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
近些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深,人們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環境會計也正是在此種環境問題越發嚴重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篇1
淺議低碳經濟下環境會計的發展
摘 要 企業環境事件導致的經濟后果越來越多,全球掀起環境保護熱潮,許多國家開始對環境會計越來越關注,而我國的環境會計至今尚未真正起步,根據環境管理會計主體、計量的特殊性,結合低碳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建立環境會計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 低碳經濟 環境會計 發展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及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環境對人類的懲罰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低碳經濟”其實質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老思路,它適合環境會計的核算要素,為環境發展提供了機遇。
一、環境會計的內涵
公認的環境會計是指記錄和披露環境污染、污染防治、開發及利用的成本費用,并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環境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
環境會計的特殊性表現在:第一,會計主體的特殊性。由生態資源既對當地產生影響,又對全局產生影響,這使環境管理會計的主體范圍大大擴展,并呈現出宏觀會計的顯著特點。第二,計量的特殊性。一是很難用貨幣計量,二是如森林覆蓋率等項目用貨幣計量不能說明問題。所以,環境管理會計的計量應采用貨幣與非貨幣兩種計量方式,即復合計量方式。同時,要把這兩種計量統一在環境會計的核算體系中,并且使兩者在需要時能進行轉換。
二、我國低碳經濟下發展環境會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當前,氣候問題成為了國際社會國別合作與博弈的焦點,提高碳的生產力成為環境會計考核的重要指標。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由于煤炭使用效率低下,導致工業生產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溫室效應。正是由于我國工業的“高碳”,在2009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會議上,某些西方發達國家抓住這個要害大做文章,使我國外交壓力陡增,疲于應付。
由于受國際社會多方面的牽制,我國也無法廉價使用國際油氣資源,因此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使用煤炭資源,但是煤炭屬于“高碳”能源,現在還不能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的碳排放。從整體層次上講,我們將如何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合理解決社會與資源的問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三、低碳經濟下環境會計體系的完善
在煤炭行業建立環境成本會計是一種創新,并有其獨特的意義。一是將環境會計主體從企業內部擴展到企業外部,以煤炭礦區為會計主體,將煤礦產煤帶來的正效應與煤礦產煤對礦區造成的負效應進行抵消,為計算煤炭礦區“綠色GDP”提供直接依據。二是在推進煤炭資源有償使用的進程中,將儲存的資源價值以“折耗費用”的方式納入環境成本會計范疇,徹底改變長期以來礦產資源不計價值的現狀。三是將煤炭行業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的支出納入環境成本會計范疇。
環境會計體系的完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改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
目前,環境事項的披露方式主要有五種:年度報告;內部工作會議記錄;單獨報告;會計報表附注;董事長的報告。它們提供的信息只能是以貨幣計量的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的信息,對于關于企業環境績效的信息以及由環境問題可能引發的潛在的負債和風險,這些也都無法表示出來。
會計準則是會計工作的標準和準繩,制定環境會計和信息披露準則對于規范和推廣環境會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面對“低碳”經濟,首先要求各政府部門的參與,將環境會計核算、監督列入會計法,以法律形式確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擴充報表體系,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防止有關部門和企業的短期行為;最后,設立環境會計制度,即依據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有關環境原則設計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二)建立合理的賦稅制度
如何從稅收上給予引導、利用稅收杠桿使資金合理地流向低碳企業、發展低碳經濟,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安福仁認為,“現階段征收碳稅存在的難題除了費改稅本身會碰到一系列的難題外,碳稅以什么為標準進行征收、污染物排放劑量的考量都存在一定的難度”。蔡昌認為,“征收碳稅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碳排放量,但并不一定能把企業導向低碳經濟發展的軌道上來,企業完全可以發展其它的經濟模式。單就發展低碳經濟來說,對低碳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能夠起到更好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因此要發展中國的低碳經濟,不宜采取單一的模式,最好的策略是稅收優惠與征收碳稅齊頭并進,雙管齊下。
(三)加強政府部門對環境信息披露的監督和宣傳
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往往存在不全面、不如實披露對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履行的現象,而社會公眾要求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國家審計機關進行的專項環境審計可強化對環境會計的再監督,有助于環境會計的創建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斷完善。加強政府部門監督和宣傳,不僅僅是一個會計問題,還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四)不斷提高行業財會人員素質
環境會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性應用學科,要求不僅要具備環境會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還要具備與其交叉的相關學科知識。因此,必須不斷提高行業財會人員素質,一方面要讓行業財會人員充分了解環境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交叉相關學科知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財會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修改或擴展環境會計目標,進一步完善環境會計的理論。
參考文獻:
[1]謝曉峰."低碳經濟"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的影響和意義.會計師.2010.
[2]黃靜.從煤炭企業的環境投資成本與效益看環境會計應用.內蒙古煤炭經濟.2001.
[3]宋長明.淺析建立我國環境管理會計的必要性.經貿財會.2009.
>>>下頁帶來更多的經濟環境會計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