,在轉化醫學研究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但是盡管如此還是應該認識到,我國的轉化醫學研究水平與國外比較尚有較大差距,特別是中醫學的轉化醫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在以后的中醫學研究中重視轉化醫學研究模式的 應用和體現,加快中醫轉化醫學體系建設,是中醫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挑戰和機遇。
參考文獻:
[1] Zerhouni E.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302:63-72.
[2] 蔡紅兵,楊明會,孫學剛,等.中醫中藥應盡快納入轉化醫學的軌道[J].新中醫,2011,5(43):8-9.
看了“醫學論文綜述格式”的人還看:
5.科技論文綜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