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國的第幾個植樹節
2024年是我國的第幾個植樹節_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弘揚了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人們更加關注自然環境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是我國的第幾個植樹節,供大家參考學習。
2024年是我國的第幾個植樹節
2024年是我國的第46個植樹節,2024年植樹節時間:3月12日,星期二,農歷二月初三,植樹節并不是我國法定節日,所以不會放假,但2023年植樹節處于周末,所在單位放公休,那么就會處于放假的狀態。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來宣傳保護樹木,并且動員大家一起積極造林的一個節日。地球上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去維護,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因為大量的砍伐樹木造成著生態環境被破壞。所以現在大家會更加主動積極的去種樹。植樹節也是為了激發人們的環保意識,希望可以讓生態平衡。
植樹節的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于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后的1979年,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節的意義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輕污染。確定3月12日為植樹節,除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外,還因為植樹節的日期剛好是適合植樹造林的好日子。植樹造林帶給我們的好處很多,不僅能夠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還能擴大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等。
植樹造林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植樹造林可以美化環境,提高空氣質量,還能改善氣候狀況,茂密的樹冠可以遮蓋陽光的照射,將20%左右的熱量反射回天空,60%—70%的熱量被樹冠吸收。此外植物蒸騰作用的維持也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由于樹林內空氣濕度大,熱容量大,風又小,因此溫度變化是比較緩慢的。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3月21日是我國的植樹節,這天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1928年,為紀念其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此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確定3.12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植樹節有什么好處
植樹造林好處一、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蓋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具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呢。
植樹造林好處二、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御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并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刮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植樹造林好處三、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更來自林木。樹林的用處真是大得很。
植樹造林好處四、植樹造林能清除完全污染。具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一畝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樹造林好處五、能減少噪音,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為人類提供理想的學習、工作、娛樂和生活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