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記憶功能
時間:
若木631由 分享
“心臟記憶”現象是指在一段時間的激動順序改變后恢復竇性節律時所出現的持續性T波改變。...有些作者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心臟記憶”現象基于心臟的一種生理特性,與特殊的鉀離子通道有關。
現象
心臟記憶是指T波的持續可逆的變化,可見于多種臨床情況,如室性心動過速或室上性心動過速伴束支阻滯心動過速終止后、心室起搏后、間歇性左束支阻滯及顯性預激綜合征等。較長時間以來,心臟記憶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心電現象,而對其臨床意義研究較少。
“心臟記憶”現象是指在一段時間的激動順序改變后恢復竇性節律時所出現的持續性T被改變。有些學者稱之為7”波記憶EI]歷史回顧:自30年代以來人們在心室起搏、定性心動過速、間斷左束支傳導阻滯,室性早持及黨性期前刺激。
研究進展
心臟記憶作為一種心臟電生理重構現象主要表現為心臟在出現異位興奮如心室起搏、預激綜合征或者室性心動過速后產生T波方向的改變,并在恢復竇性心律后仍持續一段時間。但其產生的分子機制仍未被完全研究和闡述清楚,且其在不同階段所涉及的信號轉導途徑也各不相同。
目前的研究認為心臟記憶的產生主要和心肌細胞表面與復極相關的離子通道表達下調,縫隙連接重構有關。這一過程由心臟機械電反饋機制觸發,受血管緊張素Ⅱ和環磷腺苷反應元件結合蛋白的調節。現主要介紹心臟記憶現象的特點及其電生理重構機制的最新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