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環境論文(2)
網絡經濟環境論文
網絡經濟環境論文篇2
淺析網絡經濟環境下網絡審計
網絡技術(InternetTechnology)即IT業已為人們所熟知,全球網絡化以勢不可擋之勢迅速滲透到各個領域,對 社會 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著深層次的 影響 ,網絡已由時髦變成一種實務。1998年全球的網上銷售額達到430億美元,2003年達到15000億美元,是1998年的34倍。網絡 經濟 的 發展 必然導致越來越多的 企業 的 管理思想和 會計 業務等方面發生變革。如果 審計不能向投資者、社會公眾、有關 組織和人員真實地反映此類企業的會計信息,審計也就失去了經濟監督這項基本職能。因此我們不能不重視IT業對審計帶來的沖擊,對網絡審計的有關 問題 加以探討。
一、網絡 時代 下審計具有的優勢
1.網絡審計具有多單位合作的優勢。
網絡審計所面對的是比以前更加廣泛和復雜的網絡經濟活動,審計的具體 內容 除了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紀錄以外還包括其使用的系統網絡及外部網絡、相關企業的審計。由于網絡、 計算 機、 現代 通信技術在審計中的運用,為多單位聯合審計創造了條件。多單位聯合審計中各單位優勢互補,分工協作,使得審計資源得到更廣泛而有效的配置和運用,從而使審計能力大大提高。
2.網絡審計具有跨時空作業的優勢。
網絡審計借助網絡、計算機、現代通信技術使得遠程審計與就地審計相結合,當前審計與以前審計、后續審計相結合、跨時空作業成為可能。而網絡經濟的無邊界性和復雜性使得跨時空審計成為必要。跨時空作業使審計單位能夠綜合調用管理機構內外的資源完成審計項目,將原本復雜繁重的審計任務變得簡單、方便、快捷。
3.網絡審計具有準確高效的優勢。
網絡審計通過網絡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高速準確及運用審計軟件的優勢,對大量的網絡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檢索、查詢、追蹤、轉化、抽取、比較、歸類、合并、統計、打印和編制工作底稿,最后完成審計工作報告。聯網計算的實現使得網絡審計與傳統審計相比具有了準確高效的特點。
4.網絡審計具有大幅度降低費用的優勢。
在網絡環境下,審計領域節約有關交易費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節約了有關搜尋審計信息、審計證據的長話、電傳以及審計資料傳遞的郵遞費,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在網上進行;減輕了審計人員對審計信息的搜尋成本、等待成本以及與其他單位、個人的聯絡費用;節約了有關審計人員的人力,減輕了勞動強度,減少了低素質勞動者的數量;節約了發生在審計工作中的能源、資源包括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人員流的消耗。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節約,可以使審計費用大幅度降低。
5.網絡審計具有隱蔽的優勢。
審計機構在接受委托人或授權人的委托或授權后即可通過網絡直接進入被審計單位的網絡信息系統,開展審計工作并完成審計報告。網絡的存在使得審計工作可以在不通知被審計人的情況下開展,使得被審計人來不及也不可能應付審計檢查,從而減少了審計工作的阻力,提高了審計效率和質量。網絡審計的隱蔽性使得突擊審計成為可能。
6.網絡審計具有服務周到化、智能化的優勢。
網絡環境下,審計部門為委托單位提供的審計服務的特征為:智能化地面向客戶服務,開放式資源共享,模塊化動態組合,最大限度地維護委托單位的利益。審計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所特有的先進 電子 服務技術,查找跟蹤各網絡網站的審計數據資料,充分利用Web共享這些數據信息資源。網絡審計所提供的智能化服務,是面向客戶的智能化服務。同時在遇到難以解決、難以形成定論的問題時,也可以邀請國內外審計專家進行網上會議,共同尋找克服難點的途徑,以保證給客戶提供最完美、最優質的審計服務。
二、現階段網絡審計面臨的問題
網絡審計雖然有著以上的優勢,但是由于經濟環境的復雜性或計算機網絡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也給網絡審計帶來了很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法律 法規有待完善。網絡審計是我國審計領域出現的新生事物。我國有關網絡活動的法律法規還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階段,難以完全解決網絡活動中出現的所有新問題、新糾紛,這就給審計人員更好地進行審計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2.網絡審計的安全性有待加強。
目前 ,在網絡審計活動中,安全性、可靠性問題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由于計算機自身的局限性及黑客襲擊網絡網站,篡改、破壞審計數據乃至整個系統,使經營者蒙受巨大損失。2000年電腦病毒給全球造成的損失達121億美元。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極大地阻礙網絡審計的發展。
3.高素質的審計人員嚴重缺乏。
網絡審計要求審計人員不僅必須對審計系統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和處理系統有充分的了解,同時還要對審計程序所必需的電子數據處理有足夠的知識,審計人員既要懂網絡知識,又要精通審計 理論 ,同時還要熟悉網絡審計軟件的開發、設計、維護等。而現在這樣的人才非常匱乏,使得網絡審計難以廣泛實施,極大地阻礙了網絡審計的發展。
4.審計線索的電磁化,使得審計線索減少。
