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紀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
抗美援朝這場偉大的戰爭,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遺忘的一段歷史,讓我們一起緬懷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抗美援朝紀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抗美援朝紀念日節日時間:1950年10月25日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入朝后的第一次戰役,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帷幕。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返回目錄
1、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
首先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并向朝中邊境推進、轟炸中國丹東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唇亡則齒寒”、“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是中國出兵朝鮮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對中國的國內統一戰爭進行武力美國一意孤行,不僅“侵朝犯臺”,觸及到了中國領導人的參戰底線。干涉。
此外,中國政府應朝鮮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派兵參戰。
2、目的
一、為了穩定軍心,團結內部,透過朝鮮戰爭鏟斷舊中國與美國的根。
二、戰爭是人類的災難,但是戰爭是國家樹立榜樣的機會;戰爭有是非之分,但是戰爭可以強國強民;戰爭給人類帶來了無盡的傷痛,戰爭也是樹立權威的工具。因此國家領導人希望利用介入朝鮮戰爭來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也取得國際外交上的主動權與蘇聯的信任。
三、中國決定出兵朝鮮夾雜著借朝鮮戰爭來提高中國的大國地位,希望美國在臺灣獨立問題上有所讓步,放棄支持“臺灣獨立”的政策。
<<<返回目錄
(1)一場規模較大的國際性 局部戰爭,政治斗爭、軍事斗爭交織進行,復雜尖銳,兩軍較量異常激烈。在一個幅員狹小的戰場上,戰爭雙方投入大量兵力、 兵器。噴氣式飛機廣泛使用于戰場。戰場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戰役戰斗的炮火密度、轟炸密度都超過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
(2)戰爭雙方武器裝備優劣相差懸殊。美國是 世界工業強國,美軍具有第一流的現代化技術裝備,掌握著 制空權和制海權,實行現代化諸軍、 兵種聯合作戰。中國經濟落后,志愿軍武器裝備處于明顯劣勢,基本上是靠 步兵和少量炮兵、 坦克部隊作戰。后雖有少量空軍,也只能掩護主要交通運輸線。
(3)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東西瀕海、地幅狹長、山高林密的朝鮮半島北半部,便于實施登陸作戰和利用山地隱蔽軍隊、組織防御,但不便于發揮現代化技術裝備的效能和大兵團實施廣泛機動。
(4)志愿軍出國作戰,就地補給或取之于敵都較困難,一切作戰物資基本上靠國內供應,而且交通工具落后,加之美國空軍的封鎖破壞,供應困難,作戰行動受到很大影響。“聯合國軍”依賴其現代化裝備,能迅速完成補給,保障作戰。這些特點,都制約著戰爭雙方的 戰爭指導,影響著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返回目錄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并吞全朝鮮的企圖, 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 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保衛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國主義“ 紙老虎”的面目,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 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 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 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
在抗美援朝期間,在中國國內開展了 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大批青年踴躍參加 志愿軍,全國人民掀起了增產節約運動和捐獻運動,這 不僅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各項社會改革運動的進行。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有力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就是毛澤東主席所說的:“ 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返回目錄
抗美援朝紀念日是哪一天相關文章:
★ 朝鮮戰爭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