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
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已久,民間有很多傳說。但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嗎?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的原因,歡迎大家閱讀。
● 元宵節猜燈謎的原因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猜燈謎是一項妙趣橫生的游藝活動。燈謎起源于西漢的隱語,后發展成為民間謎語,又叫“打燈謎”。據記載,在南宋,猜燈謎就已經成為元宵節的一種游戲方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云:“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边@“藏頭隱語”,即是謎語。
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著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胡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氣,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著: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著:“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么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后,越傳越遠。
第二年元宵節,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以后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
●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
1、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
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去世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莸凵院芘橙酰瑑炄峁褦?,大權漸漸地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及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的殘暴,因而敢怒不敢言。
直到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擔心遭到傷害和排擠。因此,在上將軍呂祿的家中秘密集合,共商謀反之事,以便徹底地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到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住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同開國老臣周勃、陳平一起,設計鏟除了呂祿,終于徹底平定“諸呂之亂”。
在平亂之后,眾位大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為漢文帝。文帝深深感到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叛亂的正月十五日,定為與民同樂的節日,京城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示慶賀。從此,正月十五便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2、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是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一個寵臣叫東方朔,他善良又很風趣。有一年冬天,連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到御花園給武帝折梅花。一進園門,就發現一個宮女正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急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為何要自殺的原由。得知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和一個妹妹。在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與家人見面。每當到了冬去春來的時節,都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覺得無法在雙親身邊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之后深感同情,便向她保證,一定會設法給她一個與家人團聚機會。
于是在某一天,東方朔在長安街邊上擺了一個占卜攤。很多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意外的是,每個人的所占簽,競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隨即長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祈求解災之法。東方朔便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紅衣神女下凡,她就是那位奉玉帝旨意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留給你們,可讓當今的天子想想辦法?!闭f完,就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著紅帖,趕緊送往皇宮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去一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頓感大驚,連忙召見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地想了想,便說:“據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女元宵經常給你做湯圓,十五日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您焚香上供,傳令長安城家家都做湯圓,一起敬奉火神君。并傳諭臣民一齊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放鞭炮、煙火,像是滿城大火,這樣便可瞞過玉帝了。另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可以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便可消災解難”。武帝聽后,非常高興,就傳旨按照東方朔的辦法執行。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煙花綻放,游人熙熙攘攘,異常熱鬧。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來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等候多時的元宵聽到喊聲,急來趕來,終于和親人團聚了。
就這樣熱鬧了一夜,漢武帝看到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照樣全城都掛燈放煙火。因為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這一天的湯圓叫元宵,這一天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四大猜謎方法
1、象形法
這種方法需要用到你的聯想力,仔細觀察漢字的結構來得出答案。如謎面“三潭印月”(打一漢字)謎底:心。
2、擬聲法
仔細聽謎面的發音,就能發現其中的玄機。如謎面“聞聲聽似太太你好嗎?”(打一電影名)謎底:《泰坦尼克號》。
3、會意法
這是最基本的燈謎方法?;?0%的燈謎用的都是“會意法”。簡單地說,就是讀懂謎面的意思,來扣合謎底。如謎面“拒收紅包”(打一中醫療法)謎底:推拿。
4、離合法
也叫“拆字法”。哪些謎面應該用“離合法”來猜呢?有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方法,看看謎面上是否出現方位指示詞及明確的方向指示詞,如“東西南北中”、“前后左右”、“來去上下”等。如謎面“他去也,怎把心兒放?”(打一漢字)謎底:作。
●元宵節燈謎
1. 左手五個,左手五個。拿去十個,還剩十個(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2. 四角方方,常隨常往。傷風咳嗽,數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手帕
3. 半個西瓜樣,口朝上面擱。上頭不怕水,下頭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鍋
4. 中間是火山,四邊是大海。海里寶貝多,快快撈上來(打一日常用品)——火鍋
5. 紅娘子,上高樓,心里疼,眼淚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蠟燭
6. 猛將百余人,無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燒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7. 一只八寶袋,樣樣都能裝。能裝棉和紗,能裝鐵和鋼(打一日常用品)—— 針線包
8. 遠看兩個零,近看兩個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鏡
9. 有面無口,有腳無手。聽人講話,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桌子
10. 帶著平頂帽,身穿圓筒襖,雖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手電筒
11. 前面來只船,舵手在上邊,來時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12. 小小東西,放在腋底。有病沒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溫度計
13. 一只雀,飛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湯匙
14. 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錘,驚天動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鐘
15. 金鉤吊銀圈,姐妹隔座山。若要來相會,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品)——耳環
16. 生在山崖,落在人家,涼水澆背,千刀萬剮(打一日用品)——磨刀石
17. 薄薄一張口,能啃硬骨頭。吃肉不喝湯,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品)——菜刀
18. 外面冷冰冰,里面熱心腸,一夜到天亮,肚里還不涼(打一日常用品)——暖壺
19. 有硬有軟,有長有寬。白天空閑,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床
20. 有風吹不動,它動就生風,若要不動它,待到起秋風(打一日常用品)——扇子
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相關文章:
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