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畢業論文>教育類論文>心理學類>

    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與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科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門較為成熟的心理學分支學科。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篇1

      淺談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摘 要: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其今后的生存發展,近年來,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逐漸加重,如考試作弊、日常交往不誠信、求職簡歷虛假等,這不僅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信譽,還嚴重降低了高校德育教育質量,為改善這種現象,本文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并針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缺失;社會心理學

      前言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生誠信問題越來越差,很多高校的誠信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對于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學等角度,對于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誠信問題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本文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探析影響大學生誠信問題的因素,并針對其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有效地改善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

      1.大學生誠信問題的具體表現

      1.1考試作弊

      對于大學生,其首要任務就是學業,大學生只有完成好學業,才能順利的畢業,走向社會。然而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誠信的現象,即考試作弊、抄襲作業,特別是考試作弊在高等院校屢見不鮮。雖然很多高校對考試作弊有十分嚴厲的處罰,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學生考試作弊,嚴重的表明大學生在學業上缺失誠信。

      1.2日常交往不誠信

      大學生在日常交往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不誠信的現象,例如有的大學生不想去上課,就找理由說生病請假;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后,有的大學生會說謊,隱瞞事情真相;在與家人交流時,隱瞞自己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很多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發現,大學生不守時、不誠信的現象經常發生,有的學生上課經常吃到,甚至有的學生不去上課,這些都表明當代大學生日常交往中嚴重缺失誠信。

      1.3求職簡歷虛假

      近年來,社會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后,無法找到稱心如意的好工作,對此,有的大學生在畢業求職中,為了引起用人企業的注意,提高自身的面試通過率,大學生會造假求職簡歷,如偽造學習成績、購買英語四六級證書、編造學生干部任職情況、造假獲得的榮譽獎勵等,在面試過程中,過于夸大自身的某項技能或能力,當簽訂就業合同后,又另謀出路,從而對用人企業造成損失,這些都是當代大學生不誠信的具體表現。

      2.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2.1動機需要

      動機是激發個體活動的主要指導思想,同時動機還會導致個體朝著某項心理傾斜,對于大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成績、榮譽稱號、學生干部等無一不是大學生追求的目標,但很多時候,學生的能力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因此,有的學生為了追求成功,就會做出不誠信的行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動機需求是引起大學生不誠信的重要原因,以考試作弊為例,考試成績、名次,并且伴隨著的獎學金、榮譽稱號都會對大學生產生影響,大學生為了滿足自身的內心需求,作弊已經成為第一意識,而作弊被抓,并且帶來的懲罰,已經無法掩蓋學生的動機需求,這就是大學生甘愿冒險,也堅持作弊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大學生看來,誠實守信所付出的代價是必然的,而違反誠信,受到的懲罰確實偶然的,因此,有的大學生會抱著僥幸的心理,在考試過程中作弊。

      2.2精神理論角度分析

      對于人的人格結構,主要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構成,本我是指人的本能,而自我、超我是在接觸外界環境中,逐步形成的,在現實社會中,對自我、超我進行道德要求是不現實的,因此,很多個體會在現實中做出選擇,即便做出的選擇與自己內心相沖突,這也就是大學生明知道考試作弊不道德,仍作弊的原因。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大學生經常會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潛意識中的情感、傾向,有的大學生會在別人身上看到不誠信,并以此為借口,解釋自身的不誠信行為,如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的學生會認為他們的作弊手法比較高超,其考試成績是依靠作弊獲得的,這樣他們就能為自己的作弊找一個好的理由,以此來解脫自身的心理枷鎖,為自己的不誠信行為尋找到心理支持。

      2.3社會交換理論分析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避害趨利是人的基本行為,每個人都希望在交換過程中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當某種行為為個體帶來極大的利益時,個體就會重復這種行為。可以說,大學生的誠信與否都是為了其本身的利益最大化,當大學生誠信行為帶來的利益少于不誠信行為帶來的利益,大學生就會趨向于不誠信行為。有的學生發現其他同學弄虛作假,不僅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還會獲得很高的利益,而自己堅持誠信行為,卻沒有獲得更高的利益,大學生就會模仿其他同學的行為,也參與到弄虛作假的行列中,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從眾行為,這樣能為自身的心理尋求一種安全感,這也是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3.重建大學生誠信的措施

      3.1注重教學管理的誠信

      教育的誠信與否會對大學生的誠信行為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高等院校在進行教學管理時,必須樹立誠信教學觀念,嚴禁不誠信行為的發生,這樣學生就會受到學校、教師誠信的影響,自覺的規范自身行為,從而達到誠信教育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課外環境,滲透各種誠信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3.2建立完善的失信懲罰機制

      為實現高校的誠信教育,高等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一套完善的誠信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致力于構建一個誠信校園,只有從制度上落實誠信管理,才能真正實現誠信,才能獲得良好的誠信教育效果。高等院校應該將誠信教育和懲罰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促使大學生能用誠信意識指導其誠信行為,同時要建立相應的失信懲罰機制,對失信嚴重,或者多次失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處罰,這樣就能避免學生喪失堅守誠信的底線,從根本上約束大學生誠信行為。

      3.3注重誠信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有效結合

      對于誠信問題,不僅僅是道德上的問題,還是心理健康問題,因此,高等教育應該將誠信教育與心理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規范學生的本我,并處理好學生自我和超我之間的關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信用。社會心理學表明,人經常會利用獲得的信息來調節自我,并且會根據榜樣行為,約束自身的行為反應,因此,在誠信教育中,要注重發揮榜樣的作用,用榜樣帶動大學生樹立良好誠信意識,從而有效地推進大學生誠信行為培養。

      4.總結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動機需要、從眾心理是造成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環境下,高等院校需要注重教學管理的誠信、建立完善的失信懲罰機制、注重誠信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有效結合,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誠信意識,規范自身的誠信行為,全面改善當前大學生不誠信問題。(作者單位:吉林俄語專修學院)

      參考文獻:

      [1] 謝雯.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22):125-126.

      [2] 強成文,錢婷婷.社會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誠信缺失行為分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2,(03):130-131.

      [3] 費玨瓊.對大學生不誠信心理的分析及對策[J].教育界,2013,(19):119-120.

      [4] 趙石強.大學生群體極化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09):99-101.

      [5] 劉育兵.和諧社會視閾下大學生誠信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3.

      [6] 沙莉.大學生誠信考試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業教育,2014,(01):167-168.

      >>>下頁帶來更多的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

    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與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科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門較為成熟的心理學分支學科。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社會心理學論文發表篇1 淺談大學生誠信問題的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社會心理學論文3000字
      社會心理學論文3000字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或者某些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表現。而這種心理學影響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會環境對人的外在影響,進而形成綜合的心理素質

    • 關于社會心理學論文2000字
      關于社會心理學論文2000字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就人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響他人,又如何互相關聯的種種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科,包括社會中的自我、社會信念與判斷、行為和態

    • 社會心理學畢業論文
      社會心理學畢業論文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不是以社會為代表的心理學研究,或者說研究的對象不是社會,而是個人在社會的社會心理學會屬性表象的反應。下文

    • 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論文
      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論文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

    35329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 扒开女人内裤边吃奶边摸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天天久久影视色香综合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男女同房猛烈无遮挡动态图| 女子校生下媚药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国产| nanana最新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 男女xx00动态图120秒|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18到20女人一级毛片|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二代妖精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中文字幕久久久|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六月丁香综合网|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一级毛片aa高清免费观看| 污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