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圖書館論文
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基礎教育的信息服務機構,有著自身的服務群體和知識層次特點。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小學圖書館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小學圖書館論文篇1
淺談中小學圖書館服務與創新
【摘 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分析目前中小學圖書館服務存在的不足,從學科化服務、用戶教育服務、參考咨詢服務以及信息共享空間服務等方面來闡述服務改革創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中小學教育工作。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圖書館;服務創新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既有的教育目標發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它改變了原來教育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強調接受性學習和機械式重復訓練的傳統教育方式,倡導積極培養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主動進行信息搜集和處理,進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新課程標準也對教師隊伍提出了終身學習、時刻學習的要求,授課教師更是需要不斷更新和擴充知識面。對此,作為提供知識和信息主渠道之一的校園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創新求變,提升服務內涵,更好地配合新課標的實施。
1.新課程標準對圖書館工作提出新要求
1.1 要求學生喜歡閱讀,能在閱讀中感受樂趣。
1.2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1.3 具備創新精神、 和開放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1.4 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從此可見,中小學圖書館服務不能再局限于被動地提供圖書資料,必須要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運用高科技手段搜索感興趣的信息、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力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2.中小學圖書館服務存在的不足
2.1 購書經費嚴重短缺,設備落后,新進圖書有限,圖書質量得不到保證。目前大多數中小學圖書館的資金投入明顯不足,許多地方連基本設備都無法保證。藏書數量不足,圖書陳舊現象嚴重。購買大量質量較差的低價折扣圖書,許多無人問津的圖書充斥館中。捐贈圖書未經過專門人員篩選,不適合中小學生閱讀。
2.2 缺乏專業人員的規范管理,基本無法開展專業服務。目前中小學圖書館專業人員的配備極度缺乏,許多是由副課老師或退休老師兼任,沒有經過專門的圖書管理培訓,造成管理混亂和服務范圍受限。
2.3 條塊分割部門所有的管理體制使中小學圖書館資料不能實現資源共享。由于缺乏統籌協調,同一地區的學校紛紛購買同樣種類、價值昂貴的書籍、珍本、光盤數據庫等,造成重復投資。
2.4 服務內容單一。許多中小學圖書館僅僅作為一個書籍借閱場所,在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缺乏用戶教育、閱讀指導、參考咨詢、信息空間共享、學科化服務等高水平服務。
3.中小學圖書館服務應當加強創新,為新課改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3.1 學科化服務。
學科化服務是一種基于館藏物理資源和網絡虛擬資源,以用戶需求目標驅動的,面向科研過程,融入用戶決策過程并幫助用戶找到或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增值服務。新課標倡導學生個性化發展和鼓勵教師個性化教學,圖書館可以根據用戶所研究的學科、課題、內容等來獲取、組織、檢索、存儲、傳遞與提供利用相對應資源,從而達到“信息服務學科化,服務內容知識化”的目標。
3.1.1 創新服務方式。
學科化服務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提供服務。如:面向各課題組和學科帶頭人,匯總學科領域的前沿發展最新資訊,提供學科或課題的資料研究服務。面向中小學生,要制定圖書數據庫使用指南并開展培訓,根據其興趣愛好主動提供閱讀信息等。
3.1.2 創新合作機制。
學科化服務要求采取團隊合作的形式為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在團隊工作模式下,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直接接觸,便于迅速解決讀者疑問。
3.1.3 創新技術手段。
在互聯網時代,發揮好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還可以依靠信息技術的協助。通過構建學科知識網絡平臺,加強圖書館員與讀者的互動,吸引讀者參與圖書館的共同建設和服務模式探討。
3.2 用戶教育。
首先,中小學圖書館應該配備高素質的用戶教育師資。用戶教育人員既需要圖書館學、情報學知識,一定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知識,還需要具備中小學教育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和較高的文字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要加強現有用戶教育人員的在職培訓,并著力培養課任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意識,使他們共同參加到用戶教育工作中來。
其次,創新入館教育方式。當前中小學用戶教育主要是在開學時針對初高一新生進行新生入館教育,而且基本采用灌輸式教育,課時短,內容復雜,講解粗放。要創新用戶教育方式,如輔以圖文聲像并茂的網上教程,開發多媒體課件,開展有趣味性、針對性的教育活動等,幫助低年級學生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地學習如何使用館藏資源,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能力。
第三,用戶教育常態化。用戶教育不能僅局限于新生入館教育,而且應當是長期的、連續性的,不僅僅針對一年級新生,還應逐步將教育范圍擴大到所有學生。
3.3 參考咨詢服務。
傳統的參考咨詢服務是指圖書館服務中直接指導讀者尋找資料,及利用圖書館資源以解答讀者生活或研究上各種問題之服務。更多是被動地等待讀者前來咨詢,以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或者電話咨詢服務為主。新課程標準鼓勵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圖書館的參考咨詢服務必須以更加積極主動以及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服務方式,緊密結合青少年的知識結構和學習階段,主動為其提供圖書閱讀信息,“為好書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書”。
