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包括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歡迎閱讀!
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篇1】
隨著全球工農業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生態以及人類的危害也在逐日加重。環境衛生與社區的發展、居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今,眾多社區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投資環境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改善社區的環境問題,提高社區的環境質量是迫在眉睫。
一、活動主題
弘揚雷鋒志愿精神,共創綠色和諧社區
二、活動目的
當前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不僅對環境造成影響,也是自身素質較低的表現。該志愿活動主要在社區組織、開展綠色畫展并動手制作以環保為主題的海報、標識,通過這一系列的趣味性活動,讓社區群眾,尤其是孩子,提高環保意識,增強社區群眾對環保的重視,同時為社區環境保護做出一份微薄貢獻。此外,結合雷鋒紀念日,志愿者學習雷鋒精神,同步開展幫助社區清除牛皮癬,關愛空巢老人等服務社區的活動。
三、活動時間
20__年3月上旬
四、活動地點
金華市祝豐亭社區
五、活動單位
主辦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團委承辦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志愿者大隊協辦單位:
金華市祝豐亭社區、金華市雷鋒文化館
六、活動對象
金華祝豐亭社區群眾七、活動參與人員
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生會志愿者大隊成員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生會廣告部成員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志愿者金華祝豐亭社區工作人員
環保老人兼金華雷鋒館館長曹榮安
七、活動前期準備
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和環保老人曹榮安介紹活動內容
2.準備活動綠色環保圖畫
3.準備活動所需的桌椅等設備
4.做好社區前期宣傳工作,鼓動社區群眾前來參加
5.制作活動海報、宣傳單、橫幅等宣傳資料,制作紀念小禮物若干份
6.購買活動所需物品:白紙、剪刀、雙面膠,彩筆兒童自帶
7.收集相關環保資料,并制作環保小貼士
8.聯系邀請院宣傳部、金華日報、金華晚報等校內外媒體參與活動的報導
9.招募志愿者,分配工作,并對其做好培訓,確保活動有序進行
10.關注天氣預報,了解活動當天天氣情況
11.提前確定桌椅擺放、活動進行的具體位置,并在社區內做好宣傳工作
八、活動內容
1、社區群眾橫幅簽名
2、綠色環保畫展,宣傳環保理念
3、環保老人曹榮安宣講
4、組織社區兒童設計制作綠色“logo”并張貼
5、志愿者除牛皮癬、出黑板報6、學習雷鋒,關愛社區空巢老人
注:多項活動可在同一時間,多組志愿者同時分工開展進行。
九、活動流程
早上7:30志愿者到達祝豐亭社區指定位置,各設備運達。在半小時內將所有設備,包括桌椅、海報、繪畫材料,按指定位置安置完畢。拉好橫幅,布置畫展,活動于8:30正式開始。
宣傳環保知識,社區群眾橫幅簽名:于8:30開始,止于9:30。本服務點擁有一張長桌,四張凳子。活動進行時,社區群眾可向服務點志愿者詢問活動具體內容或環保相關內容。同時,志愿者帶領前來觀看的兒童、家長及其他社區群眾介紹綠色畫展和環境保護相關的知識。引導并組織社區群眾在橫幅上簽字留念。綠色環保畫展,宣傳環保理念:于8:30開始,止于11:00。志愿者將事前精心繪制的有關于“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海報進行展覽,供社區群眾參觀,并發放宣傳單,大力宣傳環保理念。
環保老人曹榮安宣講:于9:00開始,止于9:30。環保老人兼金華市雷鋒文化館館長曹榮安為社區群眾帶來關于“學習雷鋒,保護環境”的宣講。在曹老生動有力的講解下,更直接地鼓勵社區群眾加入到學習雷鋒,保護環境的行列,促進構建和諧社區。
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篇2】
一、活動宗旨:
通過豐富有趣的環保活動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大家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并以此帶動所有中陽人民環保,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公民共同環保,共同關愛我們的地球家園!
