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空軍飛行員閻海文生平簡介
閻海文(1916年-1937年8月17日),男,滿族,遼寧北鎮人,空軍第5航空大隊飛行員。 九一八事變后加入空軍,為航校六期畢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近代空軍飛行員閻海文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閻海文生平簡介
閻海文,生于1916年,降生在現代的東三省,遼寧省。閻海文是一個典型的北方人,具備了北方人所特有的特質,他高大、英俊、爽直、義氣。
小時候閻海文親眼目睹了故鄉遼寧被日本侵略者占領,他的家人也在這場戰爭中大多死亡,閻海文無奈下只能從東北遼寧逃亡到了北平,待安頓好之后,閻海文繼續著他的學業,但故鄉的那場戰役一直盤旋在閻海文的腦海中,他全身的熱血都在叫囂,叫囂著早日學成,早日回鄉復仇,早日將小日本鬼子給趕出中國。
學成之后的閻海文成為了一名空軍飛行員,加入了中國人民共產黨。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當時有一個十分緊急的任務下達,需要派出空軍飛行員去將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給炸毀,接到任務后,空軍召開了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中以閻海文為首的幾位同志自動請愿參加這次抗日活動,為了完成這次目標,閻海文早已抱著視死如歸之心,在順利完成炸毀任務后,閻海文駕駛的飛機不幸被日軍給擊落,閻海文只能跳傘,卻奈何風向轉變降落于日軍之中,被捕后的閻海文寧死不屈,用僅有的子彈擊斃五名日軍之后,將最后的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
閻海文的故事
小時候的閻海文,家境不是很好,外加上出生的年代整個社會十分的動亂,日軍不斷地侵略著中國的領土,也由此拉開了中國的抗日戰爭。閻海文的家鄉是遼寧省,度過歷史的應該都知道在九一八事變中,我國的東三省均被日軍的鐵蹄所踐踏,遼寧也未能幸免,成為日軍的殖民地,閻海文只能開始了他的流亡之路。
正是由于這段屈辱的記憶,使得閻海文比一般的孩子更為早熟,在他的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顆復仇的種子,他希望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奮斗,能夠重新回到他的故鄉遼寧,并且以勝利者的姿態回歸,這就是一個小孩子年齡的閻海文的心愿。
為了完成這個心愿,閻海文到了北平,進入學堂積極吸收著所有的知識,希望通過知識武裝自己,并且不斷地鍛煉自己的體格,希望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在中央航空學校來到北平招生之際,閻海文終于如愿的進入了中央航空學院,在這里他重新進入一個新的領域,航空領域,他將自己的興趣與自己的愿望結合起來,學習很快上手,并成為飛行員的中佼佼者。
閻海文之墓
革命烈士閻海文,民族英雄閻海文,在他年僅二十一歲時,生命劃上了最終的句話。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者曾經的愿望,并努力的一點一滴的達成自己的志愿,在他死后,又有更多的人們前仆后繼,繼續著他未能完成的大業。
閻海文壯烈殉國是一份活的教材,它讓日本侵略者感到,中國人抗戰意志不可動搖,寧死不會屈服。日本軍隊由最開始的自滿,輕視的態度轉變為對中國軍隊的肅敬之情,閻海文死后,他的墓也曾經被挪動過一次,最終由國家出面,將其墓碑移至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陵園之中,那里埋葬了中國兒女的英魂,那里彰顯了中華兒女寧折不屈的精神。
閻海文是犧牲于淞滬戰爭之中,當時任務緊急,需要從空軍中征集志愿者,閻海文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以他為首的8名空軍航空員,冒著生命危險,經過了一系列的困難之后終于完成了炸掉司令部的艱巨任務,在閻海文架機返航途中,他所駕駛的飛機不幸被敵方給擊中,閻海文只得跳傘迫降,但降落之地居然是日軍所在地。
閻海文用僅有的子彈殺死了4名日軍之后,將最后一枚子彈留給了自己。日軍敬佩他的勇氣和愛國主義精神,于當地埋葬了閻海文,并舉行了一場送別儀式,可見閻海文在日軍的心中也是有一定的分量的。而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政府修建了航空烈士陵園,便將革命烈士閻海文的墓轉移到了這里。
猜你喜歡:
2.空軍軍事學術論文
近代空軍飛行員閻海文生平簡介





上一篇:中國近代教育家晏陽初生平簡介
下一篇:京劇表演藝術家言慧珠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