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大雪節氣的含義是天氣更冷,降水量增多,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但降雪量不一定很大,大雪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大雪節氣是第幾個節氣?
大雪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大雪節氣怎么養生?
飲食調養
飲食調養也是養生的重要一項,陰虛之人宜防燥護陰、滋腎潤肺,可食用柔軟甘潤的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蜂蜜、銀耳、蘿卜、白菜、香蕉、甘蔗等食物,忌食辣椒、胡椒等燥熱食物。而陽虛者應食用溫熱、熟軟的豆類、大棗、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狗肉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增苦忌咸
大雪節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但進補要適度。建議,大雪之后的飲食宜“增苦忌咸”,尤其要少吃過咸的食物。選擇食補的人群,可多吃蘿卜、白菜等日常食用的蔬菜,肉類也宜選擇豬肉、魚類或者羊肉,而如果想經常食用紅棗、荔枝、桂圓、枸杞等藥食兩用的食品,最好咨詢醫生,據情選食。
重視頭部和足部的保暖
大雪期間,是陰氣最旺盛的時期,注意保暖很重要,尤其應重視頭部和足部的保暖。從中醫理論上講,這個節氣若不戴帽子,頭部散失的熱量就會非常多,頭部的保暖與人體的熱平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寒冬護腳尤為重要,建議大家應該選好保暖的鞋襪,最好選用透氣性好的棉線襪,同時多活動足部,促進血液循環 。
及時補充水分
大雪節氣,室內氣候干燥,新鮮蔬菜減少,會造成維生素B缺乏而誘發口角炎。應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由于室內外干燥,空氣濕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保證器官正常的新陳代謝 ,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說的“8杯水”,一杯約300毫升)。
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
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類時,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大雪節氣有什么美食?
一、雪菜煮湯
大雪節氣前后,新鮮雪菜逐漸上市。食療專家介紹,雪菜又叫雪里蕻,屬于性溫,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腦中氧含量,起到醒腦提神的作用
二、紅薯粥
大雪以后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紅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養胃,還是一種很好的減肥食品。
三、自制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天氣寒冷,在不易保鮮的古代,人們發現此時腌制肉類食品不易變質,于是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就忙著腌制咸肉,以迎接新年。受此習俗影響,大雪節氣前后,肉類食品價格常會有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