在傳統會計系統中,會計核算程序中的每一步都在紙介質上留有文字記錄及經手人簽字,審計線索十分清楚。而在網絡經濟條件下,傳統的審計線索可能完全消失。各種單據、票證和賬簿等都以人眼無法直接辯識的電磁信息的形式在網上傳遞并存儲于磁性介質中,只能通過計算機進行審查;并且這些線索還具有被無痕刪改、不能永久保存等缺點。如果系統設計時考慮不周,可能到審計時才發現只留下業務處理的結果而不能追索其來源。因此,網絡審計要求企業網絡財務系統在設計時必須留有充分的審計線索。
5.審計軟件不完善。
審計軟件是審計人員開展具體審計工作的有效工具。 目前 我國審計軟件的開發尚處在開發階段,從事審計軟件開發的公司很少,并且在涉及到審計軟件與財會軟件的接口 問題 上, 網絡 操作系統與 應用 系統的兼容問題上,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而國外的審計軟件在我國由于多種原因也得不到很好的運用,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網絡審計的 發展 。
三、對策及建議
1.提高網絡審計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廣大審計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網絡審計系統。筆者認為網絡的安全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1)身份確認。網絡審計系統應提供多重登錄體系,提供多重密碼,制定操作權限。(2)防火墻。防火墻的目的在于 分析 、判斷IP數據,只讓安全的IP數據通過,進入審計網站。(3)審計數據的傳輸。若審計數據有專用網絡數據傳輸,其安全性必然得到解決,但專用網過于昂貴,從而加大了網上審計的成本,降低了網絡審計的優勢。而虛擬的專用網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4)反病毒。審計軟件持接反病毒軟件,對 電子 郵件、文件傳輸FIP、網絡面程序,甚至文檔中存在的病毒進行防范和查殺。
2.加快審計網絡建設。
審計網絡是網絡審計得以開展的物質載體,因此要進行網絡審計,必須先進行審計網絡建設。一些單位已建立了本單位的網站或局域網,并進行了一些網絡應用,如:網上發布審計信息、單位介紹、經驗交流等,但還沒有發揮出網絡的真正優勢。現階段,我國的網絡 經濟 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很落后,我國電子商務的銷售總額僅相當于美國著名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銷售總額的1/10.而對網絡財務的 研究 和軟件的開發也才剛剛開始,因此,我們在進行審計網絡建設時,就應該從某些易于實現的部分入手,有計劃地在一段時間內逐步實現全面的網絡審計。
3.培養網絡審計人才。
大批精通網絡、 計算 機及審計業務的審計人員隊伍是網絡審計能否得以實施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復合型審計人員必須滲透到網絡系統的設計、實施、計算機的應用程序中去,能夠靈活地使用各種財會軟件與審計軟件,并熟練掌握二者的接口技術。審計人員必須經常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網絡審計工作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對審計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從深度和廣度上加強對網絡審計 理論 的認識、理解,使得審計人員在網絡環境的支持下,積極主動地開展審計活動。
4.積極加強網絡立法建設。
網絡與信息化相比是一個小系統,但就其 內容 、內涵與涉及的方方面面而言,又是一個巨大的 社會 系統,而且是當今社會的龍頭系統。所以,加快網絡立法非常重要。首先,我國網絡立法應解決網絡中出現的各類綜合性問題,規范網絡活動,使其在 法律 、法規許可范圍內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勵競爭,防止壟斷;其次,網絡的安全、保密也必須有法律保障,對計算機犯罪、計算機泄密、竅取商業與 金融 機密等都要給予嚴厲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法律許可、法律保障、法律約束的網絡環境。美國的信息產業部門在構建互聯網絡法律框架時指出,網絡立法應涉及九個方面:(1)身份認證與安全;(2)消息者中心;(3)內容與商業通信;(4)信息基礎設施,包括可互操作性和互聯網管理;(5)知識產權保護;(6)司法管轄權;(7)責任;(8)保護個人數據;(9)稅賦。總之,我們要建立起適應網絡審計發展的良好的法律環境,使得網上交易的法律體系與國際框架基本保持一致。
5.制定網絡審計準則。
審計準則是審計工作應遵循的規范和尺度,是評價審計工作質量的權威性規則。網絡審計對象、線索、 方法 、流程、結果等各方面相對于傳統審計都發生了變化,以往的審計標準和準則已經不能完全適用,所以應加快新的審計標準和準則的制定以指導網絡審計工作。如制定網絡系統安全可靠性評價標準,網絡系統內部控制準則等。
6.積極開發網絡審計軟件。
網絡審計是借助網絡審計軟件進行的,只有加大對審計軟件的開發、評審、驗收力度,使網絡審計軟件系統更安全、更可靠、運行更準確、處理更及時,才會被廣大審計人員所接受。網絡審計軟件的開發可以是自主開發,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完全委托軟件公司開發。從現在實際情況和 科學 性來說,最好選擇財務軟件公司,它在財務軟件制作方面的經驗有利于網絡審計軟件的開發。在軟件系統開發中,應著重開發軟件的管理功能和防病毒破壞功能,防止黑客襲擊、侵入、篡改數據的功能,財會軟件與審計軟件順利接口功能等。開發出的審計軟件應具有審計整理、審計分析、審計查證等功能,并且可以完成審計工作底稿的制作,最終實現財會軟件與審計軟件一體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