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方面論文參考例本(2)
會計電算化方面論文參考例本
會計電算化方面論文參考例本篇2
論醫院新會計制度下加強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策略
一、醫院實行會計電算化管理工作的意義
會計電算化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水平,極大地促進了會計職能的轉變。在手工會計的條件下,大量的財會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進行繁重的手工記賬和保障工作,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發揮會計的管理與決策的職能。隨著會計電算化的出現,會計工作人員逐漸擺脫了繁重的手工操作,這樣不僅提高了會計核算的質量,同時也減輕了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電子計算機具有運算速度快,計算精準度高的優點,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使會計工作人員能夠有精力、有時間去參加醫院的管理和決策活動,也提高了醫院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促進了醫院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新舊會計制度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不同
新推行的醫院會計制度,深層次地分析了目前現存的會計制度,綜合考慮了醫院會計工作存在的具體問題和情況,融合多個理念最終形成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新制度不僅繼承了原有會計制度的優點,同時進行了合理的創新,對現代醫院的會計制度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新醫院會計制度在預算管理、藥品管理、成本控制、會計科目等方面有了重大變化:
(一)強化了醫院的預算約束管理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醫院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醫院所有收支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新制度將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融入到了同一個會計系統中,確立了將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的基礎和目標同時確定的新會計模式,對預算在醫院管理中的約束性,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二)取消了藥品單獨核算
一直以來,我國的“以藥補醫”政策就廣受詬病:藥價虛高不下、大處方、藥品回扣屢禁不止,社會公眾意見很大。公立醫院醫改后取消了藥品加成政策,藥品實行進價銷售,不能彌補醫療服務的虧損,不必單列藥品收支,新《醫院會計制度》從會計科目與賬務處理上明確了這一政策。
(三)收支與會計科目的變化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不僅規范了原有的會計核算制度,也對實務操作進行了革新。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中收支的反反映也更加全面,劃定的會計科目也更加實用。同時,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也對醫院的“大收大支”概念進行了界定,將醫、教、研進行分類處理,并設置了科教項目。同時,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在科目設置上進行了與國庫集中收付的方法相對應的接口。
隨著新的醫院會計制度的實施、會計科目的進一步細化,醫院財務工作量也有所加劇,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醫院會計的電算化管理工作,來建強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新制度下如何加強醫院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工作
為了緊跟信息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從形式到結構再到內容對會計制度進行改造,實現會計制度的現代化,大力推行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工作。此外,還應該從會計人員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方面來進一步加強醫院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工作。
(一)單位會計制度規范化
新會計制度對于醫院可能會發生的一切經濟事項,進行了全方位的核算規定,這一點與原來的會計標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會計要素的計量與確認、會計報表與列報等等,都發生較大的變化。醫院的會計核算內容、賬戶以及部分的會計處理流程,會計電算化的相關工作等都需要相應的進行修改,要求醫院要對現有的財務管理工作的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來滿足全新的會計制度的要求。此外,醫院還應該按照新的會計制度,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起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會計核算方法。同時,新的會計制度還需要更多的專業判斷,對內控制度體系的建設和內控流程的實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原制度下,醫院基本建設執行基本建設會計制度,單設基建會計,單獨核算。新制度為加強預算管理將基建會計與醫院會計并軌整合,將基建支出納入醫院預算統一管理,進一步增強了醫院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基建項目的會計科目、賬務處理都與原來有很大不同,應根據新制度的要求規范原基建會計制度,廢止不適用的原始憑證,訂購、啟用新的憑證,采用新的會計報表。盡快、盡早規范、完善本單位會計制度,對指導本單位會計工作,指導新舊會計制度對接,盡快適用新會計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將發揮重要作用。
(二)會計軟件集成化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目前各醫院基本完成手工記賬向會計電算化記賬的轉變,會計電算化在會計工作和醫院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實施,原有會計軟件已經不能適應新制度的需要,調整、升級勢在必行。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會計軟件的作用至關重要,其升級的成功與否,關系到新舊會計制度能否順利對接。要使會計軟件既功能全面又簡便實用,與軟件工程師的充分溝通必不可少。既要讓對方充分了解新財務制度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新會計制度的具體科目處理,又要認真聽取對方的意見和可行性分析,盡可能使軟件具有新舊會計制度、新舊科目數據無縫對接功能,支持科室成本和全院成本核算功能,自動提取其它系統相關數據的通用接口功能。借此機會,整合會計信息系統,解決許多醫院存在的多套軟件自成體系、數出多門、數據孤島的問題,做到信息系統集成化,效率應用最大化。
(三)人員培訓經常化
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會計工作人員只要輸入記賬憑證,登記各類賬簿的工作和編制報表的工作便會由計算機來完成。憑證的輸入和審核成為了會計工作人員的主要任務,而操作計算機則成為了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會計工作人員的計算機使用水平將會決定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報表的格式、內容等是否符合《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的要求。所以,醫院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會計電算化的培訓工作,使會計人員能夠熟練地進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掌握會計軟件的各種自定義功能和各種管理功能,充分發揮財務軟件的管理功能,提高辦公質量和工作效率,為醫院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新制度在會計核算原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等方面都賦予了醫院較大的自主權,需要會計人員能夠熟練的運用會計專業知識進行判斷,求會計人員要認真把握會計制度的精神實質,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提高職業道德和職業判斷能力,嚴格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基本原則進行人員管理,明確各自的職責、權限,并盡量使之與工作人員的利益掛鉤,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這樣一方面加強了內部牽制,保證了資金和財產的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發揮了系統的運行效應,使會計信息更加的安全完整。
人類在20世紀末,便已步入計算機信息時代,經濟發展日益呈現出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趨勢。會計電算化不僅僅是會計工作方式的轉變,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會計數據存儲的形式,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使會計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促進會計預測和決策職能的實現。
新的會計制度更加清晰、真實、直觀、明了地反映了一家醫院從事醫療服務活動的耗費水平,為政府相關部門的推進醫療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更多及時可靠的會計核算信息,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建立和完善新制度下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提高醫院會計電算化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應對醫院繁多的財務工作,并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