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時節的注意事項
大暑不能喝太多冰,不用為了貪圖一時涼快而飲用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暑時節的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暑時節的注意事項
1、穿著棉質服裝
我們在大暑時節可以穿淺顏色的衣服,這樣可以減少熱量的吸收,穿起來比較涼快;深顏色的衣服會吸收更多的熱量,穿起來比較悶熱。棉織品透氣、吸汗優于化纖制品。所以,夏季運動著裝以淺顏色棉織品為最好,款式越寬松,散熱性能就越好,顏色越淺越不容易吸熱。
2、晨練不宜過早
夏天天亮得比較早,很多有晨練習慣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門運動。但晨練不宜太早,避免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的休息。
大暑如何養生
首先就是飲食方法,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
養生煲湯。養生煲湯有許多種,比如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做做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功效的烏魚蛋湯;還可做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鴨血羹等都是您夏季養生食補的最佳選擇。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以做到一舉多得,對身體健康有更大的幫助。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也就是說,大暑是全年最熱的一段時期,而非一天。
而導致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是因為近地球表面的熱量主要來源于太陽,每年從夏至開始,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間晝夜時差較大,白天時間13個小時,夜間11個小時,時差達2小時。由于夏季白天長、夜晚時間短,白天獲取的熱量比夜間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氣溫積累會越來越大,以至在大暑節氣期間氣溫累積達到最大值。
所以,正是因為太陽高度角和熱量收支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大暑期間成為我國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時候。
大暑有哪些習俗
我國的民間自古以來在大暑就有“飲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具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在大暑期間,民間有“燒伏香”的習俗。百姓在伏天燒香祈福,以此祝福人們風調雨順,百谷豐登。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人們茶余飯后,有以斗蟋蟀為樂的風俗。
“喝暑羊”是魯南地區在大暑時節的傳統習俗。羊肉湯是補品中的美味之一,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能補益氣血,強健機體。
在南方,大暑當天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會被人們當做祈求自己萬事順利吉祥如意的貢品。
大暑的氣候特點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30年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統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出現在7月下旬,而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剛好都出現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所以在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