二、活動目的:
喚起社會公民環保意識,用實際行動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
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抵制環境污染,節約能源,愛護綠色環境。
三、活動內容及人員時間安排:
活動時間:20__年8月x日(看天氣及需求定)
早上6:00——7.00(活動時間1小時;可按需調節)
活動內容:和環衛工人一起維護城市環境(待定可以添加其他活動 ,按需調節);
活動人員:青鳥橋公益團以及廣大志愿者(參加人員佩戴明確標志)
四、活動注意事項:
1 、此次活動上午6點00分開始,要求參加人員準時到場:
2、參加活動的人員要確保觀眾及自己的人身安全.
3、遇到各類突出問題,應立即向組織反映,本著相互理解,友好協商的原則。
4、活動開始后各環節任務分清,活動籌備相關人員須帶上明確標識防止意外發生而找不到負責人;
5、活動結束后,負責人必須負責工具具物品的回收。及人員離場。
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篇3】
為了我們秀麗的家園不再受到環境污染的摧殘,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娃娃抓起,都來支持環保、關愛環境和珍愛生命,讓綠色環保貫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環保一向是我們秋瑾幼兒園的特色,秋瑾幼兒園一向秉承“綠色、自主、創新、共享”的辦園理念,用心將園本環保特色做深、做透。本學期借著秀麗校園建設的契機,結合我園的環保特色活動,我們將第12周定為“環保教育特色周”,開展一系列環保教育特色活動,并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終身教育,教育孩子從小樹立作為地球人的環保意識,熱愛并保護我們的環境,是學前教育工作者的緊迫任務。幼兒園是幼兒環保教育的重要場所,我們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的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使下一代成為具有環保意識的“環保小衛士”。因此,我們將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教育小朋友從小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他們一生的環境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活動目標:
透過本次活動,起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效果。
三、活動組織:
為確保此次活動圓滿完成,特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為傅麗芳,副組長為金惠娣、金海英,成員為戴月紅、董蕾、各年段長和各班班主任。
四、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育者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收集有關環保的材料、文章、論文、報刊等,透過小組學習、討論,使自己獲得必須的環保知識,增強保護環境的職責感、緊迫感,對“環境教育務必從娃娃抓起”構成共識。制定好各班幼兒環境教育的目標、計劃,認真加以實施。
(二)在主題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在主題活動中,滲透有關環保知識的教育。比如科學教學中,結合“水”、“聲音”“空氣”等等,能夠告訴幼兒干凈的水和安靜的環境對人的身體有益。在數學教學中,能夠用小青蛙捉害蟲來教育幼兒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能夠保護莊稼,我們要愛護它。教師還可根據環境的廣泛資料,創編一些環境教育的教材,并用心開展班級特色環保活動。
1、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主題活動,各班用心開展不同的環保活動。
2、結合主題活動的資料,與幼兒一齊布置主題活動墻面,真正發揮墻飾的互動作用。
3、結合季節的特征豐富自然角資料,幼兒透過參與自然角的管理,感受大自然的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4、結合幼兒園環保周計劃資料,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習慣為主,明白基本的有關環境、噪音、動物保護的常識。參加幼兒園的環保社區活動。
5、堅持每周進行1-2次的環保活動,充分利用在散步、餐前等時間開展環保小知識活動,培養幼兒愛惜糧食、珍惜水資源、愛護動物、不制造噪音等行為。
6、從小事做起,珍惜資源,不浪費糧食、紙張等。
(三)在生活和游戲中滲透環保教育
環境教育除了在教學中進行外,還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和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得到更好的引導。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無處不在,教師應抓住各一日生活各環節,適時滲透環保教育。也可利用生活中無毒無害的紙盒、飲料罐、碎布等廢舊材料進行游戲,從中懂得要減少垃圾、利用廢物、節省材料的好處。
