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養生注意事項_白露節氣養生常識
白露正值秋季,在這個季節里,人們容易發生燥咳。對于容易燥咳的人,要多吃一些潤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鴨梨、白蘿卜、蜂蜜、百合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露節氣養生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露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1、春捂秋凍要有度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養生專家稱白露實際上是表明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但在清遠地區,這時候天氣還是炎熱,不少市民晚上睡覺還會開空調,或洗冷水澡,但專家建議,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不要洗冷水澡,以免著涼。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2、睡覺時不要露臍
“天氣一冷一熱,我又感冒了,現在抵抗力越來越差了,所以想吃點中藥調理一下。過敏性鼻炎也復發了,早晨起來老是要打噴嚏。”在該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41歲的黃女士正向醫生講述著她的病情。
“每年這個季節像黃女士這樣患感冒的人尤其多,主要是忽視了季節間的溫差變化,平時也沒有注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所以就容易患病。”陳太日提醒市民,在秋天開始有涼風、氣溫逐漸下降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頭部,尤其是嬰幼兒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風而引發頭痛、發熱等身體不適。
3、白露養生養肺是關鍵
另外,由于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如果防護不當,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愛美穿露臍裝,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因此,這個季節不適合再穿露臍裝了,晚上睡覺也要把肚臍蓋好。
4、動靜結合更有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煉身體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
據《黃帝內經》:“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生之道。”
白露節氣養生提示
白露后天氣冷暖多變,特別是早晚更添幾分涼意,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此時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飲食注意養肺。
1.溫水泡腳,補養腎氣。
從白露開始,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乏力等癥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白露后應注意補養腎氣,這時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系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2.動靜結合,調養心神。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鍛煉身體的好季節,此時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進行以上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閉目養神,做到動靜和諧。
另外,進入秋季容易出現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緒,應注意心理養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3.飲食清潤,喝粥防燥。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但肺喜潤不喜燥,所以白露季節不能一味進補,建議在飲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紅蘿卜等。
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蘭、菠菜、綠菜花等,盡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過于甘肥油膩的食物。
同時,白露季節,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
4.早睡早起,秋凍適度。
眼下大自然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將越來越盛,起居也宜順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盡量早睡早起,起床后適當活動,有利于肺氣的宣發和體內陽氣的升發。
另外,秋天早晨天高氣爽,空氣清新,是一天中空氣最為濕潤的好時候,早睡早起,以利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充沛的活力。
天氣變涼,人的毛孔要閉合起來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所以,坊間流傳“春捂秋凍”之說,講究“秋凍”。
但是,健康人群可以這樣,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于鍛煉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體虛寒的人群,起床后應適當添件薄衣,護好腹部、腳部和肩膀等關鍵部位。睡覺蓋好被子也很重要,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關節病患者更莫盲目“秋凍”,以免舊病復發。
秋季白露養生食品
1:山藥
功效: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應用: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虛熱消渴。
制法:清炒,清蒸或榨汁熬羹。
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
2:豆漿
功效:健脾寬中,潤燥消水。
應用:適用于疳積瀉痢,妊娠中毒等。
制法:做成熟食、豆漿服用,或研末外敷。
解說:黃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腸經。黃豆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被稱為豆中之王,在質量上可與動物蛋白相比,而且對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癥很有益。黃豆中所含的鐵,量多而且易于吸收。經常食用黃豆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
3:黃瓜
功效:微量元素,有降血糖的作用。
應用:清熱、解渴、利水、消腫
制法:清炒或榨汁熬羹。
黃瓜是很好的減肥品,希望減肥的人要多吃黃瓜,但千萬記住,一定要吃新鮮的黃瓜而不要吃腌黃瓜,因為腌黃瓜含鹽反而會引起發胖。 黃瓜含有鉻等微量元素,有降血糖的作用,對糖尿病人來說,黃瓜是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 黃瓜中的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并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
白露養生的做法
1.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節氣,所謂“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白露節氣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
2.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一到,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
3.各地有不同的養生飲食習俗,在福建福州等地,白露這天習慣上要吃龍眼進補。從前江蘇南京人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而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當每年白露一到時,則家家釀白露米酒。
4.白露時節,秋高氣爽,是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選擇“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溫差最大的季節,白天能達到二十度、晚上只有十幾度。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白天形成的濕熱之氣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結于草木,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在進行以上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練功法,可靜坐閉目養神,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鍛煉身體,做到動靜和諧。
5.白露節氣多吃水果有益健康。燥氣當令,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特別是體虛者,藥補不如食補,食補首推粥補,秋季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梨、蘋果、葡萄、橘、柚、柿子、龍眼等都是秋季適合吃的水果,這些水果不僅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而且還有良好的食療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支氣管病、過敏性皮膚疾病,這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疾病,在飲食上就要慎重調節,有些病人要慎食部分海鮮。
6.對于病人來說,藥物需要辨證診治;對于健康人來說,食物同樣需要辨證論吃。《新編食療本草》突出本草食療的整體觀,做到因人制宜,辨證施食,既能調和和陰陽臟腑,又能補養氣血津液,門類頗多,品味齊備,集食療之大全,令讀者受益良多。
白露養生的食譜
1、貝母甲魚
原料:活甲魚1只(約500~1000克),川貝母5克,料酒、細蔥、花椒粉、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先將甲魚放人溫熱水中,使其排盡尿,然后剁去頭,剖除內臟,清洗干凈。將甲魚放入蒸缽中,加水適量,放人貝母、料酒、花椒粉、細蔥、味精、精鹽,以武火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滋陰補肺、化痰止咳。
應用:陰虛所致久咳痰多、氣短喘促、夜臥盜汗、心煩口渴、低熱不退等。
2、南沙參煮蛋
原料:南沙參50克,雞蛋2個。
制作:將南沙參與雞蛋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待蛋熟后,取出剝去殼,再放入藥湯中稍煮即成,飲湯食蛋。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滋陰、降火、止痛。
應用:陰液虧虛、虛火上炎所致的牙齒疼痛、紅腫不顯或無紅腫、口齦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