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一些
古代的春節是指立春,在過春節時,正是農歷正月十一,而立春是新一個節氣的開始,也是春季的開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一些,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一些
風俗一:掃塵
掃塵顧名思義就是打掃塵土,過年前都要把家里里里外外都要打掃一遍,這樣才能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春節的到來,表達除舊迎新的寓意,掃塵這個習俗自臘月二十七日開始,也有些地方早早就開始除塵了。
風俗二:貼春聯
貼春聯一般是在除夕那天貼,春聯決不能夠等到過年的時候貼,不然沒任何寓意,也沒有達到喜慶的效果,春節貼春聯很是講究,春聯的順序,不同樣式的春聯等都要按著規則來,這樣才能家宅平安,來年闔家幸福、事事順心。
風俗三:放鞭炮
放鞭炮是自古以來的習俗,一開始有個傳說是為了驅趕年獸,如今卻是增添吉利,讓鞭炮聲除舊迎新過新年。不過,現在大多數城市禁止居民隨意放鞭炮,所以人們想出了很多模擬鞭炮聲過年的方法,挺有一番意思。
風俗四:守歲
守歲其實說來也很有意義,就是一家人齊聚一塊一起從除夕跨越到春節,迎接春節的到來,為新的一年許下美好的祝愿。
風俗五:拜年
拜年這個習俗小孩子可喜歡了。每到過年,他們就會穿上新衣裳,戴上新帽子,然后高高興興的去家人長輩面前說吉祥話,討要過年紅包,然后和朋友們一起去玩耍嬉鬧。
風俗六:壓歲錢
壓歲錢想必大家都知道,過年添福添喜的一種方式,雖然現今社會變成紅包時代,但是古時候傳下來的“壓歲”和“壓祟”還是有的,壓歲錢給長輩是壓歲,希望老人長命百歲,歲歲平安;給孩子是壓祟,希望孩子無災無難,幸福安康。
春節貼春聯的好處
1、辭舊迎新,繼承傳統習俗
春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也是繼承傳統習俗的一種方式,是對祖先的尊敬,對傳統的繼承。
2、增加節日氣氛
春聯象征著喜慶歡樂。每逢春節,家家戶戶貼春聯,寓意過年、新年,增加節日氣氛,看起來非常喜慶。
3、象征美好愿望
古人貼春聯是為了驅邪保平安,而我們在春節貼春聯也是為了抒發自己的美好愿望,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闔家幸福。
貼春聯最主要的作用是辟邪,傳統意義上的春聯寓意著吉祥如意,象征著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一些添丁興旺,五福臨門的字眼是很多人所喜歡的。
春節北京的風俗習慣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后會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年初一的餃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點一過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伙兒,還有身掛大串山里紅、手里抖著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在北京,過年時,街上所有店鋪都停業休息,只有賣鞭炮的商店開著門。
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一些相關文章:
★ 春節有哪些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