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細辛,中藥名,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細辛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細辛的功效和作用
鎮靜、鎮痛作用細辛揮發油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小劑量可使動物安靜、馴服、自主活動減少;大劑量可使動物睡眠,并有明顯的抗驚厥作用。
解熱作用細辛揮發油灌服對多種原因如溫刺法,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實驗性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發熱也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還能降低正常大鼠的體溫。
平喘、祛痰作用細辛能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而呈現平喘作用。離體實驗證明,細辛揮發油對組胺和乙酰膽堿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其揮發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對脈鼠氣管亦有明顯的松弛作用。
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從細辛中分離的消旋去甲烏藥堿具有β-受體激動劑樣的廣泛藥理效應,有強心、擴張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強脂質代謝和升高血糖等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細辛醇浸劑、揮發油等對革蘭陽性菌、枯草桿菌和傷寒桿菌有一定的體外抑制作用,煎劑對結核桿菌和傷寒桿菌亦有抑制作用。
細辛的食用方法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3——1錢。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細辛有小毒,故臨床用量不宜過大,細辛作單味或散末內服不可過錢(3G),如入湯劑便可不拘泥于此。細辛在煎煮三十分鐘后,其毒性成分黃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
(1)細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與羌活、荊芥、川芎等同用,治療外感風寒頭痛較劇的病癥。
(2)對于外感風寒、陰寒里盛的病癥,亦可應用,須配合麻黃、附子等同用。
(3)細辛止痛力強,對于頭痛、齒痛都有較顯著的療效,頭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齒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
(4)對于風濕痹痛,以屬于寒濕者為宜,可與羌活、川烏、草烏等配合應用。
(5)細辛能溫肺以化痰飲,所以主要用于治療肺寒咳嗽、痰多質稀色白的病癥,常與干姜、半夏等配伍應用。
(6)該品又能通鼻竅,療口瘡。用于鼻淵,常配合白芷等應用。
(7)用于口舌生瘡,可單用一味細辛,研末敷于臍部。
麻黃細辛附子湯
【來源】《傷寒論(第301條):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異名】附子細辛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四)。
【分類】 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成】 麻黃(去節)6克(二兩);細辛6克(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5克(一枚)。
【方論】方中,麻黃發汗解表,附子溫經助陽,細辛通徹表里,助麻黃發汗解表,協附子內散陰寒。故適用于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
【方歌】麻黃細辛附子湯,太少兩感用此方,發熱惡寒脈不起,溫經解表有專長。
溫肺粥
材料:
五味子9克,干姜9克,細辛3克,大米100克。
做法:
將三味中藥洗凈,用干凈的紗布包好。大米洗凈后加入適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藥,同煮成粥。將粥中的紗布包去掉,分早晚兩次食粥。
養生功效:
溫肺止咳化痰。適用于冬季感受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痰色稀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