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戰爭簡介_抗美援朝精神的內涵
抗美援朝這場偉大的戰爭,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遺忘的一段歷史,讓我們一起緬懷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抗美援朝的戰爭簡介_抗美援朝精神的內涵,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抗美援朝相關內容推薦↓↓↓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愿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抗美援朝精神的內涵
1、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2、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3、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4、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
5、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
1、顯示我國堅決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意志與決心。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并吞全朝鮮的企圖。
2、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3、保衛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面目,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
4、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
5、在抗美援朝期間,在中國國內開展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大批青年踴躍參加志愿軍,全國人民掀起了增產節約運動和捐獻運動,這不僅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各項社會改革運動的進行。
抗美援朝部隊傷亡情況
據有關統計,中國為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共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余萬噸,戰費62.5億元人民幣(相當于當時的25億美元)。
美國在朝鮮戰爭紀念墻上所刻的數字為死亡54246人,失蹤8177人,被俘7140人,傷103284人,總計172847人。
美國國防部公布54246為戰爭期間全球的死亡,此外8177和被俘7140人有一部分是包含在36574名戰區內死亡人數中的,官方公布在朝鮮戰爭中的作戰減員共計142091人,其中當場陣亡33629人,戰區內死亡36574人,負傷103284人,失蹤或被俘5178人。
美國在戰爭中的戰費支出是400億美元,消耗作戰物資7300余萬噸。
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1953年8月14日公布,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余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是147萬余人。美國與韓國官方公布各自作戰減員數字總和為113萬余人(不包括其他“聯合國軍”作戰減員)。
抗美援朝的戰爭簡介相關文章:
★ 朝鮮戰爭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