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由來及如何養生
小寒節氣由來及如何養生你知道嗎?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了小寒時節,居民日常飲食偏重于暖性食物,一起來看看小寒節氣由來及如何養生,歡迎查閱!
小寒的由來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并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筑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民間有諺語說:大寒小寒,冷成冰團。我國大部分地方,小寒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才低于小寒。
小寒談氣候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小寒養生飲食原則
這階段該如何注意調養,向受眾推薦幾款養生菜肴?飲食養生保健法的原則是多食溫熱,葷素兼吃。
1、食宜溫。冬季,是吃羊肉、雞肉等溫熱品的好時候,特別是對于偏于陽虛體質者的人:偏于陰氣不足的食補以鴨肉、鵝肉為好。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熱粥也非常適合,如羊肉粥,以溫補陽氣:麥片粥,養心除煩;核桃粥,養陰固精;紅薯粥,滋補肝腎;大棗粥,可使人感覺周身溫暖,精力倍增;山藥粥,大米燒開之后,放入2兩山藥,十幾顆大棗,有養腎補血的功效。
2、食宜雜。即食物要多樣化,精粗搭配,葷素兼吃。冬天人們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糧、蔬菜、瓜果的傾向。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癥、便秘、口角炎、牙齦出血等癥。
小寒節氣如何科學養生
一、多吃羊肉防寒。小寒之后就是三九,三九是冬季養生的關鍵,而且,三九天也是冬季最冷的時段,在這個時段一定要防寒,平日里多吃一些羊肉,比如喝一些羊雜湯,吃火鍋,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羊肉性情溫和,可以達到溫補的效果。
二、食物養腎。按照老祖宗的養生理論,冬季對應的五臟是腎,屬于水,而腎是廣義的,不是單指身體兩側的腎臟實質,而是代表兩個系統,一是生殖系統,二是泌尿系統,而且,五臟中元氣是在腎中,如果一個人腎氣弱,就意味著元氣不足,就會出現很多不適的癥狀,比如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腰膝酸軟等,還有就是非常的怕冷,所以,冬季尤其要注意養腎,對于養腎有很多種方法。
1、以色補色,中醫理論歷來都有吃色補色,腎臟在五色中屬于黑色,所以,多吃黑色的食物就有利于養腎,大自然給了我們非常豐富的食物,黑色的食物也很多,比如黑豆、黑棗、黑芝麻、黑木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多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不能缺少的營養素,恩格斯說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占人體的16%—20%,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身體除了房水和膽汁之外,全部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包括指甲和頭發,同樣蛋白質充足腎氣才足,所以,冬季更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含蛋白質的食物也很多,一些禽類都是蛋白質,雞肉、牛肉、羊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還要適當的補充植物蛋白,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喝一些豆奶,這些都可以給身體補充蛋白質。
三、運動。這個是不能少的,生命在于運動,如果能夠在冬季堅持每天鍛煉,那么身體的素質一定會更強。
小寒節氣由來及如何養生相關文章:
★ 小寒到了如何養生
★ 小寒節氣如何養生
★ 小寒節氣養生知識
★ 小寒節氣習俗起源
小寒節氣由來及如何養生





上一篇:小寒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下一篇:二十四節氣小寒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