3.4 信息共享空間服務。
信息共享空間(簡稱IC)是一個經過特別設計、確保開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務設施和協作學習環境。其在國外圖書館界的應用較為普遍,但在國內的規劃和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一個典型的信息共享空間,在空間上大致包括讀者服務臺、開放學習區、個人學習區、討論互動區和休閑區。主要優點在于,它可以實現硬件資源、電子信息資源與報刊圖書資源的有機整合,為讀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中心。信息共享空間需要的投入較大,但已經完成基本建設的圖書館可以通過重新規劃服務區域,添置設備,增加學科化服務、用戶教育、參考咨詢服務等功能,使之成為學校教學和研究的中心,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空間服務模式。
中小學圖書館論文篇2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初探
摘 要: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不斷深入,作為這一建設大家庭中的一員,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經歷校園網建設、數字化資源建設之后,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必將成為所有師生用戶的良師益友,必將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其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中小學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數字圖書館自20世紀80年代末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后,隨即向全球迅速發展,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對它的研究目前正處于不斷發展和深化之中。2000年4月,由21個部委單位參加的“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聯席會議”在國家圖書館召開,從而拉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序幕。對于數字圖書館的概念,理論界的說法很多,其中一種普遍性的觀念認為:數字圖書館并非一個實體機構,而是體現著一種新的基礎設施和知識環境,是網絡信息資源的新型模式。它是以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為基礎,將有價值的文本、聲音和圖像等多媒體信息資源數字化,在實施知識信息增值加工后,存儲于分布式海量資源庫群中,并以智能檢索技術為手段,以電子商務為管理方式,通過廣域高速網絡向全世界的用戶提供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信息資源數字化,即應具有一定規模的數字化信息資源;
(2)信息傳遞網絡化,即數字信息資源的網絡化存取及信息資源的組織方式為網狀結構;
(3)信息利用共享化,即對館藏的利用將不受時空限制;
(4)信息提供的智能化,即具有智能化、多媒體的基于全文的信息檢索技術和強大的信息和知識的收集、傳播和發布功能。
其信息系統所具有的檢索方便、快捷以及查閱的無限量性和準確性是以印刷為載體和以手工勞動為主要特點的傳統圖書館系統所無法比擬的。
截至2002年底,隨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建起了校園網。在硬件和軟件的基礎建設完畢以后,以數字圖書館為代表的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便成了中小學“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首要任務。據一項對全國6000多所學校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學校認為有必要建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
2003年,教育部正式頒布了《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中明確指出“中小學圖書館(室)的現代化是中小學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各地要將中小學圖書館(室)的信息化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加強數字圖書館和圖書資源中心的建設。”該規程的實施必將更進一步地推動了國內中小學領域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發展進程。
國內教育領域的專家認為,從2003開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將會成為教育信息化新的熱點,并將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小學未來的“信息資源中心”和“知識中心”。
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基礎教育的信息服務機構,有著自身的服務群體和知識層次特點。那么,作為中小學圖書館的管理和工作人員,在建設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時候,更多的應該考慮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至少應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整合學校電教組和圖書館的關系,建設好學校電子閱覽室以及校園網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
目前除上海等少數地區外,一般中小學校有關多媒體及校園網的建設和圖書館的日常工作,都是分立為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彼此間很少有協作和協調。隨著信息網絡化的不斷發展,這兩個部門發展趨勢應建立統一的信息資源中心。尤其是在建設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初級階段,更需要這兩個部門加強合作。
1.加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以及對電子圖書、多媒體視頻等非紙質信息資源的采集、整理工作
隨著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和網絡電子出版物的大量出現,中小學圖書館應加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收藏不上網的數字化資源,向師生提供電子化的閱覽服務,尤其在中小學學生研究性學習不斷深入開展的今天,視頻等多媒體電子閱覽的提供,更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研究課題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再僅僅是單調語言文字的說教。以前的操作是電教組和圖書館都對電子出版物有獨立的采購權,現在應趨于統一管理,避免資源重復建設。
