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猴頭、猴頭蘑、刺猬菌、花菜菌、山伏菌、猬菌。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淺表性胃炎、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癥。
猴頭菇的功效
1、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
2、猴頭菇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
3、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于血液循環,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4、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5、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癥和其他惡性腫瘤;
猴頭菇的作用
1、猴頭菇有保肝護肝作用。
2、猴頭菇有抗腫瘤作用。
3、猴頭菇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4、猴頭菇有抗衰老作用。
5、猴頭菇有抗潰瘍和抗炎作用。
6、猴頭菇有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臟血液輸出量,加速機體血液循環。
猴頭菇的選購技巧
猴頭菇以個頭均勻,色澤艷黃,質嫩肉厚,須刺完整,干燥無蟲蛀,無雜質的為質量好。在外觀上,猴頭菇菌絲成白色、稍發暗,培養基不豐富時呈節狀生長,氣生菌絲少,爬壁力弱。
1、菇體:猴頭菇菇體完整,形狀如猴頭,呈橢圓形或圓形,大小均勻,毛多細長,茸毛齊全為佳,菇體干燥為上品;劣質:菇體殘缺不全,菇體大小不均,形狀不規整,毛粗而長次之
2、顏色:猴頭菇呈金黃色或黃里帶白為佳;色澤黑而軟次之,有的偽劣品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學藥劑處理成不正常的白色,這種菇食后對人體有害無益,不可選購。
3、好的猴頭菇不爛、不霉、不蛀;凡有爛、霉、蛀者,也不宜選購。
猴頭菇的食用方法
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制4個階段,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霉爛變質的猴頭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干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凈,然后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再加沸水入籠蒸制或入鍋燜煮,或放在熱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發至沒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由于蛋白質變性很難將猴頭菇煮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制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內,加入姜、蔥、料酒、高湯等上籠蒸或煮制,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然后再進行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