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火把節是什么意思
2023年火把節是什么意思_火把節詳情
火把節是一個熱烈而獨特的節日,它展示了人們對豐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傳遞著人們對祈福和希望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火把節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年火把節是什么意思
火把節(彝族火把節),流行于云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火把節的起源與人們對火的崇拜有關,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期間,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豎立寨中,各家門前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時人們手持小型火把繞行田間、住宅一周,將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間地角。
彝族火把節的起源
1、對火崇拜:彝族火把節的起源,追溯其根源就是來自于彝族先民對火的原始崇拜。
2、地理環境:彝族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兩岸的涼山、烏蒙山、哀牢山等高寒山區,對火的依賴比其他民族更強。火是人們照明取暖熟化食物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在生產上,用火將埋藏在地中的樹枝樹葉堆引燃,使其燃燒,使土地肥沃。人們生產生活都離不開火,由于彝族人民對火的依賴性強,在意識形態上,火對彝族的影響也就更大些。
3、宗教:每次的原始宗教活動都是以在屋內或門外燃火堆,借以呼喚火神為開始。火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動意識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致通常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處顯示出敬火的意識。
4、生活習俗:彝族每家在進人新房前都須先燒紅一塊石頭,再摘一些苦蒿苗裝進瓜瓢里,放進少許水,把燒紅的石頭丟進瓢中,再圍繞屋內四角以示驅祛所有污穢,然后主人才全部進入屋內。涼山彝族諺語說“所吃的都要見火”般從屋外拿回家的畜肉或獸肉,進屋前都必須在門外燃小堆火,將拿回的畜獸肉在火上熏后才能進屋,以示驅穢。新媳婦進屋前也在門口燃小堆火使其從上面跨過才能進屋,也是以示驅穢。
火把節是什么族的節日
火把節不止是彝族的節日,火把節還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
火把節起初是彝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開始,持續整整三天。在這三天里,彝族人民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這體現了人民尊重自然規律的美好愿望。
到了今日,火把節不僅僅是彝族人民特有傳統節日,也是周邊少數民族的商貿活動的日子。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節,但是,火把節不止是彝族的節日,火把節還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日子上有所不同。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火把節是慶祝什么的
不同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一般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有的學者認為此節原系彝族十月歷法的一個年節,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說,相當于彝歷的新年。因此又稱過大年。主要活動有斗羊、斗雞、斗牛、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節的來歷,雖然民間傳說不少,但其真正的來源乃是彝族先民對火的崇拜。
也有人說火把節來源于星回節。可以說火把節與星回節無關。關于這個問題將在下面詳細討論,茲不贅述。
段注《說文):“火,娓也。娓,各本作綴。今正。下文日娓,火也。為轉注。南方之行,炎而上。與木曰東方之行,金曰西行,水曰北方之行,相儷成文。象形。大其下,銳其上。呼果切。古音在十五部。凡火之屬皆從火。”
段注《說文》:“炎,火光上也。洪范曰:火曰炎上。其本義也。云漢傳曰:炎炎,熱氣也。大田傳日:炎,火盛陽也。皆引申之義也。從重火。會意,于廉切,八部。凡炎之屬皆從炎。”
古漢語說:“人火曰火,天火日災。”(《左傳》)認為火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的火,一種是自然的火。所謂“人火”就是人所用之火;所謂“天火”,就是自然之火,這種火容易造成火災,故稱之為“災”。
“火”之讀音,彝語讀音一致,傈僳語與彝語讀音一致,其它藏緬語與漢語有相近或相同之處,與彝語讀音則遠一些。
從彝語對“火”之讀音相當一致的情況來看,彝族先民至少對“火”之現象有了比較統一的認識和讀音以后才逐步分遷到各地去居住的。所謂對“火”之現象有比較統一的認識,這里指的是對火的崇拜心理和一系列的火文化現象。
火把節舉行哪三個儀式
火把節舉行哪三個儀式:迎火、頌火、送火
第一天:迎火
火把節第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夜幕臨近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圣火后,兒孫們從老人們手里接過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個角落,再到田邊地角,漫山遍野地走過去,用熊熊烈火驅魔除災。
第二天:頌火
第二天可以說是西昌火把節的高潮,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參加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傍晚時分,成千上萬的火把形成一條條巨型火龍,從四面八方涌向同一地方,最后形成無數的篝火,燒紅天空。
第三天:送火
送火是西昌火把節的尾聲,這天夜幕降臨之時,各家各戶會陸續點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方,聚在一起,舉行送火儀式,念經祈禱火神賜給子孫安康和幸福,賜給人間豐收和歡樂。
西昌火把節是我國十大民俗節日之一,也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更是彝族一筆寶貴的財富。想要感受彝族風情,領略火把節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