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全攻略
時序十一月初,暮秋終將離去。芙蓉花香還未散盡,山茶花已競相爭開。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時節,是秋冬季節的交替之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年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全攻略,歡迎參閱。
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全攻略
一、飲食要適量清淡。
《黃帝內經》講了一個道理:吃飯的量恰到好處補氣,吃多了傷氣;味道過厚傷氣,味道清淡補氣。老子在《道德經》里也講道:過多吃美味的食物傷胃。二是要看食物的屬性和身體的需要。任何可吃食之物都有性,離不開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體內熱時應吃涼性的,體內涼時應吃熱性的。如:胃熱,應吃寒性的香蕉;胃涼應喝熱性的姜湯。如果吃反了會鬧出病來。又如: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間氣候燥熱,不宜吃辛辣之物,易引發胃和大腸燥熱火氣上攻,導致耳聾、耳鳴等癥。
水果吃得合適是營養,吃得不當有害于身體。脾胃虛便稀時不要吃水果,氣盛便干時多吃水果。
二、吃牛羊肉少食海鮮。
立冬后,人們在飲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桑葚、桂圓、甲魚、黑木耳等。
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烏雞、豆漿、牛奶、蘿卜、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蘿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都是立冬后比較適宜的飲食。此外,冬季養生可以多吃堅果,堅果是指油脂多的種子類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時,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膩或過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如果要食療,可食用黑芝麻粥、蟲草老鴨湯等,可以補益肝腎、滋陰助陽。
三、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四、注意補充維生素。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后,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并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癥狀。那么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里美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五、不可盲目“進補”。
在補冬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于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養陰、蘿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胃、大棗粥可益氣養陰等等。
立冬時節的水果推薦
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性平,有補心潤肺、生津解毒、益氣和胃、醒酒平肝的功效。尤其在病毒活躍,容易感冒的冬季,多吃蘋果對養生大有裨益。加拿大人的研究表明,在試管中蘋果汁有強大的殺滅傳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較多蘋果的人遠比不吃或少吃的人得感冒的幾率要低。所以,有的科學家和醫師把蘋果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醫生”。
蘋果熟吃可止瀉,生吃可治便秘,飯后吃能助消化。研究人員還發現,-天吃一個蘋果,對肺大有好處,可以減輕污染物引起的肺功能惡化。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攝入過多不利于心、腎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腎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柚子
中醫認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養肺和緩解感冒后咳嗽的良好水果。柚肉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成分,能降血糖、降血脂、瘦身健體、美膚養容,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益的水果。
在柚子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有機酸及鈣、磷、鎂、鈉等,這些都是我們人體所必須的元素,更是其他水果難以比擬的。在柚子肉中,還含有著大量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等成分,因此有著很有效的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美膚養顏等功效。柚子容易與多種藥物產生相互作用,服藥時最好別吃柚子;柚子性寒,脾虛體寒的人不宜多吃。
獼猴桃
獼猴桃又稱奇異果。一顆獼猴桃所含的維生素C是一個成年人每日需求量的兩倍多;其所含的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助消化防便秘;它的低鈉高鉀的完美比例,可補充熬夜加班所失去的體力,是都市白領的最愛。更神奇的是,獼猴桃是種能讓人快樂的水果,情緒低落的時候不妨吃上一顆。
獼猴桃性寒,故脾胃虛寒者應慎食,經常性腹瀉和尿頻者不宜食用;獼猴桃的VC含量較高,不能和牛奶同時食用;女性經期最好少吃或不吃獼猴桃。
柿子
柿子含有大量胡蘿卜素、維生素C,一個柿子所含維生素C的量,基本可滿足每人每天所需維生素C量的一半;柿子中的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具有降低膽固醇,潤腸通便的作用;新鮮柿子含碘很高,能夠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柿子不但可充饑,還具有養肺胃、清燥火的功效,清代名醫王孟英所著的《隨息居飲食譜》里提到:“鮮柿甘寒,養肺胃之陰,宜于火燥津枯之體。”食用柿子有潤肺、清火、止燥咳、通便秘等作用,可以緩解大便干結、痔瘡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壓等癥,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柿子含大量柿膠酚和果膠,與胃酸相遇會凝集成纖維性團塊,即“胃柿石”,導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又因果膠有收斂作用,故便秘者忌食。此外,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與螃蟹、山芋等同食。
菱角
營養功效:菱角嫩時皮脆肉美,食之有清香之味。菱角作為水果生食,能清熱生津,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能益氣健脾,祛病強身。成熟時肉厚甘美,是一種高熱量的食品,營養價值可與栗子媲美。秋游時,可以買些紅菱角生吃,既可以解渴,又能消除疲勞。
養生吃法:食用菱角一般都是蒸煮后食之,或曬干后剁成細粒,熬粥食之即可。菱角與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鮮美,也是時令補品,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痛、腰腿痛等病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梨
梨子有潤肺、化痰、止咳、退熱、降火、清心、解瘡毒和酒毒的功效,常食可補充人體的營養。梨子特別適宜于肝炎、肺結核、大便秘結、急慢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壓、心臟病以及食道癌患者食用。梨子所含糖類有果糖和葡萄糖等,具有保肝、助消化、促進食欲的作用,可用于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輔助食療。
所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及鉀、鈣元素,有降壓、清熱、鎮靜和利尿作用,對高血壓、心臟病同時伴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因性寒,脾胃虛寒、口吐清涎、大便溏瀉者應慎食;又因含糖量高,過食會使血糖升高,故糖尿病者少食。
立冬的含義
11月8日1時59分,農歷九月廿七,當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立冬。“立”是開始的意思,“冬”是冬季的意思。“立冬”即冬季自此開始。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之始,在古代都是重要的節日。
我國古代將“五天”稱為“一候”,每個節氣都有“三候”,立冬的三候是:“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是秋冬交替之時,雨在消減,而“雨”字頭的很多天氣現象在增生,例如:霜、霧、霾等等。近45%的霧霾天氣發生于冬季,發生機率遠遠高于其他季節。
立冬是秋冬交替之時,雨在消減,而“雨”字頭的很多天氣現象在增生,例如:霜、霧、霾等等。近45%的霧霾天氣發生于冬季,發生機率遠遠高于其他季節。
2021年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全攻略相關文章:
2021年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全攻略





上一篇:24節氣立冬的生活習慣
下一篇:2021年立冬是幾月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