(四)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
家長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行為對幼兒的影響是顯而異見的,為了使家庭環境教育和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取得一致,我們準備開展以下工作:召開、家長會、利用家園橋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和加強幼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1、發放環保倡議書,多方面呼吁家長帶動孩子踐行綠色環保。
2、在班級設置垃圾回收站,鼓勵家長幼兒利用回收的垃圾進行手工制作,變廢為寶。
3、與孩子討論有關垃圾的問題或疑問。
四、活動安排及分工:
幼兒園及教師層面:
(1)制定一份“綠色環保我踐行”環保教育特色周活動總方案,由副園辦負責。
(2)發放一份家長倡議書,由副園辦負責。
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過關注身邊的垃圾,從垃圾的產生、危害等活動來認識環境問題;
2、通過對美的環境的描述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學生"愛我學校,美我校園"的意識,為學校、社區的環境問題出謀獻策,培養主人翁意識;
3、通過自己動手撿垃圾以及利用廢舊物品做小制作,有關環保的繪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資源意識。
二、活動重點: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活動難點:
1、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2.樹立環保觀念,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能為學校和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活動的實施步驟:
本主題實施對象是三年級學生,共分為:
1、活動準備階段。
2、調查研究階段。
3、匯報交流階段。
4、擴展、延伸階段:
5、宣傳展示階段。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為了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此次活動中,有效地展開調查研究,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此次主題研究的意義。首先課前布置學生去查資料來了解“我們生存的環境對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有什么影響?”課上展開討論。有的說:“美的環境能夠讓我們更愉悅的在校園里學習、生活。”馬上有同學提出不同的看法:“差的環境對人類的危害極大,”“為什么會有這么差的環境呢?”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人類對保護環境的認識不夠,在垃圾處理和利用時,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排入河流土壤,使水土受到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了不利影響。那么如何處理垃圾,保護生態環境呢?教師就順勢提出讓同學們去進行一次垃圾的調查,了解垃圾的產生、危害和處理情況,同學們興致勃勃。開始制定活動計劃和方案,前期的動員和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根據主題的要求,我設計了兩份調查表,一份是“一個家庭每天大約產生多少垃圾?垃圾分為幾類?有什么危害?這些垃圾是如何處理的調查”第二份是“學校垃圾產生和處理情況調查。
第三階段:匯報交流
(1)家庭垃圾調查
首先從自己的家開始調查,看看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扔掉的都是些什么。連續記錄一周后作出統計。
(2)學校垃圾的調查
1、校園的各種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2、垃圾的產生主要是我們的衛生習慣所形成的,我們怎樣來改變這些不良的習慣,使我們校園環境更加優美呢。
3、校園的這些垃圾你認為怎樣處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垃圾的分類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第四階段:宣傳展示
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如何讓每個人都參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中來,如何來進行宣傳。最后,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商議決定,首先要求每位學生做好宣傳工作,向家人、鄰居、親戚宣傳垃圾的危害和處理垃圾的保護水資源重要性。人人動手繪畫一份《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繪畫作品,然后在教室里展出,加深學生愛護環境的責任心。
五、擴展、延伸:
