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谷雨和雨水區別_谷雨和雨水有什么區別
對于谷雨和雨水,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它們都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大家知道谷雨和雨水有什么區別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谷雨和雨水有什么區別,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時間不同: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歷2月18-19日),太陽到達黃經330°。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含義不同:
雨水含義: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天氣乍暖還寒。
谷雨含義:谷雨從字面意思上,便知是表示氣候情況的。可它與雨水節又不同。雨水是說“春雨將至”;而谷雨,將雨和谷聯系了起來,按照古人的解釋,是“雨生百谷”之意。
由來習俗不同:
雨水的由來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歷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歷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返回目錄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關于谷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并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谷米,后人因此把這天定名谷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但是,在民間,陜西省關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史官。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出眾的倉頡,任命倉頡做了史官。他以結繩記事,國家大事記得清清楚楚,很受黃帝賞識。后來結繩記事日顯落后。
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講述野獸的去向。倉頡深受啟發:“一個足印代表一種事物呢!”回家后,倉頡便打點行裝外出考訪。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來。依類象形,始創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動了天帝,當時天下正遭災荒,便命天兵天將打開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谷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
倉頡死后,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谷雨節”。如今,每逢谷雨節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返回目錄
雨水是全年的第二個節氣,緊隨著立春的腳步而來。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因此,“雨水”意味著春風逐漸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連北方的空氣也開始變得濕潤,處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氣象學角度來說,“雨水”過后,中國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一般能夠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此時,油菜、冬麥等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時灌溉,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時間久了,人們還根據雨水的冷暖、降水情況等來預測之后的天氣變化。比如,諺語里提到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或者就是“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
不過,據專家解釋,雖然節氣的名字叫“雨水”,但在此期間內倒不一定下雨。只是從雨水之后,降水開始增多罷了。
〈〈〈返回目錄
2022谷雨和雨水區別_谷雨和雨水有什么區別相關文章:
★ 雨水和谷雨的區別
★ 谷雨是什么意思
2022谷雨和雨水區別_谷雨和雨水有什么區別





上一篇:2021谷雨下雨好不好
下一篇:2021年谷雨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