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這天吃不吃火雞
萬圣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11月1日。西方人過節常吃火雞,那么萬圣節吃火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萬圣節吃的食物,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萬圣節不吃火雞
萬圣節又稱“鬼節”。相傳在公元前,住在英倫三島、愛爾蘭、法國一帶的凱爾特人認為,死人的亡靈在10月31日這天晚上紛紛鉆出墓地“回訪”人間。為此,他們要在這一天準備許多的美味佳肴,招待晚上來訪的“鬼”。這就是鬼節的最早形式。
大約在公元9世紀,____會考慮到許多圣徒還沒有自己的節日,就把11月1日定為萬圣節,由于它與鬼節相差僅一天,后來人們就把他們合二為一。以后這一節日又流傳到北美和其它一些地區。
外國人過節,火雞是大多人選擇的食物之一,如感恩節、圣誕節等,那么萬圣節吃火雞嗎?
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就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火雞的英文是“Turkey(土耳其)”,因為歐洲人覺得它身黑頭紅(黑色羽毛的火雞),很像土耳其服裝。
烤火雞變成美國人重要的節日大菜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了。不過,據說當年來到美國的歐洲移民本來是想在過節時烤鵝來吃的,只可惜北美大陸上鵝的數量不多,很難找到,而火雞卻漫山遍野到處都是,于是就把烤鵝改成烤火雞了。這種風俗延續了下來,圣誕節和感恩節大餐都要吃烤火雞。
萬圣節必備的食物
“不給糖果就搗亂”,萬圣節的糖果最經典的是橘色、棕色和黑色的包裝,造型以鬼怪居多,不過,這個傳統本來面目和糖果沒有關系。
南瓜派在美國南方本來就是初冬最常見的食物,在萬圣節只是更應景而已。除了南瓜派,南瓜子也是節日常見的零食。
11月1日除了萬圣節之外,還是古羅馬一個重要的節日,叫波摩娜節。波摩娜是“果樹之神”,掌管所有果樹的生與死、豐收與欠收。羅馬占領凱爾特之后,也把波摩娜節和新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萬圣節吃蘋果的習俗。
太妃糖蘋果是應節食品。制法是把蘋果插上竹簽,然后手持竹簽把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從前,各家各戶會準備太妃糖蘋果送給小孩,但當傳聞有人把大頭針和刀片放入蘋果中,送太妃糖蘋果的習慣逐漸消失。
萬圣節其他特色食品還有:粟米糖、candycorn、熱蘋果酒、烘南瓜子。
萬圣節南瓜美食的做法
一、紅豆南瓜餅
材料:南瓜、糯米粉、面粉、白芝麻、紅豆沙。
做法:
1、南瓜洗凈切成片,越薄越好,放入蒸籠蒸熟后,去掉外皮,用勺子碾碎待用;在南瓜泥中加入2:1的糯米粉和面粉,活面粉,要搖勻,放置半小時;將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小劑子備用。
2、將紅豆沙提前搓成小團備用,取一塊切好的劑子,用拇指緩慢碾成邊緣薄中間厚狀,把豆沙團放入其中包裹起來,慢慢在手中按成薄厚均勻的小餅;將小餅兩面均勻的蘸上白芝麻備用。
3、平底鍋加食用油,微熱后將制好的南瓜餅胚放入鍋中,小火慢慢煎至底部固定再翻面,兩面煎制金黃即可。
二、椰汁西米南瓜湯圓
材料:椰子粉、西米、南瓜、糯米粉、糖適量。
做法:
1、鍋內加水煮開后放入西米,中途用匙子來用攪拌。煮至5分鐘停火,加蓋燜上10分鐘以上。把燜好的西米撈出過涼水,這時西米的外表已經呈透明狀,內部還是有很大的白點。鍋內再次加入清水煮開,把在過冷水的西米撈出再次放入煮鍋煮至西米呈現透明狀。
2、撈起西米,放入涼開水中。南瓜上切成片,放入蒸鍋蒸軟,大約5分鐘。南瓜用勺子壓成泥,分次加入糯米粉,然后再加入3湯匙椰子粉和半湯匙糖,將南瓜糯米粉揉成團,不粘手即可。
3、將南瓜糯米粉用雙手揉成大小相同的小圓球。鍋內下水煮沸后,倒入南瓜湯圓。煮至南瓜湯圓浮起來即可撈起。碗里倒入3湯匙椰子粉和半湯匙糖,然后沖入開水,放微溫后,放入西米露和南瓜湯圓,攪拌均勻即可。
三、蛋黃焗南瓜
材料:老南瓜、咸蛋黃、油、生抽、蒜蓉。
做法:
1、老南瓜洗凈去皮切成大約15mm見方的條條。切好的南瓜放入剛跳閘的電飯煲中加蓋蒸5分鐘。蒸好的南瓜取出濾水后拌入生粉,拌至每塊南瓜上均勻的粘上生粉。熟咸蛋黃壓成泥狀。
2、坐鍋熱油,下南瓜煎至表面金黃微脆后鏟起備用。鍋內留底油,倒入蒜蓉煸香。倒入蛋黃泥小火翻炒至出香味。倒入煎好的南瓜,翻至每塊南瓜均勻的粘上蛋黃,倒入適量生抽調味即可。
四、南瓜面包
材料:高筋面粉300克、黃油30克、南瓜泥90克、牛奶100毫升、酵母3克、砂糖40克、少許葡萄干。
做法:
1、小南瓜削皮,蒸熟,搗成南瓜泥備用。面粉內加入南瓜泥、酵母、砂糖、黃油、牛奶(如果南瓜泥水分較大,牛奶應酌情減量)和成面團,放置在溫暖處發酵。發酵好的面團,分成若干,團成小面團,餳發10分鐘。
2、用筷子在每個小面團上按出兩道倒V形的痕跡,并插上一粒葡萄干做南瓜的蒂。造好型的小面團放在溫暖處二次發酵。待面團發至原來一倍大時,放入烤箱,180℃,烤制15分鐘左右。晾涼后,用巧克力等裝飾即可。
猜你感興趣:
2.萬圣節吃什么食物
4.萬圣節吃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