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時節如何養生
大寒時節如何養生簡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為此大寒一些養生知識你們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大寒時節如何養生簡介,歡迎參閱。
大寒時節如何養生
“大寒大寒,防風御寒”
注意“冬藏”,保護人體的陽氣,做到早睡晚起。同時,注意保暖,防風御寒。特別注意手腳的保暖。
“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
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
冬季的運動對養生保健有特殊的意義,但應注意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宜在太陽升起后進行運動,且運動強度不要太大。
“冬季暖陽,多曬太陽”
冬天的太陽暖和又不刺激皮膚,適量的紫外線能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避免因身體缺乏鈣質而引起骨質疏松等疾病,利用冬日暖陽加強“補鈣”。
“完膳皆藥,藥補不如食補”
飲食應該以固護精氣、滋養陽氣為原則,將精氣內蘊于腎,化生氣血津液,促進臟腑功能。偏于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如核桃、栗子、榛子等;偏于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如雪梨、百合、木耳等。
大寒的由來
大寒是24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含義。《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個時候寒潮南下的非常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的時期,而且在這段期間之內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現象。
我國古代把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化出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這個時候正是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5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而且是最結實、最厚的。大寒節氣,大氣環流相對而言是比較穩定的,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的時候,常常就會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的現象。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和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的情況。
大寒季節特征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
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