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2)
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篇2
淺談基于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下的低碳環境成本會計
環境污染加劇使得人們呢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關注社會環境變化。環境與社會之間是共生共存的關系,為此,經濟發展應當兼顧環境問題。能源緊缺以及污染研究需要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關注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基于此,本文針對環境背景形成了有關環境成本會計的討論。希望能夠對有效改善環境問題與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幫助。
一、概念綜述
作為一門上比較新的研究領域,環境成本在很多問題方面仍需探討,為此加強對環境成本概念進行認知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針對環境成本的理解有差異性,不同角度得出的概念結論也各不相同。
(一)專門機構定義
量和過統計署曾經發布有關SEEA的內容,并對環境成本如下定義:主要是一泓為了避免發生環境污染與破壞的費用成本部分以及回復自然,提升環境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的總支出部分。也就是能夠代表了自然消耗以及質量減退情況的實際支出內容。
(二)專家定義
費曼教授:基于經濟學角度進行分析發展,環境成本與收益之間存在必然關系,環境情況發生改變則會造成企業的生產成本發生變化,量化指標就是環境收益。
A.ROBSON則認為,環境成本本身屬于企業在經濟活動當中發生的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成本內容。主要包括環境損失以及費環境損失兩個部分。這個過程中,環境損失主要是指因為生產活動造成的對自然資源的使用與消耗。
日本經濟學者克彥指出,自然資源成本以及環境、安全成本是構成環境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環境學者則認為,環境成本屬于企業在進行生產活動當中用來完成環境質量回復以及生態消耗價值。
二、低碳環境成本會計的重要性
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安站的可持續路徑,其具有促進企業發展的健康環保與可持續,將原本隱性化的環境成本問題擺在桌面上能夠讓企業對自身經濟行為的環境成本消耗形成理性認知。
同時,開展低碳環境成本會計工作同樣也是企業兼顧社會責任的重要表現,加強環境會計研究深度與廣度將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環境會計的長足發展,為企業帶來勃勃生機。與此同時,因為低碳環境概念的影響,企業也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經營發展思路,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員工職業素養,進而綜合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
三、低碳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環境成本會計研究
我國在進行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方面的研究已經超過了二十年,這個過程中從理論角度與實踐角度都取得了一定的乘積,低碳經濟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為進一步促進環境成本會計的水平深度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賬戶設置
在進行環境成本會計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賬戶設置,形成賬戶系統。
環境成本賬戶管理主要針對的是應用在企業環境支出方面的成本。此項賬戶主要是成本賬戶。
(二)環境成本歸集
1、環境成本歸集層程序
在進行低碳環境下的環境成本會計研究過程中需要完成對成本內容的歸集,這是實現企業生產環境負荷情況的重要內容。歸集需要結合環境業務下發的相關原始憑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明細記錄,最終結合系長情況形成結果(具體如下圖2.)。
2、環境成本歸集方式
作業成本法:基于產品的實際消耗,形成資源消耗成本內容。產品消耗當中的內容應當包括對環境成本的相關動因分析。避過將動因比率進行綜合分析,并分配在相應的產本成本當中。
3、賬務處理方式:
(1)直接計入環境當中的成本發生情況
借項:環境成本;貸項:原材料
(2)簡介計入環境成本發生情況下,應擔根據一定的分配方式進行具體配置,并進行相同的財務處理。
環境成本的分配是建立在環境成本歸集基礎之上的研究,在成本歸集環節,各項環境成本己經按資源動因歸集在環境成本庫中了。因此,在環境成本的分配環節,要將各成本庫中的環境成本再按作業動因分配到產品成本中。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資源與環境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一項重要矛盾內容。經濟發展必然造成與環境之間的對立,甚至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障礙。低碳概念的產生令企業在發展中開始關注節能減排,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為此,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中開始將側重點放在可持續發展上來,基于環境成本角度分析,提升企業環境成本會計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2.環境會計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