2.在校園網上建立中小學自身的圖書館網頁
據了解,現在南京多數實現計算機管理的中小學的圖書館操作系統都只是校園網內的另一局域網,如何使現有的圖書館資源,如借閱信息、館藏情況、推薦書目等內容,在任何能上互聯網地方的本單位用戶都能隨意檢索查詢清楚,需要圖書館與電教組之間的相互配合,建設好校園網上的圖書館網頁。畢竟現在中小學圖書館還缺乏應用計算機的專業人才。
3.將館藏部分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數字化
每個中小學圖書館都會有一定特色的館藏,如何讓更多的用戶同時使用或實現校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將來主要的途徑就是將它們數字化后放在學校的圖書館網頁上。現在南京一般有條件的中小學圖書館都配備了掃描儀等設備,加上電教組相關的電子設備,再裝載有關的漢字圖形等識別軟件,是可以有條件、分階段的開展有關館內部分館藏數字化的工作的。
二、整合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觀念,建設好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平臺系統和數字圖書館資源庫
數字圖書館運用的現代電腦網絡通訊技術所實現的仍然是傳統圖書館所應具備的“藏以所用”的目的,它應該體現一種新的、更高層次上的服務模式,為了能夠在一個圖書館網頁下檢索到所有實體和虛擬館藏資源,在建立了中小學圖書館自身網頁的同時,其頁面下應建立一個“數字圖書館”項的鏈接,它所指向的就是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平臺系統,而不是將其再建立成一個獨立的網頁。
一般情況,這種平臺系統可以通過學校購買或者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來完成。目前,就了解情況而言,北京的方正公司的 Apabi數字圖書系統、北京泰德時代集團的中文在線及南京共創公司任我游系列中的數字圖書館,都是有針對性的面向中小學校開發出來的平臺軟件。其所倡導的持續服務體系和產品持續更新升級、平臺使用培訓等服務及界面的簡單易操作性,可以作為中小學圖書館在購買或合作開發平臺軟件時的一個參考。
中小學圖書館資源庫的建設,這應該是目前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最重要的內容,在購買和使用數字資源庫時,我們應該注意下面三方面的內容。
1.內容要新
內容應有針對性,適合師生對基礎教育各方面的需求。在基礎教育正值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實戰性實施階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等都需要最新的教育教學圖書作為參考,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傳播迅速,理應在時效性方面更快一步,滿足師生的學習、研究、閱讀等需求。
2.質量要高
一般來源于網絡的數字化資源,其格式基本上是文字和圖形兩種,考慮到以后資源共享、跨庫查詢及適應全文檢索的需要,數字化資源庫應采用OEB國際技術標準的矢量圖書,作為從事與著作權有關學校圖書館管理的工作人員,還應強化數字版權方面的法律意識,在選購時注意其是否申明資源庫內所包含的數字圖書有合法的數字版權。
3.持續更新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不是一次性的服務購買,其必須及時實現最新圖書的定期更新補充,更新是資源建設的延續工程,是資源的“服務”和再建設。只有保證了資源的持續更新,才能確保資源的及時性,才能最充分地發揮數字圖書館在教學中的引導和輔助作用,才能使數字圖書館始終成為學校師生的閱讀樂園。有些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開發公司一開始就采取了與國內許多家出版單位簽約合作開發ebook等措施,保證數字圖書館資源庫提供的常增常新。
三、整合各中小學圖書館的網絡建設,實現中小學圖書館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這應該是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高級階段,把所有中小學的圖書館聯結成一體,成為一個完全共享資源的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實行分布式管理,在整個網絡上,采用統一的數據標準和通信協議,把所有中小學的數字資源形成一個“大而全”的整體系統,為基礎教育提供全面良好的資源服務。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網絡的建立,有賴于目前各自獨立存在和運行的每一個中小學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2000年11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其目標是用5~10年時間,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提高所有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使全體教師在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實施素質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繼續教育。
十多年來,“校校通”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伴隨著新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的實施,已經為中小學圖書館勾勒出一幅嶄新的輪廓。有國家館、高校館、公共館探索建設中留下的寶貴經驗,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整體規劃協調,有我們廣大中小學圖書館工作者的辛勤和智慧,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必將成為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董焱.21世紀圖書館的主體形態:數字圖書館.圖書館雜志,2000(2).
[2]李業龍.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探討.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0(6).
[3]焦峰.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與演變.8版.中國教育報,2003(7).
[4]陳能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李培.數字圖書館原理及應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小學圖書館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