垃圾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財富,如果將它有效的利用,能做許多的事情,還能節約大量的資源。同學們課后還可以繼續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重新使用等方面的情況,把你收集的資料和制作的廢物利用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欣賞。
六、活動小結:
同學們,關注我們的地球家園,關心我們的校園,展開綠色行動,倡導綠色文明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投入到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去,讓我們的校園永遠沐浴在綠色的陽光中,讓我們為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
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篇5】
一、活動目的
1、在學校超市、教室、實驗室、寢室、走廊、樓道、操場、跑道、籃球場、乒乓桌旁、食堂等處,自覺把垃圾放進垃圾桶中;
2、在自己家里、在同學家里、在路上、在街上、在車上、在飯店、在公園、在山上等都不亂扔垃圾。
3、通過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增強衛生責任意識,提高文明程度。以后,無論在本地還是走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都不亂扔垃圾,開車不向外拋物,辦廠、開店經商、做小販、打工、上班或擔任領導,都能適當處理廢液、廢渣與廢氣,充分考慮環保。
4、組織志愿者上街、進社區清理垃圾,向人們宣傳“請勿亂扔垃圾,垃圾進桶中,文明又衛生”。
5、因為有以上表現,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無論進入高一級學校還是走向社會,每個蓬中學生在環保上對身邊人群必將產生良好的影響。
二、活動主題
讓每個同學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 消滅校園地面垃圾
三、活動時間
20__年5月20__年6月
四、參加對象
我校環保志愿者(歡迎更多同學參與)
五、活動方案
20__年3月4垃圾的同學必須加強教育,以消滅校園地面垃圾。
1、活動時間
20__年5月6月(第一期)
2、活動地點:校園
3、活動內容
一方面,志愿者做好榜樣,每人每天盡量撿5份以上垃圾;清除(撿)分管區塊的垃圾。盡量邀請其他同學一起參與。 另一方面,利用課間、飯后、午休前、夜自修結束后等空余時間,巡查分管區塊,提醒、監督同學“垃圾進桶中”,“抓住”亂扔垃圾的同學,記下姓名,并及時把名單交給負責老師。為了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負責老師可對亂扔垃圾的同學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并有權調整以下內容。
第1314周,志愿者佩戴袖章,提醒同學把垃圾放進垃圾桶中,發現亂扔垃圾的同學,記下姓名,書面告知班主任,由志愿者帶領撿校園垃圾1520份,不少于4分鐘,如果當下來不及,可另約定時間(下同)。
第15周,志愿者佩戴袖章,發現亂扔垃圾的同學,記下姓名,扣12分, ①書面告知班主任并在學校黑板報上公布名單(扣2分)或②由志愿者帶領撿校園垃圾不少于20份,不少于5分鐘(扣1分) 或③讓其“抓住”其他亂扔垃圾的同學,沒“抓住”,至少站1天(用4次以上課間,每次不少于5分鐘,由志愿者或老師把握),以站在學校超市前為主。
第16周直到學期結束(根據學校衛生情況,可延至下學年),志愿者暗中巡查,發現亂扔垃圾的同學,記下姓名,扣13分,
①書面告知班主任、在黑板報上公布名單并廣播通報(集會時點名)(扣2—3分) 或②由志愿者帶領撿校園垃圾不少于20份,不少于5分鐘(扣1—2分) 或③讓其“抓住”其他亂扔垃圾的同學,其他同上。
4、志愿者活動注意事項
①每次活動必須及時到位。
②每次行動24人一組,搞好合作。
③第1315周必須佩戴袖章。以后袖章盡量帶在身上,“抓住”亂扔垃圾者時,請出示。 ④記錄亂扔垃圾同學的姓名時,如果不配合,要積極請求附近老師的幫助。周圍其他同學應有正義感,積極出面協助教育批評或作證,形成合力。
5、本次活動所用口號
垃圾不落地,校園更美麗。垃圾進桶中,文明好學生。垃圾進桶中,既文明又衛生。 有素質的人,不亂扔垃圾。亂扔垃圾的人,沒素質。 學校是教育人的場所,一定要教育好極個別同學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者如傳染源,一定要“隔離”,進行有效教育。亂扔垃圾的同學要覺悟到自己有陋習,應該感謝志愿者或老師的教育幫助。亂扔垃圾的陋習,現在不改變,更待何時?(特別是有此陋習的九年級極個別學生) (堅決自覺)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任何時間 任何處所)。 校園衛生,人人有責。感謝環保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向環保志愿者學習。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每天做一件小事(好事)(如撿幾份垃圾,美化校園)。 學習賀校長好榜樣美化校園彎彎腰撿撿垃圾。
六、附錄
1、垃圾指廢棄物,
2(垃圾半桶以上必須加蓋),致使垃圾掉落而沒能及時撿起;把垃圾留在水槽中、學校超市前的桌上、教室窗臺等處沒能及時放進垃圾桶中;其他類似行為。
3、本策劃書上不清楚的、有爭議的與缺漏的部分,由徐老師負責解釋。