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學古箏教程
對于古箏音色和演奏技法的探索、樂器的改進以及古箏表現力的挖掘,已經成了當今箏樂愛好者研究的課題。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5歲孩子學古箏教程。歡迎參考閱讀!
5歲孩子學古箏教程:學 箏----全面提升素質的“仁智之器”
這里所談的“學箏”不是要說如何去學習彈奏古箏,而是在此談談學習古箏在全面提升素質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西晉的傅玄在《箏賦.序》中曰:“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十二,擬十二月。設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也。”在這里傅玄描述了古箏的基本形制,同時還告訴人們古箏是集仁義道德和敏智聰慧之靈氣的樂器----“仁智之器”。
眾所周知,眾多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已予以證實:音樂的學習可潛移默化地使人增強對美的感受能力,能促進增強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人際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如果學習樂器,還可以因為手指動作的反復訓練,而提高動作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能促進右腦潛能的開發和左右腦的平衡發展。可以認為:這對將是社會棟梁的孩子們來說,都是為適應社會飛躍發展和激烈競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投資”。
演奏古箏時,左右手手指勾、踢、托、劈、抹、挑等富有彈性的撥弦和左手吟、揉、按、滑等變化無窮的按弦動作,無庸置疑的可達到學習其它樂器所能產生的智力開發效果。古箏又由于弦長、形狀、木結構、大共鳴箱等器制決定了它發聲典雅柔和、悅耳動聽。加之,古箏特有五聲音階弦序的排列和是一弦、一柱、一音的品位樂器,學彈容易,收效明顯。
不但如此,還因為古箏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在古箏教學中,只要是教者有心,學者有意,定可從那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到更多的收獲。這里我們用從學習古箏名曲《漁舟唱晚》(婁樹華編曲)可學到華夏文學中的成語來舉個例子:
《漁舟唱晚》是一首古典風格的作品,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佳句為題,描繪了在夕陽西下時,漁人愉快的勞作和蕩槳歸舟,歌唱豐收的情致。根據樂曲的情緒發展可以用以下的文字來表述。
夕陽西下,登高遠眺。
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碧波萬頃,輕舟蕩漾。
清風徐來,金波閃爍。
櫓歌槳歡,悠然自得。
捕魚捉蟹,滿載而歸。
千舟競發,漁歌對答。
載歌載舞,急槳歸舟。
漁歌唱晚,月兔東升。
風清月白,意韻無窮。
傳統風格、意韻悠長的《漁舟唱晚》可以用這種形式來表現,有故事情節的《林沖夜奔》(陸修棠 王巽之編曲)也可用這種形式來表現:
[一]慘遭陷害 回憶往事 百感交加
[二]逼上梁山 心急如焚 乘夜疾馳
[三]狂風大作 大雪紛飛 千難萬險
[四]沖破險阻 信心百倍 奔向梁山
現代作品也同樣可以。這里我們再以《草原英雄小姐妹》(劉起超 張燕曲)為例,根據其曲情的發展和情緒用文字詞語呈現如下:
[引子]廣闊草原 風景如畫
[一]活潑可愛 優美如歌
[二]狂風暴雪 肆虐妄為
奮力搏斗 英勇頑強
危在旦夕 營救脫險
[三]雪過天晴 氣象萬千
激動萬分 縱情歌唱
這樣,既讓學習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樂曲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又使學習者從中學會了眾多的詞語和詞語的運用。還有的樂曲作者用精練的文筆來做小標題,讓人讀來意味深長。如:取材于清代文人朱集義的詩畫,描寫長安(今西安)周圍名勝古跡的《長安八景》(楊潔明 李婉芬曲)就是其中之一。
[一]雁塔晨鐘(清.朱集義的原詩略,下同)
[二]草堂煙霧
[三]灞柳風雪
[四]曲江流飲
[五]咸陽古渡
[六]華岳仙掌
[七]太白積雪
[八]驪山晚照
這三十二個字不但提示了樂曲的表現內容,還充分的體現了音樂的文學性的美學觀點,同時又散發著旅游文化的浪漫氣息。
練箏----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 要想學好任何一件樂器,學習者在練習中必須自己掌握和運用一套有效的學習方式,這對已學完了初、中級水平的學習者就更是尤為重要了。當然,學古箏不可缺少有經驗的專業教師的指導和建議,以及有說服力的示范和激勵手段。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都是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練習的。因此,練習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練習者是否能夠自己教會自己。
由于我們目前身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之中,大量的信息傳播手段層出無窮,先是電影、廣播,再后是電話、電視、電腦的普及,現在是網絡、衛星等,在提供了人們更便利快捷的工作、學習、娛樂的同時,人們也因在運用它們、學習它們被它們所吸引,而也被它們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生活空間。還有,公路、鐵路、航空交通工具的日益更新,交通業的發展,大大的增加了人們的工作、交往、旅游等活動范圍和時間。另外,對學古箏的孩子來說,在重學習、重文憑的今天,父母、老師和外界環境的壓力都是要抓緊文化課的學習,練古箏的時間只能是微乎其微了。因此,練習時間不足已成為所有學樂器者共同存在的問題,尋找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極其需要解決的問題。
5歲孩子學古箏教程:學習方式
一、合理安排練習時間
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是有效練習的起步和關鍵。
(1)按時定點:因為人的生理機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鐘控制的,所以按時定點訓練可以養成定時對感受音樂的興奮習慣。這樣能夠讓練習者快速進入訓練狀態,從而達到省時、高效的作用。不言而喻,所謂的抽空練習的效果就完全相反了。
(2)連續不斷:連續不間斷地上課和練習是始終保持學習進取心理狀態的唯一方法。間斷了的學習和練習再要繼續時,都需要有一個“熱身”過程才能重新進入狀態。這樣的學習只能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并大大的降低了學樂器的效果和作用。
因此,最節省時間的學古箏就是:工作再忙、學習再緊、生活再累,那怕是進度慢一些,練習時間少一點都應該做到“按時定點”,“連續不斷”。常言道:“不怕慢,只怕站”,就是這個道理。
二、明確練習的目的
要想練習的既省時,又有效果,就必須明確練習目的。漫無目的地練了幾個小時沒有絲毫進展,不但會令你苦惱,并且會使你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
因此,在練習前應靜靜地思考一下:這次練習的技術難點是什么?要解決哪幾點問題?上課時老師的提示是什么?樂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是什么?然后,再根據你的能力和這次所練習的時間,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這樣的練習要比那種無目的地反復練習有價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