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秋節之后養生注意事項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那我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中秋節之后養生注意事項_中秋過后你的脾胃還好嗎,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中秋節之后養生注意事項
食養:防燥滋陰,養腎潤肺
秋季,氣候變涼,空氣中遍及缺少水氣,食養以防燥滋陰,養腎潤肺為主。在飲食上,應以少數椒、蔥、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合作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柔潤食物。至于白叟,還能夠多吃一些米粥來益胃生津。
形養: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氣候枯燥,簡單感到口干舌燥,肌膚水分也易丟失。所以要特別注意水分的彌補,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分的生果,防止劇烈的運動。并應早睡早起,可下降血栓構成的幾率,進而防止心血管疾病。
秋季,暑氣由盛而降,晝夜溫差大,到了10月左右,暑氣漸退,但逢秋老虎發威時,氣候又悶又熱,這種涼熱不定的氣候,最簡單傷風。
下列有幾個食療方能夠防止傷風
1.生青楊桃5個,榨汁,參加一錢人參粉共服。
2.酸楊桃切片,加點鹽,可防傷風聲啞、喉嚨痛。
3.香蕉一個,加檸檬數片及砂糖,腌半小時后食用。
藥養:以養肺、補氣、滋陰為主
藥養要點放在補養津液方面,平常可服用人參、沙參、麥冬、百合、冬蟲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貝、胖大海等益氣滋陰的中藥來養護。若簡單發燥病,則用生地、百合、黨參、麥冬、甘草來防止。
別的,中秋往后要注意培育達觀的心情,享用收成累累碩果的高興,或以哲人的眼光判別天然時節替換所體現的各種現象,堅持心里安靜,收神斂氣。
中秋過后你的脾胃還好嗎
數量少一點
吃飯要吃“七八分飽”,如果按吃飽算很可能會超出人體對能量實際需求的20%左右,加重胃腸負擔,甚至誘發疾病。
研究顯示,控制食量可以形成更健康的腸道菌群,進而促進健康、延長壽命。
生冷少一點
如果吃太多生冷食物,不僅攝入致病細菌的機會增加,生冷食物本身對腸胃也會造成刺激,增加消化系統負擔。
很多女性不愛運動,久坐空調房血液循環不暢,常吃生冷食物會大大加劇體寒的癥狀。
甜食少一點
甜食攝入量要控制,因為甜食會損傷消化道,影響消化吸收,長期嗜甜,還可能失去正常的饑餓感,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23個國家人口的各種死因后指示,嗜糖比嗜煙更可怕。長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食糖者縮短20年左右。
早餐好一點
俗話說:“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三餐之中,早餐顯得尤為重要。
對現代人來說,上午和中午工作量大,因而早餐必須得吃,而且要盡可能吃好點,品種盡可能豐富、營養均衡,保證為全天提供充足的動力。
品種多一點
飲食一定要做到均衡、多樣化,這樣能維持腸道正常功能。尤其是粗糧等高纖維食物,能幫助保持腸道正常功能,刺激腸道運動。
注意膳食的配備,食物品種多樣化,尤其是應多吃一些營養豐富,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緊張少一點
人處于緊張狀態時,血液會匯聚到大腦和四肢,胃腸血液減少,導致消化不良。因此,要提醒自己勞逸結合,讓身體有一個較好的內環境,保持適宜的緊張度,合理調控身心狀態。
工作中不少人感覺壓力大,因而常常處于消極的情緒狀態,這樣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
麻辣少一點
麻辣食物吃得太多,會增加腸胃刺激,引起腹瀉等問題。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食管癌、胃癌患者中,長期食用辣椒的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應當適可而止。
酒要少一點
適量飲酒可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消化吸收,但一旦過量,就會破壞胃黏膜,甚至引發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
過量酒精會讓大腦皮質萎縮,造成大腦功能障礙和意識障礙等。而長期過量飲酒則會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表現為性格改變,精神異常,定向力差,記憶力減退等。
中秋過后送月餅好嗎
不太適合
月餅也是有時效性的,就如情人節的玫瑰花,節日一過就沒什么意義了,價格也會隨之一落千丈。節后送月餅還可能會被人家誤認為是你吃不了剩下的,送人作消耗處理,所以最好還是別帶月餅了。
1、將月餅打碎成粉末狀,然后以幾元錢一斤的價格銷住養豬廠。
一旦過了中秋,月餅就跌價,剩下的月餅只能當面粉的價格賣,“一噸月餅餡料的成本是9000元至10000元,一旦過期了,賣給喂豬的,一噸制作好的月餅賣700元至800元,這樣做也只能是減少損失。”
2、將尚在保質期內的月餅低價銷往農村或是工業區。
大家在工業區或者集市看到的擺攤低價賣月餅的,多是月餅廠家處理剩余的月餅,這種月餅尚在保質期內依然可以食用,所以農村和工業區也是剩余月餅的接盤俠。
2021中秋節之后養生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2021中秋節之后養生注意事項





上一篇:2021中秋節不同的傳統民俗
下一篇:2021中秋小長假后如何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